《桂林石刻(上)》的《杨子春修城碑阴记》载“至正十有一年,监宪额尔济讷宪副是邦。明年,淮右盗起,湖广不守,遂入湘南,衡永皆警,岭表震动。”说的元朝至正年间天下大乱,值得关注的是在群雄割据之中出现了两支广西苗族武装。一支是由靖州零溪苗族首领吴天保、瑶族首领杨留总率领的反元武装力量;一支是以“勤王”平乱为己任的武冈路赤水杨正衡、杨通贯父子的武装力量。他们统领的军队为元代军种之一,《经世大典·军制》释义说:“应募而集者,曰答刺罕军,此不给粮饷,不入帐籍,俾为游兵助声势,虏掠以为利者也。” 两支广西苗族武装出现,以吴天保在先。《元史》顺帝本纪详记其兵锋所至,如至正七年二月吴天保寇沅州,五月吴天保陷武冈路,诏遣湖广行省右丞沙班统军讨之。七月复寇沅州,陷溆浦、辰溪县,九月复陷武冈,延及宝庆,杀湖广行省右丞沙班于军中。十月复寇沅州,十一月陷靖州。至正八年三月复寇沅州。十一月率众六万掠全州(清湘县丞杨子春避兵静江),占领了五溪地区的大部分州县及广西、贵州一带,乃至“岭表震动”。在此期间,元王朝“命湖广行省平章政事苟尔领兵讨之。”、“命威顺王宽彻不花、镇南王孛罗不花及湖广、 江西二省以兵讨之。”甚至“命河南、山东都府发兵讨湖广洞蛮。” 至正九年三月吴天保率苗军主力第五次攻打沅州,留守根据地靖州零溪(在今慈利县)的杨留总被元军俘杀,吴天保率所部苗军转战湘南、桂北一带。至正十二年因大势所趋在广西境内被迫降元,奉调驻防河南荥阳。 至正十五年(1350)二月,红巾军首领刘福通韩山童子林儿于砀山夹河,在亳州建立宋政权,改元龙凤,立林儿为帝,力量空前壮大。当年六月,红巾军大败河南行省平章答失八都鲁所部武装,迫使其逃驻中牟。史载此年八月“苗军元帅吴天保死,其部众据荣阳以叛,降于福通。”又载“冬,福通以三十万众直捣中牟”——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载: “苗军以荥阳叛,察罕帖木儿夜袭之,虏其众几尽,乃东屯中牟。已而,淮西贼号三十万,掠汴梁以西,直捣中牟。察罕帖儿严阵待之,以死生利害谕士卒。皆贾勇决死战。会大风起,察罕帖木儿乘风势,率锐卒冲贼中坚,贼遂披靡不能支,夜遁,军声益振。” 时为朱元璋元帅府令史汪广洋有诗纪其事,题注云“乙未年广西兵战败于此迨今人马枯骨迷津堤岸。”诗题《过通许》: 广西少年轻学文,学武游远从北军。 檄书催渡蔡河水,广西少年同日死。 黄沙滂滂河水浑,髑髅锁血埋腥魂。 惟有当时战残铁,夜夜寒芒烛华日。” 乙未年即至正十五年。通许县元属河南江北中书省汴梁路总管府。东接杞县、西连尉氏、南临扶沟、太康,北交开封县。县境北距古都开封45公里,西南距许昌85公里,西北距省会郑州、东南距周口、东北距商丘均为110公里。蔡河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与荥阳的距离超百里,一道“檄书”成了催命符。 杨子春《修城碑阴记》称筑城于“至正十六年冬十月甲子鸠工。”而民国《灵川县志》载次年“十月,峒寇复攻灵川、义宁,廉访使也先吉尼遣府判官王惟谈千户石抹完讨之,败之於义宁之鸡坡,又败於县属之周村、新桥。十一月,武岗寇由融江六峒犯县涂村,也先不花亲帅兵败之。”——不排除这些“峒寇”、“武岗寇”里有荥阳苗军的幸存者。 由靖州零溪苗族首领吴天保、瑶族首领杨留总率领的反元武装力量终结后,以“勤王”平乱为己任的武冈路赤水杨正衡、杨通贯父子率领的武装力量则是不一样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