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15613|回复: 3

【原创】程节、程邻父子在广西——程邻帅桂(二)

[复制链接]

637

主题

2820

回帖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4-19 16: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程邻知融州兼黔南路兵马步军总管后,是怎样治理管下的庭、孚、平、允、从、观、宜、柳、融九州的呢?
       1、归还南丹州于莫氏
       墓志说“蛮人围观州,公遣将授以方略,贼溃去,城得以完”。因此说于史无考,唯见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真仙岩摩崖《平南碑》,兹录相关文字于下:
       “大观三年春,南丹孽寇犯境,攻破绥远及思流,乘势烧劫富仁监,居民溃散。忱奉命提兵讨殺,既已解观州围,班师次因目监旧城介於二岭间,早汙无以拒敌。距监東南四百余步有高峰几百仞,形态迴绝,欲徒旧监於峰之顶而城之。遂条画次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闻而曰“宝积”。
越明年,观州再围,宝积未及城復为贼所据。三月辛亥囗囗经略使張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戊辰以忱副囗囗都大统制軍马子璘,夲路钤辖副焉。经略司勾当公事艾諤、权管勾经略司机宜文字侯囗年应付軍须。四月壬辰师次宝积,巳扫群丑,僵尸蔽野。甲午进筑高峰鸠云囗。监民昔之囗溃者其归如宁,咸赖以安。
       然城之所处,危耸雄壯,前瞰清水,后枕宝山,周迴计五百余步,囗四丈而高倍之。城闢二门,东曰朝天,西曰定远。城之中有二泉,因名之“双惠”。城隅之北又囗一泉曰“蒙”,大旱不涸而汲者继踵。逮戍戊官軍乘胜,士气益锐,於是入观州讨荡,诸峒巢穴几空,前后得馘六百有一,孚马牛者三十有九,器械无虑千数。是行也,官无甚费、人不告劳,自出师及凯旋凡五十有三日而已……大观庚寅仲夏癸卯黄忱君锡题。”
       大观元年,王祖道制造籍口诬殺羁縻南丹州世袭首领莫公侫改其州为经制“观州”,其弟莫公晟不服,率众攻夺殺掳无虚日,成为黔南路所领九个州中的多事之区,地方当局和朝廷不堪其扰。大观三年春和大观四年春只是其中两次而己,因碑文跨年,为说明问题分年探索为宜。
       大观三年春,南丹莫公晟犯境,黄忱奉命击退后见富仁监被毁,见监東南四百余步有高峰险峻,“欲徒旧监於峰之顶而城之”,“遂条画次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闻而曰‘宝积’”一行中的残损阙字是否与程邻墓志“公遣将授以方略”的“方略”有关呢?即黄忱是奉程邻之命为“徒富仁监”选址,经朝廷批准后实施。史载将此事归于黄忱,但黄忱作为程邻部将不过奉命行事而已,从整个事态后来的发展观察,为富仁监选新址很有可能是程邻“方略”中的第一步。看来所选富仁监新址己获朝廷批准并赐监新名“宝积”,当年尚未能兴工。
       “越明年”即大观四年莫公晟再次犯境,又是在春季——“三月辛亥”黄忱从再次出征到“进筑高峰”新监仅“五十有三日而已”。这里的困扰仍然是残损阙字,即“三月辛亥囗囗,经略使張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戊辰以忱副囗囗都大统制軍马,子璘夲路钤辖副焉”。文中的“经略使張”无疑当指张庄,“以忱副囗囗都大统制軍马”中的“忱”即黄忱,“副”字后应当是“黔南”二字,“子璘”当指黄璘。笔者理解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这次观州解围之役以黔南路马步军副总管黄忱为主、路钤辖黄璘为副。从全文看,两次解围之役都与“筑城”关联,陈战事寥寥数语,叙新城详尽无遗,第二次从解围到筑城竣工仅用了五十三日——“筑城”为何如此重要、紧迫?
       几乎就在观州二度解围、筑城毕工、黄忱立碑纪功的同时之,朝廷权力斗争再次导致广西黔南路政区、人事发生调整:
       《宋会要辑·职官》:“大观四年五月二十四日(丁巳)责知桂州张庄为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但张庄被贬官一个多月尚未离任,《桂林石刻》大观四年六月十六日冷水岩题名仍具“权知州事张庄”。
       《宋史·徽宗纪》:“大观四年五月壬戌(29日),改广西黔南路为广南西路。癸亥(30日),治广西妄言拓地罪,追贬帅臣王祖道为昭信军节度副使。甲子(六月初一),贬蔡京为太子少保”。
       程邻墓志说“诏并黔南路还广西,公还朝”候改官,“除知永州,改夔州。未几,再改知桂州,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三改才成定局,人事争议相当激烈。程邻回广西赴新任的具体时间不详,从“大观四年庚寅八月晦日”的《程公岩记》署“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程邻勒石”看,当在六、七月间。
       随后,史载说当年南丹州复旧制,“是岁,南丹州首领莫公晟内附”,移观州治于高峰寨。其间过程略而不述,但墓志说程邻离京返任前“朝辞,赐对垂拱殿,面赐章服,以宠其行。磨勘宣德郎。南丹州莫公晟号强盛,他种蛮畏之,每连其众以犯边。然素闻宝文公恩信,闻公之来,相与语曰‘今经略,宝文公子,不可犯也。’各遣子弟叩边吏,愿效顺。公谕以‘叛则讨,服则舍,古之义也,夫何疑之有?公晟等遂相率出纳款。乃建议筑高峰寨以据其咽领,诏从之”。
去掉溢美之词,一笔政治交易浮出水面:程邻将南丹州归还莫氏世袭,莫氏承诺不再犯省地并上表“内附”。当然,这不是程邻能擅自决定的大事,应当是“赐对垂拱殿”时的决策。还南丹州给莫氏是皇帝的的旨意?是程邻审时度势提出的         “方略”为皇帝采纳?目前尚未发现可供作出判断的直接依据,但有两条似可考虑:一是皇帝至少会听听新任知桂州程邻的意見。二是程邻既能清醒地认识到“南丹州莫公晟号强盛,他种蛮畏之,每连其众以犯边”,那么“南丹莫氏安诸蛮安则广西安”也应当是程邻的结论,善于“洞中机宜”的程邻,以“徒富仁监”为名急切的命黄忱选址筑城也就易于理解了。
       2、初知桂州“生事”贬官。
       程邻处理归还南丹州于莫氏后,未知出于证明此并非是向莫氏示弱或其它原因,发动了“广西乐州之役”。此事在墓志中两次论及:“先是,乐州蛮叛,殺官吏兵民几万人。公至申严纪律,分置队伍,克日齐进,诸蛮僳憟,稍稍引去”。这里的“乐州蛮叛,殺官吏兵民几万人”,有可能是大观初张庄拓土开边留下的一笔旧帐,程邻知融州时曾欲“清算”,结果未能奏捷。程邻“知桂州”后再次“清算”以振声威,结果出人意表:“广西乐州之役,兵力单簿,久不振。公命前后军多张旗帜,贼望而疑之,且知公在军中,相视褫魄。公整行阵,鼓噪以前,斩虏数百,得器械以万计。乃班师,部使者忌其功,且有宿嫌,奏公六月出师非宜。被责监隆德府酒税”——眨官。
此事不见于史,桂林摩崖石刻有些信息可考:政和元年九月十三日陈仲宜、唐最、戴安仁、陈仲复、趙渊、唐懋六人游龙         龙隐岩题名不具职衔;同年仲冬西山五人题名陈仲宜具“转运副使、权经略安抚使”,唐最具“提点刑獄”,陈仲复具“提举常平”,唐懋具“转运判官”,新见“走马承受陈昉”。可见程邻在政和元年“六月出师”、“仲冬”前被贬官离去。被眨的原因是“部使者忌其功且有宿嫌”恐非虚语,上述监司官虽有权弹劾程邻,但可称“部使者”的只有走马承受陈昉。走马承受全称“走马承受公事”,诸路置一员,多由宦官担任,不能排除陈昉系陈衍的养子,因当年程节曾奉诏监斩宦官陈衍,“宿嫌”或即此事。

637

主题

2820

回帖

1万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23-4-20 20: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笔政治交易浮出水面:程邻将南丹州归还莫氏世袭,莫氏承诺不再犯省地并上表“内附”。

637

主题

2820

回帖

1万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23-4-21 20: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乐州之役,兵力单簿,久不振一一乐州,治今平乐县。

637

主题

2820

回帖

1万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23-5-7 20: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融州张庄上奏说“宽乐州、安沙州、谱州、四州、七源等州纳土,计二万人,一十六州、三十三县、五十余峒,幅员万里”,建议朝廷以新地建“溪、叙、驯、乐四州”,并置“黔南路”。 按“驯州”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下辖北牙瑶族乡, 地处宜州区西南部,东与北山镇、石别镇接壤,南与都安县拉仁乡毗邻,西与龙头乡交界,北与同德乡相连; 行政区域面积370.18平方千米。唐代,为北遐峒、北遐寨地。宋代,为驯州地。明代,为龙门土舍。溪、叙、乐三州地望在今广西都安、凌云县至南盘江北一带,具体今址待查。
据上,北宋开溪峒所置乐州非唐代乐州,认为其“治今平乐县。”之说错误,现予更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