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35202
- 魅力
- 35
- 金币
- 2763
- 注册时间
- 2012-5-21

|
发表于 2013-9-3 14: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大手笔” 无非就是全国“造城运动” 在桂林缩影,其结果如何,那些“大手笔”制造者考虑的是自己的“政绩”, 至于国情、地情、民生恐怕都在其次;对这点我曾在贵坛上提过:临桂是桂林出名的干旱区,别说生态用水,就是人畜饮水都要靠灵川的青狮潭水库放水,所以在临桂的一些小区、道路都取“金水” 为名,临桂的缺水由此可见-斑;临桂的地情既是这样,为官者却硬要在“火焰山”上求水,”为解决其决策英明,就不顾成本,不惜耗费巨资搞个“环城水系” 来堵“临桂无水论”的嘴。这新的“环城水系” 的水又从何而来?当然离不开灵川的青狮潭和漓江,而这两处因上游生态不如人意,自身都有些难保,能有多少水供新的“环城水系” 和扩大的临桂用水?为解决这个临桂至命的关键,决策者为了凸显政绩只得“舍车保帅”: 还要举债实施这一“战略决策”。 临桂这个“大手笔” 纯粹就和全国各地诸侯的“三拍” 工程一样,更何况我们桂林经济还处在全国的后尾,地方财政仅是“吃饭财政”,明天要还清这些债务恐怕只好“羊毛出在羊身上”, 在每条街口设个收费站,靠收过路费来还帐,不然就会落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一样的破产地步,据说冰岛国就因地方债务而宣告破产,我国的鄂尔多斯为建新城,债务竟高达千多亿!8月19、20号,《人民日报》连续发表《造城运动风险大》和《造城盛宴大风险》两篇时评文章,感兴趣的网友不防看看,比照我们有多少相似之处?莫过我国的经济就靠这些地方债务“腾飞” 或那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