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3日秋分节气,我们即将迎来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让我们一起,共庆丰收,分享“丰”景。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的尺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指示器。现在讲社会生产力发展必须联系生产工具的发展和变化。人类与类人猿的分水岭是劳动,而劳动是从制作生产工具开始的,万年前的甑皮岩桂林先人,制造并使用蚌耜惊动了考古界。
几十年前,“桂北粮仓”农民公路晒粮惊动了中央高层,如今底温循环式防爆腰烘干技术普及这一现象消失多年。《回眸桂北粮仓,稻谷烘干机的发展历程》深感共产党是一心为民众排忧解难的。
“ 种田几千年,领悟在今天”。《桂北粮仓水稻抛插秧记事》、《桂北粮仓水稻机械化收获的辉煌历程》第一时间,具体现场,细致介绍了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只用短短的几十年,农机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成功解决了困扰中国农民几千年的种田“三弯腰”难题。
加工器具:《从杵臼椿米到精洁米加工》见证了加工器具的历史巨变。桂北古代最早的谷物加工器具,基本上都是杵臼,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石磨,并于汉代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石磨为粉碎谷物豆类的工具,是当今各种碾米、粉碎机械的缘起部分。石磨由上下两扇带齿纹线的扁圆形石饼块组成,上扇有喂送谷物料的孔,将谷物喂入上下磨之间,上磨磨盘转动,磨碎谷物豆类等。
耕作器具:新中国屹立于世72个春秋,初期主要依靠改良农具,半机械化农具,这10年,科技进步新时代,现代农机代替了传统农器具,更新换代发展最快的时期,耕作器具越来越好,机器耕作替代了牛耕。知青用一生的调查研究,个人收藏也见证了生产工具的历史巨变。
双镰铁范(即砍伐器具镰刀)出现在战国时期,体现了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进步;曲辕犁和水转筒车出现在唐朝时期,体现了唐朝时期农业生产工具进步;北宋时期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具有秧马,秧马是中古时期插秧的农具,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从北宋时期开始大量使用.秧马、莳扶插秧机、风扇车-----彰显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辉煌;
桂林的牛首门,牛文化! 牛是一种精神,锲而不舍;牛是一股力量,豪气冲天;牛是一个信念,永生不死;牛是一个结果,手持牛耳,胜券在握!!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创造发明了种类繁多的农业生产工具。然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变化,迅速更新换代传统落后生产工具的历史,是最辉煌的篇章。 生产工具是科技的载体,是社会发展的指示器,有什么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就形成什么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又不发达,知青时代是物质匮乏票证供应、大量使用的传统农耕器具时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因此,知青一代人有幸见证、参与并推动了农业生产工具的历史巨变。 共庆丰收节,喜迎二十大,叙述古往今来生产工具的历史演变,请允许我从桂林这一扇门说起-----
门眉上有一组共5块,长120㎝,高60㎝,厚25㎝,汉白玉大理石浮雕群,画龙点睛地彰往察来,彰显了一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至今科技进步代新时代,现代农器具发展历程,这5块汉白玉大理石浮雕群,是中国农耕文化发展历程“凝固的乐章”。 最左侧这块汉白玉大理石浮雕,右侧画有“神农执耒图”釆自《汉武梁祠画像录》。居中偏左侧的“牛耕图” 釆自《陕西绥德汉墓画像石拓片》,是我国唐代广泛使用的“曲辕犁”之前,更早期牛耕和犁的形制。 大门左侧第二块汉白玉大理石浮雕,古树旁,瓦房下,有扇车、担箩筐者。古树.农舍,稻农,扇车,釆自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
大门右侧汉白玉大理石浮雕∶农舟。船运是古代主要运输工具,采自元代王桢《农书》 大门右侧第二块汉白玉大理石浮雕:筒车,又称水转筒车,采自元朝王祯《农书》。图案按桂林山水老照片创意修改 大门居中的汉白玉大理石浮雕:交相辉映,当代高性能、智能化大马力拖拉机,绿水青山城乡一体发展,乡村振兴、科技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大量使用传统农耕器具时代.我曾经做过系列专题调查研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将当时仍然在使用或者刚刚放弃使用的传统农器具划分为6个大类,这些传统农器具老物件,老品种大约有100多种。 归纳起来主要的有: 1、砍伐器具:如铁斧、各种刀、铲、镰等等; 2、加工器具:杵、臼、石踏碓、石磨、石碾子、砻谷器具、风车、木契式撞击油榨等; 3、耕作器具:耒、耜、犁、耙犁、耙子、耖、耢、碌碌、耥、碌碡、砺硁等; 4、运输器具:舟、车、背篓、肩单、箩筐、筏等; 5、灌溉器具:瓢,泼勺、水转筒车、辘轳、秸槔、翻车(龙骨水车)等; 6、储蓄器具:缸、盆、谷仓、地窖等。 十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迅速,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民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机装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显著提高。 总之,新中国成立72年,传统农器具等老物件加速退出历史舞台,现代农业机械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好,不仅拥有数量迅速增长,而且品质提高,更迭翻新换代让人目不暇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