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库移民培训基地,她曾经是培训移民的地方,现在房屋墙上粉灰已有脱落,房前坪地多见杂草丛生,整个建筑群和幽径通道及走廊,都有萧条和落寂的荒凉感。
这个基地座落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的东面瑶山,一个叫“黄竹岗”的小山村中;黄竹岗也是水库搬迁移民村。公元一九六七年,恭城县政府决定在蓝洞瑶山里修建一座水库,黄竹岗村就是从当时的桥头自然村中搬迁而成。
广西在上世纪的五十、六十年代,修建水库较多,当时以农业为主的各地,修建水库蓄水灌溉农田,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主要任务。修建水库涉及淹没范围内村庄搬迁,广西当时所建水库大小有几十座,涉及的搬迁人口有几十万。水库移民从原址搬迁后,由于当时政府财力有限,就遗留下了一些后续搬迁移民生活困难等问题。
时间进入到本世纪的初始年代,水库搬迁移民的各种问题,开始得到政府重视,政府当时以“输血不如造血”模式,建立水库搬迁移民培训基地,让各地移民轮流到基地来培训,让他们学习先进种养殖技术,提高自身技能,从而在新址脱贫致富路上,自力更生,有勇创佳绩干劲。
黄竹岗移民村,是各水库搬迁移民村中,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工作搞得较好的。自治区水库搬迁移民局,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移民局的配合下,就决定在黄竹岗移民村,设立水库搬迁移民培训基地。
该基地由政府出资兴建的培训大楼,第一层中大厅,是可容纳几十人培训的大厅;第二层是政府移民机构的办公区间,第三层是休息娱乐等杂项间。整座大楼建设气派,装饰方面也是新潮。
在培训大楼的右侧方(也就是来路的右方),黄竹岗移民村集资兴建有,可供培训移民餐饮住宿的餐室和旅馆。整个建筑群分为餐饮大楼和住宿楼两部份;餐饮大厅可容纳三、四十人同时餐饮,住宿旅馆有几十个床位。
在培训大楼的左后方,有一条石板镶嵌的小径一直婉延向后山上,山顶上建有一座观景凉亭。凉亭二楼上视野开阔,向西俯瞰,可见黄竹岗移民村的全貌……
广西水库搬迁移民培训基地,建成后有她辉煌的业绩,当时广西各水库搬迁移民,在各县移民局的组织带领下,轮流到该基地培训,培训上到二百多期,受益移民过万。
事物有它辉煌和落寂过程,从本世纪初年培训基地建成投入运营,到现在落寂荒废,有培训人口饱和方面原因,更有政策方面因素。现在我走入这片区域,内心的感受是复杂的。

广西水库搬迁移民培训基地主楼,依然是雄健气派。


设立在大楼前方的水池钓区,因无人换水,池水有些泛混。


通向后山观景凉亭的石板小径。



观景凉亭虽然现在少人上楼观景,台阶有苔藓显陈旧,但它的功能依然健在。






昔日怀古的石磨和石凹,依然坚守在土屋内;那些公路走道以及旁边的树木,由于还有专人清扫修整,在这仲夏的雨季里,还是整洁葱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