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6622|回复: 29

陆军第五军军人子弟学校聘书背后的故事

[复制链接]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2024-9-7 13:43:01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8年至1944年,杜聿明的陆军第五军从湖南湘潭移驻广西全州,杜聿明驻防全州,热爱全州,常对人说,全州是他的第二故乡。杜聿明在全州架桥、修路,办学,赞助出版《全县志》,为全州百姓办了不少好事,数十年过去,许多人还记得当年五军往事。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3: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军进驻全州后开始建设后勤基地。杜聿明认为“抗战上策,利在持久,战区扩大,势所必然。流亡日众,失学者骤多,尤以军人子弟,随军移动,羁泊异地,最易失学。”有感于此,杜聿明于1939年9月创办了陆军第五军军人子弟学校,以妥善安置军官子女,免除军人后顾之忧。五军军人子弟学校设在全州文庙,地处城北,环境优美,进校门沿石级过状元桥到大礼堂,大门上方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词的匾额。

童子军10.jpg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3: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杜聿明委派五军政治部上校主任夏雷兼任校长,政治部政治指导员罗石圃任副校长。1940年3月,五军子弟学校建校工作圆满完成,夏雷辞去校长职务,专心军旅。关于夏雷的后来,只知道解放战争时期,夏雷在邱清泉指挥的第五军任职,五军在解放军围击下几乎全军覆没,邱清泉为扩张兵员,派部属叶芳、夏雷到温州征募新兵。叶芳、夏雷在温州招兵买马有了部队,借机恢复五军200师番号并分任少将正副师长。1949年5月,叶芳、夏雷率200师在浙江温州起义,归入人民阵营,国军200师改编为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一部。温州起义的200师早已不是全州时期的钢铁雄师,但却是结局最好的五军余脉。夏雷当年9月入华东军政大学学习,1950年10月被转业返乡务农,1958年在浙江温州病逝。
       夏雷辞职后,杜聿明委派夫人曹秀清接任校长一职。曹秀清已是五军被服厂厂长,工作能力强,在她的领导下,工厂生产蒸蒸日上,军人、家属交口赞誉。曹秀清是师范出身,更长于教育,由曹秀清接任校长一职众望所归,曹秀清义不容辞,一身兼二职,承担起校长重任。

曹秀清02.jpg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3: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杜聿明的关怀下,子弟学校发展迅速,规模逐渐扩大。学校开办之初仅设小学部,有军人子女70余人入学,后来增至200多人。到1940年9月第二学年,已有军人子女学生300余人,其中幼稚园一个班,小学部八个班,初中部一个班,杜聿明夫妇送大女儿杜致礼进学校初中部学习,以示五军子弟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
       军人子弟学校的发展在全州地方影响很大,全州官绅请求招收地方子弟,以解全州学子失学之困。杜聿明注重军政、军民关系,采取变通之策予以解决。

杜聿明和曹秀清02.jpg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3: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军地协商,由地方解决教室场地,每月办学经费数万元则由五军负担。学校对外一分为三,中学部增加三个民众初中班,并改名为“私立大同中学”,面向社会招生;次年又改名为“私立中正中学”,并增设高中部。“中正”校名与蒋介石有关,蒋公名中正,字介石。与此同时,学校幼稚园亦改名 “健生幼稚园"。白崇禧,字健生,“健生”园名或许与白崇禧沾边。
       中学部、幼稚园都改了名,地方民众子弟因此得以顺利入学。虽然改了名,其实换汤不换药,无论对外如何称呼,对内还是统一管理的第五军军人子弟学校。
曹秀清03.jpg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3: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曹秀清接任校长一职是在学校对外一分为三,名称改变之后,但学校管理工作照旧。1941年2月,新学期开学在即,要由曹秀清校长出面聘请学校中学部教师,也就是聘请大同中学教师。
       见证曹秀清校长聘请中学部教师的是一件“陆军第五军军人子弟学校聘书”,这是五军驻全州期间留下的一件抗战文物。
       这件预印格式聘书编号为“校聘自88号”,聘书全文为“特聘张怀宇先生为本校(中学部)二十九年度下学期国文教员兼导师,任期自三十年二月一日起,三十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每周教学等科计十点钟,月支薪俸法币捌拾元,依本军发放薪饷次序俸送,此订。”落款为:“校长曹秀清(盖章)、副校长罗石圃(盖章)。中华民国三十年二月一日”。
       聘书后半部附“本校教职员服务简约”十条。其中有“凡本校教职员均需接受军事训练”、“ 本校教职员遇本军移动时均需随校”等条款,这是战时军队子第学校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曹秀清校长聘书副本.jpg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3: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件聘书时间节点是1941年2月,学校中学部对外已是“私立大同中学”,但依然还是由子弟学校聘请教师,聘书上加盖的是“陆军第五军军人子第学校”的方形印章。由此可以证实当年实行一个学校两块招牌。“大同中学”只是对外校名,从学校经费来源、到招聘领取军饷的教师、到实行军事化管理各方面来看,无论是大同中学还是中正中学,其实都是五军子弟学校中学部对外名称。
       截至1942年秋,五军子弟学校共有高中2个班,初中8个班,小学9个班,幼稚园2个班,共有学生800多人。连同驻咸水的装甲兵团第一分校学生130余人、驻龙岩洞的军修造厂第二分校学生120余人,驻绍水的汽车兵团第三分校学生90余人,合计共有学生1100余人,成为当时全州最大的一所学校。

童子军04.jpg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3: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曹秀清校长担任校长期间,是五军子弟学校发展最顺利的时期,热心教育,关心学生的曹校长深受学生爱戴。
据子弟学校小学部学生回忆:
       “曹秀清校长非常关心爱护她的学生,记得有一次来校上学太早,未吃早餐。曹校长知道后,就在学校办起一个食堂,给学生们准备了可口的早餐,我们经常爱吃的就是她亲自做的黄豆浆和稀饭”。
       “有一次日军军机来轰炸全州,曹校长带领大家急速地进入后山的旧壕沟内,为使大家安心,她在非紧急警报时,还给学生们讲《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故事,大家都听得了迷”。

童子军09.jpg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3: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军子弟学校与普通学校有明显差异,杜聿明要求学校实行“文武合一”, 学校开设了国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六门课”。 除文化课外,规定小学部和中学女生接受童子军训练,其余男同学全部实行正规化军事训练和管理,“以期养成严肃整齐之习惯与牺牲进取之精神。”
       军训课以学校为大队,年级为中队,教学班为区队,区队下再分班。军训教官都是由五军部队选派的优秀军官,大队长由校级军官担任,中队长、区队长由尉级军官担任,军训班长则为部队士官。班长除指导学生操练外,还要和学生一起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童子军07.jpg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3: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子弟学校中学部学生回忆:
       “学校实行统一着装,军事化管理,男生一律军装,女生是军上衣、黑裙子,学生都佩有童子军棒”。学校每周有两个下午的军训课,均按陆军《步兵操典》进行。学生穿军装,扎腰皮带,捆绑腿,真枪实弹,完全和部队一样。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处理很严,有罚站、罚跪、坐禁闭等处罚,迫令学生养成‘军令如山’、‘绝对服从’的习惯。学校每周除有两个下午的军训课外,还不定期地举行实弹射击、夜行军、阅兵式和军事演习等等”。

童子军11.jpg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3: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杜聿明从戎尚武,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据全州老人回忆:每逢学校开学、毕业典礼和节庆晚会,杜军长、曹校长都要来参加的。当杜军长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值星官高呼一声“起立”,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气氛紧张,军容严整。
       当年参加集会的子弟学校学生回忆:
       “有一天曹校长要我们跟了随黄主任去体育场听杜军长讲关于昆仑关战争的情况。我只记得这样几句话,杜说他在死人堆里滾爬了七天七夜,啊,真够惨烈的,在漫长的十八天里不知牺牲了多少人,你们要记住,他们都是为了国家啊”!
       “散会后,每个学生都发了一套军装,头上是船形帽,衣是短袖,褲是黄色短褲。外加一副绑腿,我们这些小学生由于不会打绑腿,结果拖得满地都是布,衣上还有三块肩章,左边是陆军第五军,右肩是军人子弟学校,左胸还有块胸章,写着“中国童子军”五个字”。

童子军01.jpg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4: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昆仑关大捷后,我校在大礼堂举行了一次庆祝大会。曹校长的大女儿杜致礼在台前演唱了几首抗日歌曲,至今我还历历在耳。1939年昆仑关战役胜利结束,第五军将缴获日军的战利品运回全州,就在学校前体育场中央摆放了一辆小型的日军坦克,后来还在上面竖起了一座纪念塔”。

全县展示日军坦克.jpg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4: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1943年6月,曹秀清校长因病辞职,由刘德襄继任校长。刘到任半年多辞职离去,由副校长罗石圃继任校长。1944年暑假期间,湘中战事吃紧,日寇逼境,五军子弟学校迁离全州。
       学校从创办到迁移,历时五载,在物质条件极为艰难的战乱中,学校由小到大,从小学而初中而高中,发展迅速。学校培养出初中毕业生1000余人,高中生100余人,杜聿明军长的大女儿杜致礼、戴安澜师长的大儿子戴覆东、著名书法家伍纯道等都出自军人子弟学校。在抗战烽火中,有爱国师生的热血抛洒在祖国大地上,还有学生后来成为专家、学者,为国家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童子军06.jpg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4: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再说说最后一任校长罗石圃,罗石圃1933年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抗战时期投笔从戎,在五军政治部任指导员,参加过昆仑关及远征缅甸战役。罗石圃建校之初即出任学校副校长,先后辅佐夏雷、曹秀清、刘德襄三任校长工作,直到学校即将终结的1944年,罗石圃才出任五军子弟学校校长兼国立中正中学校长,也算是任劳任怨,与学校共始终。罗石圃任校长时还担任第五军全州留守司令。

童子军05.jpg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4: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战胜利后,罗石圃辞去军职,专注文化事业,任《和平日报》主笔。1950年罗石圃经由缅甸转赴香港,任《星港日报》主笔。1968年任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教授。著有《风雨纪与行》、《仅蛮荒行脚》、《马缨花》等著作。
       五军子弟学校有一首校歌,由罗石圃作词,杜雷谱曲。歌词富有时代气息,展示了五军机械化部队将士子弟心怀抗日救国之志,继承父兄奋勇杀敌血性,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精神:
       “抗战要新军,建国要新人,我们的学校,在抗战建国大时代里诞生。我们是新中国的一群小军人,也是一群小主人。我们的父兄,在努力杀敌,我们陶冶学习,锻练身心。我们要继承父兄事业,完成建立新中国的使命。看吧!我们将使新中国,象我们机械化部队一样,迅速的前进,向前进!前进,向前进!进!进!进!”

校歌.jpg

1084

主题

9103

回帖

3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2024-9-7 19: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谷雨 发表于 2024-9-7 14:02
抗战胜利后,罗石圃辞去军职,专注文化事业,任《和平日报》主笔。1950年罗石圃经由缅甸转赴香港, ...

大同中学校歌
罗石圃词
(曲略)
杜 雷曲
     抗战要新军,建国要新人,我们的学校,在抗战建国大时代里诞生。我们是新中国的一群小军人,也是一群小主人。我们的父兄,在努力杀敌,我们陶冶学习,锻练身心。我们要继承父兄事业,完成建立新中国的使命。看吧!我们将使新中国,象我们机械化部队一样,迅速的前进,向前进!前进,向前进!进!进!进!


160344b05rvddc0w20g0ds.jpg

1

主题

93

回帖

300

积分

发表于 2024-9-8 07: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总是被人改写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9 09: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leeyq 发表于 2024-9-7 19:02
大同中学校歌
罗石圃词
(曲略)

历史远去,军魂永存。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9-9 09:16:51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31

主题

603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9 20: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是人写的,写历史应客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