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8786|回复: 1

舜帝葬全州九疑山的史料记载及全州的舜文化遗存

[复制链接]

158

主题

1863

回帖

4639

积分

发表于 2022-2-9 17: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舜帝葬全州九疑山的史料记载及全州的舜文化遗存原创2022-02-09 12:08·楚南舜文化

原创:蒋咸喜

先秦至西汉的文献古籍及方志都记载舜帝葬地在全州九疑山,且在全州留下了大量的舜文化遗存。现初步整理如下:

全州湘源文化公园的舜帝像


(一)司马迁论定了舜帝葬地在全州九疑山

全州九疑山一角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舜帝葬于全州这段历史: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全州九疑山一角


司马迁是治学严谨的史学家,他为撰写《史记·五帝本纪》,“窥九疑,浮于沅湘”,亲临全州九疑山做了实地考察,并根据西汉的前朝秦代的秦始皇为纪念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而在今全州县地设置秦县建制零陵县的历史,而郑重地作出了这个历史结论。

全州九疑山一角


这个历史结论是说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山,零陵地名最早出现在今广西全州,其原因就是零陵县内(今全州县地)有九疑山,舜帝就葬在零陵县境内(今全州县地)的九疑山。自此,舜帝与九疑、零陵便融为一体。

(二)《山海经》定位了舜帝葬地在全州九疑山

赤水之东,舜之所葬


1、《大荒南经》载:“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而清代嘉庆年间的《全州志》卷之首·图(第9页)的西延地图就根据全州西延扶夷苗地仍保留着先秦时期的“赤水”这个原始河名,将流经赤坨、赤水洞的夫夷水标注为“赤水”。这条赤水的东面就是苍梧之野的全州九疑山,二者也完全一致。

文山山脉是古零陵县和古洮阳县的天然分界线


2、《海内经》载:“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秦始皇在秦代设立了长沙郡零陵县,而在全州九疑山的北面有界牌的地名,这个界牌是古零陵县全州与秦汉时期武冈县(今新宁县)的分界线;在全州九疑山的东面有全州文山,这条文山山脉是古零陵县和古洮阳县的天然分界线。恰巧全州的这座九疑山就在全州的界牌和全州文山之内,也与“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的描述完全吻合。

赤水东面是全州九疑山


3、《海内东经》载:“湘水出舜葬东南陬”(注:陬,山的角落),而发源于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海洋山的湘水向外流出,正好流经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的东南角,二者方位相互吻合。

湘水向外流出,正好流经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的东南角


(三)秦始皇为纪念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而在今全州县地设立了秦县建制零陵县

零陵是我国最古老的地名,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中说:我国共有夏代以前的古地名34个,而夏代以前出现的上古零陵就是其中之一。秦始皇为纪念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今全州县地设立了秦县建制零陵县。县治在今全州县城西南78里处。秦始皇还曾南望古零陵县今全州境内的九疑山方位遥祭了舜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永州历史大事记》载秦始皇设立零陵县


(四)《全州志》对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的记载

全州九疑山一角与皇帝大殿


《全州志》记载在全州西北山地的越城岭支脉之上有九疑山。九疑山其名是因其发端地全州境内有一座由九条山脊共一山顶的大山,是为“九龙归位”地相而名,这个“九龙归位”在全州和资源二县民间又叫天子岭,俗称九龙山、九条脊。九疑山山脉从大西江镇发端,西向延伸到资源县境内,东南向延伸到龙水、才湾、绍水、咸水等五镇境内,是一条绵长的山脉。

全州古为零陵,是因为舜帝“而葬焉”


《全州志》又载:“《书》(注:尚书):五月南巡至于南岳。《家语》(注:《孔子家语》):舜嗣帝五十载,陟方死于苍梧之野,而葬焉。《山海经》《礼记》皆云。然(后)太史公谓: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全州地故零陵地。”《全州志》上写明了全州在古时候之所以叫零陵,为零陵地,是因为舜帝“而葬焉”,原来是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的全州,而葬在了全州的九疑山。

(五)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的东南角有娥皇、女英在为舜帝殉情的湘川“赤壁”,并建有祭祀舜帝二妃的湘源二妃庙。

全州湘源二妃庙


相传舜帝南巡三苗时,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原是跟随舜帝同行的,但到了洞庭湖时,舜帝担心二妃经不起长途奔波之苦,且不了解前方的情况,就让她们留在了那里,舜帝继续率军南进。

娥皇、女英二妃祭舜的望夫岭


舜帝不幸死在“苍梧之野”的古零陵全州,娥皇、女英闻此噩耗,便一起去全州寻找舜帝,二妃来到全州九疑山祭祀舜帝亡灵后,返回途中经全州县城湘江边的三江口北渚李家山即湘川“赤壁”,恸哭不止,二妃在此泪尽而为舜帝殉情,她们的泪水染竹成斑,故称“斑竹”,又名“湘妃竹”。娥皇、女英二妃在全州湘川“赤壁”为舜帝殉情,挥泪沾竹,竹尽泪斑的美德,后来演化为湘川别泪典故。柳宗元曾在今之全州的湘源县,为重修全州二妃庙题写了《湘源二妃庙碑》。

娥皇、女英二妃在全州湘川“赤壁”为舜帝殉情


北宋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开在知全州任上说:“湘水导全州城下,北走州之境,又独能产筠竹成纹。古书今俗,通谓二妃溺于沅湘,挥泪为竹斑者,在此(即全州)也。……傍有妃庙。”(《讽虞嫔诗并序》)柳开还立碑刻石,将《讽虞嫔诗并序》留于全州二妃庙中。

(六)屈原追寻德圣舜迹到达全州九疑山祭祀舜帝

屈原追寻德圣舜迹到达全州九疑山


屈原在他的作品中写到因为仰慕远古“德圣”舜帝(重华)的高尚德行,为了追寻舜帝的足迹,学习他的精神,而来到“苍梧遗舜迹”的全州九疑山。“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离骚》)“九疑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九歌·湘夫人》) “吾将往乎南疑”(《远游》)。

全州九疑山一角


屈原在作品中就描述了全州“九疑”的地名。“朝发轫于苍梧兮”,“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离骚》)

全州九疑山一角


屈原说到:他追寻先圣舜帝的情操,不惜跋山涉水,向南远道而行,来到苍梧之野的全州的,跪着向舜帝的英灵陈述其明君贤臣共兴楚国的“美政”政治理想,倾诉其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治国方案。“屈平窜湘源”—— 李白说屈原(名平)因为直谏而被流放到了全州(唐代时的全州称湘源县)(《古风·殷后乱天纪》)。屈原追随舜帝踪迹到达全州,根据当地民间传说,创作了《湘君》和《湘夫人》这两首祭祀湘水之神的优美而又古老的恋歌绝唱。

李梦阳和顾璘说屈原到过全州。李梦阳在顾璘贬任全州知州时赠《顾子谪全州遇赠二首》,其中有“明发湘东路,应添弔屈愁”“苍梧遗舜迹,白云秋气愁。君得人文地,相传是此州。”李梦阳说全州是“舜之所葬”的“人文地”,屈原曾追寻德圣舜迹到达那里。以此来安慰好友顾璘。顾璘在全州任知州时所作的《念奴桥·湘山怀古》,词中有“水底灵均,江边刺史,蔓草埋荒宇。”其中的“灵均”和“刺史”分别是指屈原和柳宗元,他说当年屈原、柳宗元来全州二妃庙凭吊舜帝和二妃的事已成为了久远的历史。为纪念屈原到到全州追寻德圣舜迹,顾璘还将《念奴桥·湘山怀古》刻于全州湘山寺妙明塔后的崖壁之上。

屈原在全州以舜帝二妃的凄美爱情故事作《湘君》和《湘夫人》祭歌,留下千古绝唱。

(七)古往今来,不少过往全州的墨客骚人曾写到全州西北山岭的九疑山

唐代诗人张泌写有《晚次湘源县》:“烟郭遥闻向晚鸡,水平舟静浪声齐。高林带雨杨梅熟,曲岸笼云谢豹啼。二女庙荒汀树老,九疑山碧楚天低。湘南自古多离怨,莫动哀吟易惨凄。”

全州九疑山下的湘源县


诗中的湘源县就是全州县的前置。秦始皇时为纪念舜帝葬全州九疑山,舜葬九疑是为零陵,而在今全州县地设立了零陵县。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注:也有记为隋文帝开皇十年),废设于今全州县地的零陵县,在全州设湘源县,县治在全州的柘桥村。改原泉陵县为零陵县(今永州零陵区)。

唐代诗人张泌的《晚次湘源县》,一作《晚歇湘源县》,又作《晚泊湘源》。此诗是张泌在当天晚上住湘源县而作,当时湘源县的县治在今全州镇柘桥,县治处舜帝葬地九疑山的东南角,这里沿河与湘源二妃庙相望。诗中的“二女庙荒汀树老,九疑山碧楚天低”就着意凸显了全州湘源二妃庙和全州西北山地中的九疑山这两个特写镜头。诗中的二女庙:即娥皇、女英二妃庙。此庙建于湘源县湘水边,柳宗元写有《湘源二妃庙碑》,文中说:“渊懿承圣,舜妻尧女。德形妫汭,神位湘浒。”

张泌在诗中写有“湘南自古多离怨”。今湖南的一些舜文化学者为否定全州有九疑山和湘源二妃庙,而以诗中“湘南”二字大做文章,说全州的位置是在广西的桂北,而不是湖南的湘南。因此,他们认为唐代诗人张泌在《晚次湘源县》写到的九疑山和湘源二妃庙在湖南而不在广西全州。

其实,这是他们缺乏历史知识而造成的误解,全州县自古属湖南管辖且处湖南的南部,到了明代洪武年间才从湖南改隶广西。

当然,在唐代时全州是为湘南,张泌在《晚次湘源县》写到的九疑山和湘源二妃庙就在古称湘源的今天广西全州。

全州志记载在西北山地有九疑山


清代廉州府儒学教授黄象圭写有全州《华峰霁雾》,诗中的“高峙九疑红日近,远吞三澨白云悠。”描述了雨后放晴,所看到的三江口云蒸霞蔚与西北山地中的九疑山高高耸立,艳阳高照的景象。

清代全州长乐乡曹一湛写有《游覆釜山记》,记中写到他在覆釜山顶纵目回顾,看到发端于大西江镇境内的九疑山向龙水镇、才湾镇、绍水镇、咸水镇境内绵延,其景象是“渺焉无极,苍梧九疑,隐隐云际”。

全州有舜帝葬地九疑山,不仅仅是在方志有记载,也有最早的记载舜葬全州九疑山的文献古籍相互印证。

(八)舜帝的文化遗存集中在全州西北的九疑山和舜皇山一带

舜帝的文化遗存集中在九疑山和舜皇山一带


舜帝在全州境内留下了大量有据可查的舜迹遗存:清代嘉庆年间的《全州志》卷之首·图(第9页)的西延地图仍保留着先秦时期的舜之所葬在“赤水之东,苍梧之野”的“赤水”这个原始河名。《全州志》卷之首·图(第4页)标注了与九疑山相邻的文桥镇金凤山有舜庙;《全州志》卷之一舆地(第30页)又载舜帝庙旁立有舜帝庙村:“三都凡十四村,舜帝庙离城一百里”,是说在全州文桥的三都共有14个村,玉陛源口的舜帝庙村是其中之一,舜帝庙村距离全州县城100里。

全州玉陛源口的舜帝庙村因舜庙而名


《全州志》卷之一舆地(第31页)载与九疑山有水路相通的庙头镇大庙脚有大庙:“七都二图凡十村,大庙脚离城六十里”;《全州志》卷之二(第108页)又载此庙:“虞帝庙在七都二图,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建”;又载与九疑山有水路可通的罗水(今万乡水河)江畔有虞帝庙即舜帝庙:“虞帝庙在城西十里”。

全州舜皇宫


《全州志》卷之一舆地·古迹(第27页)记载:“虞帝岭在城西二十八里,官道傍有行宫故址,云是大舜巡行处”,“后人因而构宇以识其迹”。

全州舜庙遗址


《全州志》卷之一舆地(第15页)记载全州县境内与九疑山相邻的文桥镇西北有舜帝巡行过的舜山岩和舜山:“舜山岩在三都去城七十里,有水北出会舜山。”舜山在民间又叫舜皇山,舜皇山在《全州县志》(1998年版)也有载(注:舜皇山为全州与东安交界)。

全州九疑山和舜皇山一带有许多与舜帝有关的地名故事传说。

祭祀舜帝的祀山和为舜帝招魂守灵的零陵屋


舜帝在全州留下的大恩大德,全州人没有忘记。全州人敬舜帝如同敬自己的祖公老子一样,叫舜帝为舜皇爬爬(注:全州人称尊祖父以上的老人或先人为爬爬)。全州人将舜帝在全州升乡、万乡、长乡住过的地方叫舜帝庙村、天子屋场、舜皇宫;在舜帝过世的万乡,建起了以舜帝葬地零陵命名的为舜皇招魂守灵的零陵屋;在舜帝葬地全州长乡和万乡后面的九疑山上建起了祭祀舜帝的皇帝大殿,皇帝大殿旁有从全州长乡和万乡延伸到西延(注:今资源县)的山脉,这一段山脉有九龙归位地相,因舜帝葬在九疑山,这个九龙归位的地相在全州和资源二县的民间又叫它为天子岭;在舜帝教人农耕的升乡、万乡和长乡这些地方建起了祭祀舜皇的玉陛源舜庙、大庙脚舜庙、万乡河旁的虞帝庙、舜帝行宫。

全州玉陛源舜庙遗址


旧时,每年过八月十五中秋节之前,我们全州人要给舜帝做生日,拜舜皇爬爬。相传,舜皇爬爬的生日在农历八月十三,全州民间在农历八月十二就开始在祭祀舜皇的场地舜皇宫、天子屋场、皇帝大殿、玉陛源舜庙、大庙脚舜庙、万乡河旁的虞帝庙等祭祀场地为舜帝祝寿,到了八月十三舜帝生日这一天为舜帝正式拜寿。

舜文化遗存集中全州西北山岭的九疑山和舜皇山一带


至今在全州升乡、万乡、长乡一带民间仍传承着大堂请圣迎请尧帝和舜帝的祭祀仪式,即在全州农村每家每户立家堂,安香火时,要由师公做法事迎请尧帝和舜帝。“大堂请圣”的唱词有:“东岳治天尧舜帝,南岳师天尧舜皇,西岳崇天尧舜皇,北岳安天尧舜皇,五岳五天尧舜帝,五岳五天尧舜皇。”在万乡一带还曾有到舜庙迎请虞神(舜皇)到神仙坝祈雨和到九龙归位地相祭舜皇,祈祷风调雨顺的习俗。


158

主题

1863

回帖

4639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3-23 10: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