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5952|回复: 1

梦回魏晋牵手隶楷

[复制链接]

204

主题

17

回帖

7383

积分

发表于 2023-9-8 14: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梦回魏晋

牵手隶楷

义参/文手机摄影

今天9月8日上午,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灵渠博物院举行“兴安.灵渠大讲堂”第一讲,‘梦回魏晋,牵手隶楷’课题。

大讲堂由兴安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小组、县政协、县宣传部等部门隆重举办,并诚请毛广凇会长开讲“梦回魏晋,牵手隶楷”第一课并对毛爨体书法进行解读。

大讲堂第一讲目的在于教育指导广大干部群众,继承和宏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了解中国汉字的源流与发展的过程,特别是书法的博大精深与艺术魄力。

毛广淞会长,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又深入浅出的简要地讲解了中华文化的历史与典故,又着重地讲授毛爨体文字

和书法形成发展的脉略,从灵渠博物院汉陶灶到爨文化之联想。

在大讲堂活动结束之际,毛广淞会长热情洋溢地现场挥尾书写毛爨体书法作品,并将书法作品与书籍赠送给兴安灵渠博物院,博物院也给毛广淞会长颁发收藏证书。

毛广淞是当代中国毛爨体创始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艺术研究分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清华大学美院书画高级讲师,俄罗斯世界书法博物馆艺术顾问。(更多报道敬请百度搜索即可)。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现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认为,16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有一种介于隶书与楷书之间的书体-﹣爨体,可能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字书体,也许因为曹操和后来司马炎的"禁碑令"而从历史上神秘失传,直到清朝乾隆四十三年和道光七年在云南曲靖相继出土"二爨"墓碑,才引起当时和其后的饱学之士、书法大家和历史研究者们对这个封存千年的书体予以关注。

公元前218年,为加速统一岭南的战争进程,秦始皇派史禄开山凿渠,引湘济漓,连接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后,秦军的粮草和兵源得到保障,迅速统一了岭南。

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早期运河的珍稀实例,是古代中国越岭运河技术的代表作。

当年郭沫若游览灵渠时亲笔题写的词《满江红·灵渠》。郭沫若高度地赞扬了灵渠工程的伟大及历史价值,也赞扬了秦始皇的丰功伟业。称灵渠“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因此就有“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称赞。




1038

主题

9万

回帖

1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9-14 15: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怎么是黑屏的?只有声音没有图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