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都说是“人在画中游,景就在其中”。
这几天,位于桂林临桂区四塘镇x106县道沿线一带,从出了四塘镇土桥,埠塘,四益到会仙一路,可以看到冬日里干枯的农田,变了个样。


一张张水田,正在形成,一幅幅春耕玻璃画。
忙碌的农民,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春耕地劳作。时而看到放水犁田的,时而看到起秧挑担的,快速的走在田基路上,就像一个杂技演员,肩挑百斤担,行走于桂林山水之间。
《四塘春耕》
四塘玻璃一片片,
田基路上杂技刷;
挑担抛秧绝活亮,
笑语欢声种幸福。
而春天的桂林,最美的风景,当属春耕劳作的风景,劳动人民最美,欢声笑语中,很多都是一家人,或者几家人在一起,分工协作: 放水,犁田,起秧,挑担,抛秧,插秧,施肥。
这一连串的操作,站在路边的我,看到了农民忙碌的身影,看到桂林山水画的生机勃勃,一幅会动的山水画,展现在我的眼前,曾经我经常能在电视里看到,清明上河图,科技感动态之美,而今日我在四塘镇,也能领略到春耕动态画之美。







天公之作,来源于辛勤付出,当《悯农》之诗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脑海之中回荡,农民的辛苦,也在眼前一亮。
春天我们在寻找美丽的风景,大片大片的水田,形成了一面面,玻璃田,形成了一幅动态的桂林山水画,此时我更想着“行为天下”大师的无人机,如果能记录下来,这动态的山水画,那该多好啊。
“人在画中游,景就在其中”
动态的山水画,需要更多的人,去体验桂林春耕,玻璃田,玻璃心,亲身感受一下,桂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