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20019|回复: 50

[游记] 穿岩、天坑、暗洞、小河清凉...让日子叮当作响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发表于 2024-8-15 15: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合家郊游,户外遛娃,走出空调房也能远离滚滚热浪,还持续享受清凉,这在炎威赫赫的暑期里,是奢望太高?还是美梦太好?
其实,只要选择能避开暴晒的山涧溪河亲水浴泉,或寻觅幽静凉爽的天然洞穴消暑纳凉,上述愿望则真实可期。
微信图片_20240814093043.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5: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山深处的南墟村,俊朗峰林奇峭峻秀,层峦叠嶂绵延天边。丰厚富集的喀斯特地貌资源,使得这里极其难得地汇聚了天坑、穿岩、溶洞、地下暗河等喀斯特地貌的各种典型形态。险且奇的自然风光,没施任何人工修饰,至今仍保持着亘古未变的天然形态,被称为能欣赏到的喀斯特殿堂。外地有则野游桂林的文案,称这里为鲜为人知、罕有人至的小众秘境。
外地人口中的所谓小众秘境,在桂林人论坛上其实是有成熟攻略支撑的户外活动地。之前,我就曾三次到此打卡。

5519ffce-9a85-4644-bb8b-37a57247f1cc.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5: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15年前我们冬泳队从南圩走西塘,出村后走在宽阔而干涸的河床上,仿佛走在浩瀚的戈壁大漠,河滩上硌脚的卵石让人苦不堪言。
近年,随着南圩穿岩的知名度提升,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小河边野炊、烧烤,村民们也看到了户外旅游带来的商机,开始投入资金将原来的乱石滩进行了平整、夯实,改造了一条简易车道,方便行车。
截图202408151545001011.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5: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迎面峰林若破土的春笋般密布在一道绵延起伏的山脉上,玲珑婉转,节节相生,绿华凝妆,清丽高远。千姿百态的奇峰,考量着人们对象形事物的着意观察力和随意理解力,用物化的目光审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解读那余味无穷的天工之巧。
而其中,最佼佼出群引人注目的标志性景观,就是穿岩。
98c5449e-24ce-4b2d-9331-5c744b7b657e.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巍峨伟岸的崖壁,斧劈刀削般薄如门框,一个透穿山体的大岩洞,像一面巨大的梳妆镜嵌镶在山崖绝壁之上。随着游移的脚步,岩洞也在改变不同的形状。更奇的是,别处穿岩,穿过洞口往往看见的是对面的天空,而此穿岩,透过穿洞可以看见对面层峦迭嶂的祟山峻岭,并随着视线位置的改变穿洞里的景致也跟着变化,好像一个巨型视窗,适时播放着不断变幻的洞里乾坤,令人叫绝。
微信图片_20240815153132.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秋冬季节的下午时分,西斜的阳光透过穿岩时,如一道瀑布倾泻而下,其射光有如舞台的追光一样,在周边都是山体阴影的河滩上打出一圈巨大的光斑。这种自然界产生出的电光效应,人称“耶稣光”也叫“丁达尔”现象。这难得一见的奇观,我曾在好友“桂林老龙”的QQ相册里见过图片,但未能亲见总有一丝遗憾!

微信图片_20240814094539.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边山壁褐,黄色的钙质沉淀物大面积存在,使山壁石色浓淡相宜,斑驳有致,宛若泼墨写意的岩石壁画。
造物主真会造化弄人,把宽阔的土塬、巍峨的大山、密集的峰林、漠化的河滩、奇特的穿岩,多种地质带的奇异地貌,以极大的相异形态非常罕见的集中呈现此处,形成那巨大的视觉反差,蔚为奇观,让人叹为观止!
微信图片_20240815153108.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穿岩山下,河床通达,一条绕山而行的山溪与冰洛江汇流后叫“四源河”。据《桂林漓江志》载:四源河又名南圩河,发源于崧坪龙(疑为与兴坪交界的海拔1701米的嵩龙坪)北西侧,有四水汇合注入空岩,潜为暗河,西至阳朔县西塘村,露出地表一段,向北复潜至河泊源,再露地表一段,继潜出冠岩,注入漓江。也就是说,四源河从这里进入地下暗河水系,由冠岩注入漓江。这短短的7公里径流,要经过灵川、阳朔、雁山这两县一郊。
这里还有个地名叫“五江寨”,想必是四源河还汇集了另一股水流,故有该名吧?
微信图片_20240815153209.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沿河密集着亲水性极强的水柳树,两岸的水柳树形成一道“树峡”,丰茂的树冠交错形成闭合,有效地遮蔽了夏日的阳光,树荫下的小河嬗变成人们亲水、孩童们嬉戏的消夏天堂。
微信图片_20240815153242.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沿溪流走入四源河潜入地下的第一个岩洞。由大山涵养的涓涓细流汇集成河,蜿蜒流淌至山边绝壁处忽然钻入地下。在河水潜入口附近,可看见周围树木高处挂着涨水时漂来的残物,浩荡的洪水竟然能在此全部纳入地下,可以想见该地下河系之规模宏大,及其天河倒泄般惊心动魄。訇然涛声,仿佛是可以聆听的地下暗河与穿岩的对话。
微信图片_20240815153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53230.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雨的时节,我们拉起天幕,撑起大伞,既防雨也防树虫和鸟粪陨落。
丰盛的午餐就在河边树下有条不紊地展开。
截图202408151619316180.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惬意的午后,老少五人趟过小河,开始了探奇之旅。
沿山路,穿灌丛,我们攀藤附葛攀登进入此行第一站——穿岩。
微信图片_20240815153100.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圩这座大山有上、中、下三层洞穴,上洞是一椭圆形的大型穿岩,高悬于半山腰,两面贯通,远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挂。细细观赏,绝壁上的纹路如一幅泼墨写意画,岩洞如画框一样将蓝天流云装进洞中,令人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著名岩溶学家袁道先编著的《桂林山水》对此评价道,“比阳朔月亮山、桂林穿山月岩更大、更美。”
据地质学家考证,穿岩早期为一地下溶洞,经水流长时间冲刷,溶洞逐渐溶蚀、坍塌,溶洞前后相通,是因地壳抬升、地下水位下降露出于地表而形成。
站在穿岩下端,仰首望去,第一感认为这是上古天工神力打造的一座天生桥。站在下面,直面它的高耸伟岸,不得不感叹天地造化,也禁不住感叹我们有多么幸运,能有此亲临一观之眼福。

微信图片_20240814094502.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站是从穿岩降坡直达山背。
孰料,下山的路真不是人走的——该是猴走的。凭目测估计,整面坡夹角至少>70°,部分地段坡度都≥80°,有两处干脆就近乎于垂面直降。不过,你可不要认为走这样的路,会饱受摧残,之所以称之为路,就有人能通行的道理。除了有人为踩踏的痕迹外,还有大量的藤葛树枝可供攀援牵拉。踏着前人已经踩实的地方,紧紧拽住藤蔓枝条固定身形,用执杖支撑好前方支点,找准移动点再迈出移动脚,以保证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坚实、安全、有效。有惊险才有刺激。高风险的路,极大地刺激着人们的每一根运动神经,让人们从这惊险、紧张、刺激的真切体味过程中,获得了足够的运动快感和成功的喜悦!
下得山来,遮天蔽日的密林里,散发着远古蛮荒的山野气息,清风徐来,涤尽心尘,洗却俗虑。
 山背望穿岩,顶缘山形酷似大象吸水,也若饿马奔泉,中空似月圆,别有一番奇特、耐看的另类形态。
微信图片_20240814093347.jpg ff8da2e0-c67c-467f-a023-bc9027a3f4f2.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背有两处洞口。我们先误入右侧岩洞,高大的洞口,隐见苍苔石蚀。探头下望,洞室既虚明广敞又深邃幽长。
炎天若甑的时节,甫入洞中,相对恒定的气温让人顿感凉浸暑消,清爽无比。当人类栖居树上的祖先能直立行走时,那些遮风避雨、冬暖夏凉的天然洞穴,就是我们人类穴居时期最古老最原始的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探秘洞穴,也算是一种寻根返祖吧?!
谁知,前行不久就进入黑暗,虽然很快就发现这一座不可以通行的“死胡同”洞,必须另觅出路。但在暗无天日不辨方向的洞中前行,那种恍若向着地心挺进的感觉与经历,人生几何?!我们恍如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渔夫,心怀好奇,来此探究了一番。
截图202408151632067255.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走左边山洞,
岩若囊状,洞底下凹成弧,避却外光。甫入洞中,居暗若盲,打开手机照明,哇哈哈!新的惊喜再度袭来。玲珑剔透的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石瀑布、石南瓜,琳琅满目。被水流溶蚀的石灰岩岩浆,经数十万年的碳酸盐类沉淀结晶堆积、蒸发水分,形成千奇百怪的石钟乳,遍布石室。虽无芦笛岩式的魔幻彩灯来炫耀迷离、增辉添彩,但手电照处,岩光烁金,壁垒瑶池,原生态的钟乳石,红如珊瑚,黄如琥珀,白如汉玉,润泽光华,美如珠玑,瑰丽、迷人。更有一处石壁,击之悦耳,宛若璆石施磬,更显神奇。目不暇接的我们,四处摩挲,爱不释手,惟恐失机。
13f83311-e6fb-4e7e-b08c-c3045213755c.jpg b2e348c2-fe3f-4d7f-bd31-d153d7f56cef.jpg cf354cd9-3c39-4f65-9687-f72198525ab9.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暗洞出口在天坑底部南侧,洞口低狭,我们依次缩脰而出。
甫出洞口,哇噻!目光所及令人禁不住失声惊呼。一个足以令人视觉震撼的巨大天坑赫然出现,进入洞中实际就是到了天坑底部。这是个直径、深度都在五六十米规模的塌陷型喀斯特负地形,天坑周边被刀削似的环状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垂直陷落的巨大竖井。
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轮廓,植被环绕,戛壑鸟鸣,漱壁苍苍,天似月圆。不是亲眼所见,谁都想不到在这奇特的穿岩左近,还隐藏着这么一井天坑。这非凡的空间、壮观的形态,让我们全都陷入巨大的惊奇和惊喜之中。也难怪,这里所见的天坑,不仅因形成难度太大,而其壮美奇境尤其令人震撼!
微信图片_20240814093253.jpg 微信图片_20240814094207.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质学说认为:天坑的形成是地下暗河长期腐蚀造成巨大地下空洞后,引起地表大面积垂直坍塌所致。它的形成必须在可溶性岩层地质结构地区,同时具备:石灰石岩层要足够厚;地下河水位要足够深;含气体岩层的厚度要足够大;有充沛的降雨量来保证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要足够强;岩层与地面要平行不能倾斜;要有足够的地壳运动应力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等六个条件。所有条件都具备的地区,还必须在一特定地点经亿万年地质演变,才能形成天坑。
我们今天真是有幸,以往即便在电视上、或者在乐业看天坑,也都是从上俯瞰,谁能奢望有一天,不靠专业绳降之技,就能下到神秘的天坑底部,来观赏这奇特、险峻、壮丽、恢弘、秀美、稀罕的地质奇观呢?!
微信图片_20240814094234.jpg 微信图片_20240814094315.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记录着远古的历史。天地氤氲,万物化醇,隐囿着的无声流年,滴诉着的地质变迁,回荡着的冥冥之声,都在这里展现着沧桑巨变的岁月留痕,也保存着留待人类破解的地球密码。
在这里,你会忘记尘世和现实,时间也会变得微不足道;在这里,你会揣摩水流是如何改造冥顽不灵的岩石,从而透视远古的混沌是如何初开;在这里,你会觉得处处如诗书琴韵,可以用心灵的耳朵谛听那远古的韶乐。这里就像是仙居神住的洞天福地,让人领略无穷奥妙,不知人间何世!
4f153591-9d6e-432a-a521-bb0686b35b8a.jpg 87abc650-f228-4073-ad22-b7692755f50b.jpg 微信图片_20240814094217.jpg

436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6: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道石寨墙,彰显出人类涉足此地的实证。据专业人士论证,桂林周边有数百座这类石寨,是乡民们为避兵燹战乱修建的避难所。

微信图片_20240814094425.jpg 微信图片_2024081409440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