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位国际水科学院院士的自传
王宝贞教授是我的表叔叔,1979年曾来过位于滨江大道漓江边的银行宿舍我家吃饭,在我的印象中只有一件事让我记忆深刻,听母亲说他痴迷于做学问,把家中桌子上的一碗浆糊误当稀饭喝了,成为我家族的一段教育后代的佳话。今天看到他的简要自传,忍不住上传给大家,让大家了解70年代末,80年代那样一个万象更新,科学春天的时代,不要忘记那些撑起中国科学脊梁的时代人物。
一、爱国自强
我(王宝贞)出生于1932年4月10日,正处于祖国多灾多难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祖国大地,包括我的故乡山东省胶州。我亲眼目睹日本军队对中国老百姓的蛮横粗暴、欺压打骂,幼年的内心充满了对日寇的恐惧和愤恨。我家斜对面是日本驻军司令部,行人经过门前都要对站岗日本兵脱帽鞠躬。我感到屈辱,每天都反向避开日军司令部绕道上学校,即使路程延长了一倍多,如此坚持了数年,直到搬到新居。那时父母与邻居和亲友们聊天时常谈起胶东地区八路军抗日打击日寇的传奇故事,大家都谈得眉飞色舞、津津乐道,“这次日本兵遇到老八了,吃了败仗了,被打死不少,你看那些骨灰盒和棺材”(日本兵死了火化装骨灰盒好运回日本;伪军死了装棺材抬回来)。在我的幼小心灵中就对八路军充满了敬佩和希望,也开始把八路军作为心目中抗日杀敌的英雄好汉。 我们对“国军”第八军的印象很好,滇南松山战役中他们打败日军,取得关键性的胜利。当时,同学们在校长带领下,打鼓吹号排队到东城门外列队欢迎打败日寇的英雄军队。一看,他们全是美式装备一个班有3挺美式轻机枪,5支美式自动步枪和5支美式半自动步枪,比日军的装备强多了。第一次看到美国十轮大卡车和车后拖着美国榴弹炮,我们这些上初中的孩子们,对“国军”打败日本军队的光荣战绩和全美式装备,佩服得五体投地,引以为傲,羡慕不已。当时蒋介石扬言半年内消灭中共军队,那时人们普遍认为国共军队实力悬殊,“国军”兵多武器好,比八路军的土枪、土炮强多了,认为蒋的话可能实现,我也天真地信以为真,但是事实却完全相反。 蒋介石和国民党抗战胜利后,不思老百姓八年抗战遭受日寇烧杀抢掠,急需休养生息,解决民生问题,反而热心于打内战,将人民再次推入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加之贪污腐化,更加丧失民心。国民党接收大员们来到青岛,到处贴封条拉线围圈接收(实际上是私自抢占)敌伪房产、财产、汽车,乃至小老婆,美其名曰“胜利夫人”;一些汉奸对接收大员们进行钱财和美色贿赂,摇身一变成为“地下工作者”既而又变成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官员。最后导致货币贬值到老百姓需要提着整箱和整麻袋的法币和金圆券去商店抢购布匹、面、大米等。百姓涂炭,怨声载道!街头巷尾,孩子们一边玩石子游戏,一面猜拳叫喊“蒋军倒了呢,稀里哗啦少了呢!”我父亲就说,你听这童谣,看样子老蒋要完了。看来真是天意民心啊! 抗战胜利后,美国第七舰队的航空母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等占据胶州湾和青岛,山东大学校园等许多好地方被占为美军军事要地。每天有数百至上千名美国兵在各条主要街道上胡作非为、横行霸道,拿着酒瓶子边喝边叫。见人不顺眼就打,见到年轻女人就怪叫调戏,动手动脚。美国兵开着吉普横冲直闯,视若无人,经常撞死人。最令人气愤地是美国兵开车撞死一个中国人赔偿仅170美金,而撞死一头牛,赔偿200美金(那时叫美金,解放后才称美元)。美国军队在青岛为非作歹,根本不把中国人当人,连牛马都不如!这令我这个民族自尊心很强的青年义愤填膺。当时就立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教训老美,让他知道如何尊重中国和中国人。 因此,我对毛主席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力排众议,并主动出击在朝鲜战场跟美军作战的壮举是举双手赞同和坚决拥护的。许多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污蔑和否定抗美援朝,说什么“牺牲了几十万人得不偿失,打了败仗!”有些人以为如果我们不出兵朝鲜,美国军队打完朝鲜后不会侵略中国,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那时美国军队的间谍已经降到我国东北境内,还把日本军队研制的细菌弹也投到了东北。当时我在哈工大上学,也参加了抓特务和灭鼠疫的活动。如果不出兵到朝鲜打,就得等着老美打过来被动应战,到时东北、华北都成了战场,就太被动了。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受异族敌国入侵死了太多的人,但是大都死的太窝囊、太憋屈,中国当时的软弱无能,任人屠戮,留给我们的是耻辱、憎恨和无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进了联合国,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稳定环境。当时在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中普遍有崇美和恐美情绪,大都认为跟美国打仗力量悬殊,很可能以失败告终,凶多吉少,充满了悲观失望的情绪。当时考入哈工大的同期同学,有不少人以为美国军队会打到东北来,放弃学籍跑回关内老家。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最有效地教育了广大知识分子,包括我自己,从根本上抛弃了崇美恐美的情绪和思想,中国人从思想上和人格上站起来了。 此外,我个人更体会到,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威信空前高涨。全国人民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热潮的洗礼,思想觉悟空前提高,人们充满着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热忱,社会风气空前良好与和谐,同事、同学和邻居关系都是同志加兄弟姐妹,大家的共同理想是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毕业分配时填写的志愿是: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际行动。从那以后,我充满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在以后的国际学术活动和交流中,我从思想上就感到,我绝不比外国学者们矮一截,敢于和习惯于与外国同行平起平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