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15310|回复: 28

越南使臣笔下湘桂古道松

[复制链接]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2023-10-5 11: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明清时期,越南作为藩属国,按规定每四年要派遣使者到中国进贡,逢中国新皇登基、皇帝大寿,越南则要派遣专使到中国朝贺。越南逢王朝更替或新王登基,也要派遣使臣到中国请封。
        越南派往中国历朝的使臣,大都为越南高官与饱学之士,精通汉文,有着较高的汉学修养。作为藩属国的“门面”,越南使臣都有一定文化素养,都是科举出身,多为进士,地位极高,受到朝野推崇与尊重。越南君主选拔优秀文人作为使臣,足见越南对使华事宜的重视,也说明了这些使臣都是难得的人才。越南使臣是否擅长文学写作,是越南君主选拔使臣的重要标准,使臣们文采出众,才能生动描述其所见的中国民情风光,他们的文才体现在他们的“诗赋外交”中,与清朝的官员、文人交游酬赠,结为好友,留下汉文诗篇,供后人品味。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1: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套25册的《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汇集元、明、清三代越南使臣在出使中国期间所作诗文,由复旦大学影印出版,是研究中越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
       所谓燕行,指出使北京所在的燕赵之地。从“燕行集”可以看出,出使中国的越南使臣大多途经湘桂走廊,湘桂走廊既是一条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走廊,也是一条重要的历史人文走廊。越南使臣的足迹遍及湘桂走廊所经桂林、灵川、兴安、全州。越南使臣过湘桂走廊,领略沿途的自然与人文风光,写下了诸多诗词歌赋。其中有45位越南使臣在途径湘桂走廊时写下960余首(篇)汉文诗文并留下行程图。
燕行集01.jpg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1: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南使臣的湘桂走廊的诗文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历史、地理、人文、经济、社会、民族风情等诸多方面。读史者在考究桂林官道古松景观时,想看看官道古松是否给这些越南使臣留下印象,结果大失所望。原来,湘桂走廊通往岭北的交通分官道和水路,官道松景主要分布在官道两边,而水路则多是山水风光。按照广西地方官员的安排,越南使臣的行程多是漓江乘船经灵渠入湘江往岭北,最精彩的行旅诗文集中在桂林山水、灵渠水路十桥三十六陡,以及泊舟歇息的城市和驿站景观。尽管如此,在“燕行集”中还是找到了越南使臣描写湘桂走廊松景的诗文。
朝贡使臣图副本.jpg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1: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在元皇庆三年(1314年)越南陈朝大臣阮忠彦作为使节赴中国元大都,在桂林乘船北上,经灵渠往岭北。舟中作《桂江晓发》诗。诗中有句:“好向晚晴舒远望,长松系缆步沙堤”。这里所说“长松系缆”就是桂北山水松景画卷中裁切出的一个小景特写。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有越南赴华使团过岭南,正使为胡士扬,副使为陶公正、武公道等,他们将出使诗篇汇编为《北使诗集》,其中录有一首三人唱和的《冬松诗》。
       松之骨、松之魂,为历代华夏文人仰慕,因而为之诗赋。越南使臣得汉文化熏陶,使节路上亦以松为题唱和。陶公正唱:“四时佳美尽称长,爱尔坚贞性独刚。地上生成材冠楚,天中特立节凌霜”。喻松坚贞刚强,赞松立节凌霜。副使武公道和:“美哉共寿千年茂,岂止宏材作栋梁”。从《冬松诗》可见越南使臣的汉诗水平、诗文意境不输八桂文人。
安南国使臣3.jpg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1: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越南阮偍以副使身份出使北京,沿桂林官道经全州往岭北,在途中作《初夏全州道中》诗,诗中有句“千重古树含深绿,四顾危峰罩薄云。”“路长马倦乘凉憩,百丈乔松挂晚曛。”数百里迢迢官道,幸有“千重古树”“百丈乔松”夹道,初夏时节,路长马倦,松荫凉憩,明初章公植松,而今造福使臣。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越南西山朝礼部左侍郎、兵部尚书吴时任出使中国,沿湘桂官道过岭南,途径灵川兴安交界处作《山庄》诗,诗中有句:“萝藤篱落小林东,一半栽蔬一半松”。在诗人看来,山野之人“耕凿不知尧舜事”,松田之景则“又多城市十分浓”。
石涛 对菊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副本.jpg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1: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嘉庆七年(1802年),阮嘉吉以副使身份出使中国,走水程到全州,作《湘江晚泛》诗,诗中有句:“英皇凭吊知何处,烟锁苍松数万条。”凭吊英皇在全州,全州数百年的万条苍松正是明初太守章复遗韵。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秋,潘辉注以副使身份出使中国,沿官道北行,途中作《灵川记见》诗,诗中有句:“千松刍萝环深坞,孤塔峻增照远汀”。这说明道光年间的灵川道上,和全州一样也是千松林立,延伸着古道松景。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黎光院作为制使,出使中国,在灵川作《松圃》诗,诗中有句:“远圃因山势,栽松千万株”。 黎光院所描述的“松圃”不是天然的松林,而是由人工栽培,所谓“古道松”不是只栽古道边,千山万岭,无数“松圃”汇聚,构成穿松林而过的湘桂古道!古籍不载,以使臣诗补之。
石涛 南山为寿副本.jpg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1: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李文馥作为正使出使中国,在兴安灵渠舟程中作《灵渠即事》诗,诗中有句:“却喜孤村松径里,科名有柱揭门前”。又作《湘江顺泛喜成》诗,诗中有句“人家半住松阴里,村牧斜眠麦陇头” 。李文馥的灵渠、湘江诗很有意境,写得最好的不是山水,而是描写“却喜孤村松径里” “人家半住松阴里”的孤村古松人家。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范芝香以副使身份出使中国,在灵渠舟程中作《陡行次韵二律》诗,其一有句:“细雨乍来松涧畔,凉风忽到竹篱边。”灵渠之畔,景象万千,细雨飘飞松涧畔,松景诗境俨然。
       清光绪六年(1880年)越南阮述作为正使率团出使中国,走水路到全州,作《欲游湘山寺适因寒雨又急开船不果往怅然书此》诗,诗中有句:“一丝犹挂松中障,回首东邻转自惭”。诗人欲游湘山寺而不得一见,借全州松中屏障、寒雨松花比作诗人怅然心情。
石涛 松壑听泉图 1684年作 (2)副本.jpg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1: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南使臣咏松诗句散见于众多湘桂古道诗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松景诗有二,即清同治年间使臣阮思倜、光绪年间使臣裴文祺的古道诗文。
       清光绪二年(1876年)裴文祺作为正使率团出使中国,裴文祺舟行途中作《过分水塘即目》诗,灵渠岸边亦可见松景:“两岸微风松柳陇,隔溪残雨竹阴村”。同行使臣倪心耕亦原韵和之,诗中有句:“青松岭外疑无路,绿竹阴中认有村”。二公唱和,一吟岸边松,一唱岭上松,远远近近皆有松。
古松图570.jpg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1: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灵渠过分水塘,湘漓分派,舟转入入湘江往全州,裴文祺停舟上岸登江边松山,一饱全州松景色,并作《登松山偶笔》五言诗。裴文祺的松山诗清新自然、诗文流畅,朗朗上口,一改古道行旅观松套路。裴文祺离开官道深入民间,登松山、走松村、访松农、叙松事,富有松山烟火味,写出了深层次的全州古道松。
       裴文祺写江岸松山之村:“江岸松山苍,松阴覆岸凉。山下数家村,山上松鼓墙。”山上山下松意浓浓,松的世界。访松山老人,得知漫山遍野的青松是一代代松农所植:“植松三万株,儿孙各成行”。松农植松不为装点官道,只为生计:“松叶可覆屋,松木足代粮。松根当作药,松脂饮为浆。枯条以煮薪,时闻十里香”。 松山老人早有言在先,松山青山,金山银山!山岭松林繁茂,自成幽境:“风来拂石卧,涛声涤我肠”。诗人不禁感言:“卒岁无忧戚,岂知行役忙。愿作太平民,白头终此乡”!此乡何在?过兴安界首今有地名松山里,地处湘江边,或为裴文祺当年所赋松山所在。
       与裴文祺同行使臣倪心耕又以原韵和之,诗中亦有句:“万岭树苍苍,清阴四面凉。色冷琴三弄,枝低路几行。龙云千里卧,鹤露五更粮”。唱和之人恐未身入松山,故不及原韵自然亲切。
未标题-1.jpg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1: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南使臣过湘桂古道,地方官府多安排水路,乘舟赏景,兴致怡然。但有的年份冬水枯竭,这时候来华越南使臣只好改走桂林官道,虽然旅途辛劳,但有机会赏古道官松。
       越南使臣真正全程走完官道的不多,有明确记载全程走官道的仅见于同治七年(1868年)的越南使团。该使团正使黎峻、副使为阮思倜、黄并。出使归国后,黎、阮、黄三位使臣合著《如清日记》,全程记录出使中国的经过。
       据《如清日记》所记:同治七年十月初三,越南黎峻使团准备从桂林继续北上京城,广西巡抚苏凤文相送,苏凤文称:“冬天水涸,陡河不便行舟,应早起,三四日可达全州”。
安南国使臣9.jpg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1: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陡河无水原因,越南使团要按巡抚安排改走湘桂官道。拖到十月初六,使团正式启程,当晚抵灵川,初七抵兴安,初八“暮宿全州山枣分司,司在咸水塘”。 初九午歇脚山塘。晚抵全州城。
       《如清日记》回顾这四天旅程,陆行四日,沿途山岭“冈阜之地,尽栽松杉”,而从山枣驿到全州城这一路古松尤其多,终日行走在松阴中,感觉寒风嗖嗖,满目苍翠欲滴。这是桂林到全州官道四日行程的记录,全景式展现了桂林古松官道的全貌。
安南国使臣4.jpg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2: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次桂林官道行程中,越南使团副使阮思倜作古道松诗五首。其中写于灵川的《偶成》诗有“一阵香风何处起,万松林里木樨花”之句。 写于兴安的《兴安道中》诗有 “崎岖回磴乱松间,山似围墙水似环”之句。写于山枣驿的《咸水塘晓发》诗有“山枣吹笳送,岩松偃盖迎”之句。写于全州的《道中偶成》诗有 “巾车终日松阴里,又听漫天万丈涛”之句。 写于全州往黄沙河途中的《发全州二首》诗有“连林古松茁新绿,夹路野花开浅红” 之句。
未标题-3.jpg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2: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阮思倜的五首古道松诗从灵川写到兴安,从兴安写到山枣,从山枣写到全州,最后从全州写到黄沙河。所描写的“松林木樨”、“回磴乱松”、“岩松偃盖”、“终日松阴”、“连林古松”松景五章洋洋洒洒,将湘桂古道描绘成数百里长的松景画卷。
       越南使臣的湘桂走廊松景诗多达二十余首,记载了越南使臣亲眼所见岭南松林,描述了湘桂走廊特有的历史风光。尤其可贵的是弥补了中国历代湘桂古道松诗的遗漏,如通过黎光院的《松圃》、裴文祺的《登松山偶笔》等诗作,使我们知道,湘桂官道之松不仅仅有官府植松护松,更有无数松农在沿道山岭田畴植松护松,正是一代代岭南人的劳作,官道两旁的官松与漫山遍野的松林汇集成岭南万里松涛!
       官道马蹄声远,安南使臣留痕。人间以为沧桑,古松诗韵犹存。
石涛 南山为寿副本.jpg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2: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南国使臣
安南国使臣6.jpg

1038

主题

9万

回帖

1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10-5 21: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10

主题

3万

回帖

4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10-6 15: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15

主题

1638

回帖

6911

积分

发表于 2023-10-6 17: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我兴全灌也是诗文昌盛之地,文化兴隆之乡啊,竟引来越南人吟得一手好诗。

0

主题

609

回帖

5206

积分

发表于 2023-10-7 11: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有松风竹海的韵味。

181

主题

4964

回帖

1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3-10-7 19: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猪 发表于 2023-10-5 21:45
学习了.................

谢谢先生!我们共同学习!

9659

主题

9165

回帖

14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10-8 13:16:20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南猴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