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6242|回复: 7

[原创] 散文 爬厄子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491

回帖

3541

积分

发表于 2023-10-23 17: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面的话与词     
                 
        前段日子,几位老同学凑在一起喝茶。席间,聊起了几十年前爬侯山厄子的旧事,并叮嘱我写写这段趣事。于是,我就写了此篇“爬厄子”。         
        顺作词一首“虞美人”以记。
        词一首    虞美人     相逢醉洒衣衫透,白发情如旧。当时枉缚少年心,问你我、谁在课席功文?
                                      天台难觅桃溪草,更怨思归鸟。黄昏近晚莫蹉跎,虞美人、低唱一曲如何?

                                                                                                            


                                                                      爬厄子

     初中毕业以后,我在甲山脚下的一所学校读高中。那是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周围都是农村。尽管学校管得很严,但我和几个爱玩爱野的同学还是经常溜出学校,夏天跑去河里游泳,冬天跑去山边晒太阳。知道班里有几个同学家是附近农村的,于是,他们家以及附近的农村也成了我们常去玩的目标了。像近一点的巫山脚,还有稍远一点的鲁家和桥头村等,甚至更远的庭江洞也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农村有什么好玩的,似乎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但那时的我们,还是一些涉事未深的毛头小伙,而学校既不上课,考试又不计成绩,就更放纵了我们的玩兴。我们所谓的玩,其实就是无目的地乱走。自由自在地走在天高地广的田野里,只要没人管就行。
     从前曾听人说,农村穷,人又小气。但我们所遇见到过的农村人,尤其是老人,大多数都比较热情。看到我们几个学生模样的后生仔走进村里,他们就会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还会热情地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等。俗话说,鼻子下面就是路,老人肚里是故事。在这些朴实而又善良的老人面前,只要你嘴巴甜,你不仅会听到很多课堂里听不到的知识,还会听到很多当地的轶闻趣事和习俗等等。到了饭点,我们或许能蹭到几个烤糍粑。运气好的时候,甚至能蹭到一餐让人难以忘怀的腊肉火锅。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曾经在不同的地方,听不同的老人讲起侯山厄子的轶事。尽管他们说事的详略不同,但对厄子的前世今生讲得基本上都大致相同。他们说,桂林自古山多地阻,交通不便。从前城里与临桂等周边乡郡的人员往来和物质交流,主要靠走桃花江水路。但对老百姓的日常出行和农产品的交流仍显不便。于是,那时就由官方出资,乡坤赞助,乡民赈工修了一条翻越侯山的商业通道。旧称候山茶马古道。靠城里甲山这边的路修得十分气派。路面都是用大块大块的青石板铺成,一米多宽,马车都能跑。上山的路也加宽加厚了不少。尤其是侯山上的厄子,差不多也都是用大的石块砌成的。自从修了这条路,侯山两边的交流就热闹起来。那时候,侯山脚下商铺、酒肆林立。白天车水马龙。夜里喝酒听戏,跟城里一样闹热。可惜后来由于年年打仗,曾经繁华百年的侯山通道日趋衰破。再后来,又有了公路,侯山通道就算是被彻底的废弃了。但候山上的厄子一直还在,它一直是侯山背那边的人们进出桂林的一条便道。虽说爬山辛苦些,但比起走公路来,还是省时省力了不少。
     侯山茶马古道的故事,像一把冷盐撒进了我们心里的热油锅一样,激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这让本来就耍心重的我们,很快就产生了走一趟厄子玩玩的想法。经过一番商议后,于是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我们几个穷学生,揣着头晚凑钱买来的两盒“香草”饼干,一大早就上路了。
         从学校出发,沿着山脚,我们一路往西走。山边的路,坑坑洼洼的。一路上,除了丛生的杂草、带刺的荆棘和乱石外,已经看不到也找不到曾经的古道陈迹了。这让本想探寻古道,甚至梦想有所发现的我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很扫兴的事。而眼前秋风之萧瑟,山野之荒凉,世事之沧桑,也让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唏嘘不已。
        好不容易 到了侯山脚下。只见侯山峰高耸入云。其庞大的身驱像一道大幕,黑压压地遮住了半个天际。举头望去,我们心里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好像云在动,山也在动,我们也在跟着动一样。一条由石块铺成的上山小道,依稀可见。山脚不远的地方,有一口曾被老农们多次提及的仙泉水,如今依然还在。泉眼不大,但清洌见底,滢滢外冒,顺着山势往下流。这泉水,喝起来确实很甘甜。几口下肚,顿觉神清气爽。
        上山的小路,又高又陡。从前铺设的石块,或残或缺。我们循着人们走出来的痕迹,高一脚低一脚地往上走。当然,这种困难对当时只有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来说,根本不在话下。一路上,我们时走时跳,有说有笑,还打闹个不停。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挑着鸡鸭,或米或糠早早进城的农民。他们都会很客气地跟我们打招呼。我们也会以微笑回之其礼。
       我们很快就爬到了厄子口。这里离侯山顶还有不小的距离。这是一个偌大的山谷,既通透又幽深。两边的山崖,可谓好峰随处改,其上枯树倒挂倚绝壁,甚是壮观。山谷里的风,比山下大了许多。顺着山谷望去,原来厄子就是一条修在山谷间的石板小路。其顺着山势斗折蛇行,时隐时现。厄子路已经残破不堪了。行走其上,像是在踩着石头过河一样。但从散乱的石块来看,其过去的规模还依稀可辨的。沿路在厄子旁边的很多地方,也有一些被村民踩出来的土路,尽管凹凸难走,但还能走。
        秋天的山野,艳阳高照,层林尽染。红的、黄的、紫的山花开满山坡,迎风摇曳,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山谷里草木丰茂,一片金黄,轻柔如毯。沿坡一株株灌木小树上,挂着一簇簇色泽诱人的小果,惹得我们忍不住去摘一些来尝尝。厄子在山谷里蜿蜒盘桓。山谷之间也时阔时窄。在宽阔的地方,从前的人们在厄子两边种了很多的马尾松,最小的都比桂林米粉碗口粗。其树表如鳞,枝如凤爪,叶色青翠。山风时来,枝叶起舞,松涛如歌。树下的草丛里,散落着许多褐色的松子果。我们一路捡,一路丢,最后留下几个特别好的带了回来。好多年以后,仍舍不得丢掉。
        厄子大约有三四公里长。我们边走边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水塘边。其有如半个足球场般大小。厄子挨着水塘向前延伸。秋天的水塘枯涸了许多,但水清澈见底,并与天上白云相映。水线之外的泥土大都已经干裂。从其残留在岩石间的水渍中可以看出,春天的水塘一定会把厄子淹没的。难怪水塘两边的山石上,各有一条依稀可见的人行步道的痕迹。一路上,山谷里都很寂静。除了风声外,就是时断时续的蝉声,还有我们偶尔的嬉笑声。忽然,一阵鸟鸣声打破了山谷里的平静。在水塘上空,几只不知名的白鸟喧啾着俶尔翻空,又忽而追逐着从水面快速掠过,似与我们相乐。我们也欢呼着挥手向鸟儿致意。
       刚 过了水塘,  山谷里传来了一声声清脆的砍柴声。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右侧半山的矮树丛里,有两个头裹蓝色头巾的农妇在砍柴。不知是不是被我们刚才的情绪所感染,她俩中的一人竟扯起嗓子唱起山歌来了。“不懂唱歌摞一摞,摞成四句就成歌。唱得日头下了山,唱得月亮上了坡”。起头的农妇刚唱完,另一妇女又接着唱了起来。“妹呀妹,好女莫嫁候山背,白天要砍柴,夜里要冲碓(即冲米)”。桂北山歌那种特有的低沉绵长的旋律在山谷里廻响,惹得我们不禁停足静听。当然,这时候我们几个俏皮鬼也免不了学着她们唱起来,“妹呀妹,有女莫嫁候山背”,‘白天要砍柴’,‘夜里要冲碓’,哈哈哈,欢乐的歌声响彻了山谷。
       继续往前走了一小段路,又过一个弯,我们终于走到了厄子的尽头。骄阳之下,一路走来,我们已经有了几分倦意。但突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遍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又让我们兴奋起来。望着山下的良田万倾,我们猜想这里应该就是老人们常说起的侯山背了。由于刚刚过了秋收的季节,广袤的田野里几乎看不到人们耕作的身影。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阡陌交错。几座小山,独立其上;远近大小不一的村庄,参差可见。桃花江像一条玉带飘然西来,又向东流去。它美丽的倩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令我们顾不得几个小时的辛苦劳累,便迅速地下到山底。
          侯山背这边的山脚,十分荒凉。除了满地的荆棘杂草外,还有零零散散的坟墓。我们赶紧沿着田埂上的一条小路,向江畔的一个村子奔去。
      这是个依江而建的村子。一棵又高又大的古樟树耸立在村头。其枝叶阴翳,让人顿生清凉之感。一条近两米宽的青石板路沿着河堤而建。河堤上绿竹扶疏。村中的房屋都建在路的右边。大多数是用青砖所砌。高大的防火墙上檐角勾心。一看就知道,这是个曾经很富庶的村子。树下不远是一个挑水码头 。码头两侧,各摆放着几块长条石。几个老农悠闲地坐在其上抽烟聊天。几个光着屁股的小男孩在他们身前颠来跑去。见到我们几个学生模样的人走来,老人们很和气地跟我们打招呼。当知道我们是来重寻茶马古道时,他们显得既惊讶又兴奋。马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跟我们聊开了。
      老人告诉我们,这个村子叫道光村,只有四十来户人家,是当年茶马古道上唯一一个直通水路陆路的村子。那时侯,桃花江上大船小船来来往往,村里来的商贾川流不息。酒馆、客栈的生意红火得很。说着,老农用手指着村巷里一间间的青砖瓦房,很自豪地道,当年他们算得上是侯山背一带最富甲的村子了。可是后来兵荒马乱的,国破家败的,好多东西都被毁坏了。现在能看的东西,只有这些不会讲话的旧房子了。听了老农的讲述,我们好生感慨。既觉得这些故事离我们有些遥远,又有些悲凉。从前的繁华已经烟消云散,只有奔流不息的桃花江水,默默地从我们身边向东北流去。
       离开村子,按照老人所指的方向,我们沿着田埂高一脚、低一脚地朝五仙桥走去。桃花江与我们已渐行渐远了。几个小时过去,我们颗米没沾,肚子早已饿得咕咕直叫。没有水,光有饼干也吃不了。可在这前不挨村,后不靠店的地方,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谁知越走就越渴,越渴就越累,越累就越饿。头昏脑花的,有了一种四肢无力要昏倒的感觉。好不容易走到了一个叫厄脚的村子。在井边问人家讨了几口水喝,又胡乱地塞了几块饼干后,才算有了一点元气。于是继续顶着烈日,拖着疲乏的身体走了近一个小时,终于走到了五仙桥。还没进村,我们就高兴得跳了起来。
       五仙桥是个很大的村子。而此时我们又惊喜地看到,原来向北流去的桃花江,不知又在哪里调了个头,也流到了这里。一座结实简易的水泥拱桥横跨两岸。村子沿河而建,人们依水而居。桥下碧波荡漾;桥上人来人往,人们忙碌而平静。我们几个迫不及待地走到水边,捧起水就喝了个满肚饱。胡乱洗漱了一下后,径自走到村头老树下的石条上,你靠着我,我挨着你,稀里糊涂地睡起来。也不知过了多久,迷糊中感到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我们身上嗅来嗅去的。睁开眼一看,还真吓了一跳。原来是几条小狗在围着我们转来转去。我们赶紧爬起来,边驱小狗,边商量着尽快赶回学校的走法。
       回到学校后,已经是上晚自习的时间了。我们没吃也没洗,上床就蒙头大睡。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出操时,才被人叫醒.......。
                                                         后面的话
     又是一个金风送爽的十月。白发人的回忆,让人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年代。当年的我们仅凭一盒饼干就敢去爬厄子,绕行甲山的经历,在现代人看来 ,无疑就是一种冒险。现在回想起来,确实让人有些后怕。但在当时,却是我们这些毛孩子一种平常之举。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美好的时光。从前所经历的有些事似乎很平常,看起来虽然不如朝霞那般绚丽,也不如晚霞那般灿烂,但却十分有趣,令人难以忘怀。拙作‘爬厄子’,就是一篇回忆高中时期经历的一段平常小事。虽说其平淡如常,却有一股老酒般的味浓醇酽又绵软。类似这样的感觉,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它有时会不经意地从我们的心底突然冒出来,让我们忍不住噗嗤一笑。
      另外,由于年代久远,且人事沧桑,文中所叙述的有些事,或涉及的相关地名如有错谬的话,还请大家谅解。

                                                                                                   2023.10.23.



196

主题

490

回帖

6522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2023-10-24 08: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冒险之旅,那时候的山野的确野。

456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2022年度摄影达人

发表于 2023-10-24 08: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满满的回忆。

108

主题

1664

回帖

4784

积分

发表于 2023-10-25 10: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讲以前侯山一带有猴子的,是不是真的?也许侯山就是因猴子得名的。

117

主题

491

回帖

3541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6 20: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赛马个 发表于 2023-10-25 10:37
听讲以前侯山一带有猴子的,是不是真的?也许侯山就是因猴子得名的。

我们爬厄子时,没看到过猴子,但见过一只棕黄色的狐狸,很机警,一下子就跑得无影无踪3。


117

主题

491

回帖

3541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7 18: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xq5895801 发表于 2023-10-24 08:19
一次冒险之旅,那时候的山野的确野。

谢谢赏阅,欢迎交流。

117

主题

491

回帖

3541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7 19: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益宏天下 发表于 2023-10-24 08:49
欣赏佳作,满满的回忆。

不久前,病了一场,反复住了几次医院,有惊无险地到阎王店里走了一趟。阎王说,你寿可到九十,还可再活二十年,滚回去,再多写写文章,弘扬仁爱之道。于是,我在病榻上写了这篇‘爬厄子’。谢谢你的赏阅,更谢谢你的褒奖。你是大师级的人物,还望多多指教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