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7795|回复: 38

讲好桂林话(6)——贬损类方言俚语

[复制链接]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贬损类语言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言行举止不赞同、有异议,或感觉荒谬,进行质疑或否定性评论所使用的贬义话语。
贬损他人,直抒己见,能让人产生主观意识表达后的畅快感,若让对方警醒,或接受规劝,还能获得一份成就感。
贬损言语的分量可轻可重,从稍有微词、轻蔑、否定到责备…但应无言语中伤的本意。
贬损话语若套用现成的方言俚语,由于用的是前人流传下来、本地区通用的语言模式,有着生活化、具象化的语言特征,则更显含有深意又暗藏机锋的语言智慧,更能放大贬损语言的内在张力和借喻效果。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方言中贬损类俚语很多,按功能、意图粗略分类,列举其中一二,与坛友们分享。
一,行为调侃
用取笑的口吻,表示对他人行为的不满,意在提醒或规劝对方。
【图便宜买老牛,三年买两头】
此乃古训,更是警句。实际运用时,既有说笑的意味,又诠释了“买得便宜用起来贵”的感悟,及时敲响“别贪小失大”的警钟。
这里的“老牛”,泛指质量差、价低廉的商品。此俚语警示人们若只图便宜不重质量,则可能招致“事出反常必有妖”。其核心寓意在于提醒消费者警惕低价商品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避免因小失大。
这则俚语有着农耕社会的传统文化背景。农田机械化之前,耕牛是田间作业的主要畜力,其价值不仅在于体力,更在于能长期稳定地驭使。若图低价购入衰颓的老牛,势必导致耕作效率低下,甚至无法使用。
为“图便宜”,将重要的生产工具劣质化,焉不让人笑话。
牲畜年龄愈大体力愈衰,是不可逆的自然规律。因而,用不了多久老牛就会不堪重负,还得重新购买,频繁更换,花费更多。
图便宜买老牛,是只贪图表面能尝到的甜头,未能看清使用期高成本的苦楚。因此,“三年买两头”可视为是对“图便宜”的反差讽刺。
若将此俚语延伸警示,可提醒人们不要去冒投机心理的风险。
现实生活中,添置大宗耐用品,若图便宜,低价选购二手设备、家电或车辆,因已有若干使用年限,隐性故障及不可逆的质量问题往往客观存在。后期势必故障频发,维修费用高。还因原有性能打了折扣,使用效果不佳,就有可能陷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式经济困境或恶性循环。
因此,这一俚语是生活经验的精确概括,通过生动的比喻传递了深刻的消费警示。它背后的逻辑思维是: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时,一定要权衡性价比,宁愿花多一些的代价,也要买质优、实用、性能好的商品。避免误入“三年买两头”的尴尬境地。这是具有前瞻性的消费观念和明晰的风险预判,对于现代人的消费行为,仍有参考价值。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像蚂蚁子叫】
桂林人见面打招呼或交谈时,若嫌对方声音太小,听不清楚,会用这句俚语提醒他。如:“你这人讲话‘像蚂蚁子叫’,哪听得清楚呐!”或“莫‘像蚂蚁子叫’好不好?大声点嘛!”
  “蚂蚁子”,在桂林话中是蚂蚁的俗称,而并非特指蚂蚁的子字辈。桂林先民也许尚不知道蚂蚁是没有发音器官,完全靠触角对触角来传递信息的。但,桂林先民至少知道蚂蚁算得上自然界最微小的一种虫蚋。借用世间最微不足道的昆虫和它那无人听闻过的微弱声息,比喻声轻语微,难以听清。此贬义可谓夸张大矣!惟其够大,幽默元素亦被相应放大,蕴含其间的生活情趣也无限放大,凸显出谐趣盎然。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百搞成一吊二】&【豆腐盘成肉价钱】
这两句俚语都是受商贾文化影响,带有生意经色彩的桂林古方言。
古制铜钱,外周圆形,中有方孔,象征天圆地方、天地一统。从秦汉到清末,铜钱在我国已沿用了二千多年。
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即一文制钱,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货币单位。为了方便携带和简明计数,古人用绳索将铜钱穿成串。穿铜钱的绳索称为“贯”,绳索穿铜钱叫“贯串”,也叫“贯穿”。
宋元及以前,一串铜钱1000文是通行标准,称为“一贯钱”(所谓“腰缠万贯”喻为富有),也称为“一吊钱”。
明清两朝,由于铜钱贬值和银钱、银票的使用,铜钱的币值及折算标准随官方的汇兑规制而变化。一贯钱或指100文、160文、300文不等。但多数情况下,仍以换算倍数折算为1000文(如以“当十”换算,100枚铜钱的一吊钱,仍相当于1000文通用)。
“八百搞成一吊二”,字义很直白,即:本可以800文搞定的一单生意,却花费了1200文。额外多付出的部分,不是少赚就是净亏。
这是由于他人或自己做了亏本买卖或干了得不偿失之事,用于嘲讽他人或聊以自嘲的方言俚语。
与此意思相近的类似俚语还有:“豆腐盘成肉价钱”。即:买相对廉价的豆腐,却花了买肉的高价钱,同样是形容干了某件吃亏的事情。
资金付出及物化消耗过高,动态投资远超静态预算,都是商务活动的大忌,亏本生意谁愿做?
两句俚语言浅意深,生活法则、买卖成规、为人守则,职业素养,尽在其中。
“搞成”、“盘成”两个关键词,意思相近,用法相同。只是“盘成”一般用于盘下一个店,或谈成一桩生意,或促成某种协议;“搞成”则宽泛了许多。“搞”有搞法、搞头之意,有搞对、搞错之别,还有搞定、搞砸之说。故而,“八百搞成一吊二”用度颇高,并未因铜钱的废止使用而远离桂林人生活,自古迄今都是桂林人的口头禅。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夸张的贬损
【屁股(眼)还青】
此俚语以婴幼儿作比喻,嘲笑他人言行不老成、想法、做派太幼稚。
初生宝宝屁股皮肤发青比较常见,临床医学认为是真皮层堆积了色素细胞,形成了表面平展的色素斑。这并非病症,一般在孩子出生一两年以后会自然消失。
因而,人们习惯性地将“屁股青”当作婴幼儿的特有症候。一句“你‘屁股还青’吖(ǎ)”,瞬间将人喻为黄口稚儿。
可是,给非弱智成年人贴上“屁股青”的婴幼儿标签,显然不够尊重。
如果是友善者说说玩笑话,或许相应回怼,或许一笑而过。
若恶语相向,以面霜口噤的厉色,行词锋犀利的戒饬,则有可能演变为自诩强势者对弱势对象的心理攻击。说明他或许缺乏耐心和包容心态,或有社交能力缺陷。须培养其尊重与同理心,获取平和的心理状态,从而调整攻击性人格特质,才能与人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竹篙打死一船人】
从字面上看,诸君莫误以为是嗜血成性的武林高手施暴。其实此语与血腥并无半毛钱关系,只是用夸张的手法批评以偏概全的错误倾向。
此俚语的意思是:因为某人或某物不好,就将其周边的人或物都归为一类,全都认为不可取。告诫人们:这种不问情由,不分是非,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还轻易下武断结论的做派很荒谬。
旧时漓江及沿江支流各渡口,多用竹篙撑船摆渡。乘客沿船帮而坐,站在船头的艄公若心生恶念,无论执篙直打还是横扫,理论上确实可以打到一船人。只是无论公渡抑或义渡,艄公均怀慈善之心、行功德善举;而以摆渡为养家营生的艄公,更是将乘客敬为衣食父母。因此,竹篙打人事件从未听闻,击打一船人更是天方夜谭。
所以,一竹篙击打一船人只是一个比喻,借以阐述一个道理:以个例概全体,以局部概全局,从而全盘否定的极端做法和观念是错误的。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两麻雀四两嘴】
三两的麻雀居然嘴重四两,可谓夸张得逾越常识,不着边际。但,惟其夸张,才是此俚语的精髓。
这是在看到说话过于夸张之人正在夸夸其谈的场合下,看不惯这般海阔天空地夸大事实,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此俚语讥讽此人,用过度夸张来揭示其真面目。
俗话说“钻草的蛇成不了龙”。过于夸张的人,往往缺乏真才实学,即便浑身是嘴、巧舌如簧,但夸大过头总会露出马脚。露怯时,言不可信者,其人品终将遭人诟病,而失却“诚实”二字。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直接贬损
【打冒认账】
“认账”就是承认自己有这笔账,引申为承认自己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反之,不认账就是不承认自己的账以及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
而桂林话“打冒认账”的意思有三:
1,冒名领取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或功劳、荣誉。例:“你是XX吗?不会是来‘打冒认账’吧?”
2,申辩某些物品或功劳、荣誉本就是自己的,并非冒认冒领。例:“这就是我的,莫过我会过来‘打冒认账’嘛?”
3,不认账。例:“本来就不是我,非要我承认,岂不让我‘打冒认账’。”
综上所述,无论是冒领或冒认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是故意回避、逃避问题,拒绝承认自己犯的错误或否认自己应负责任的行为,“打冒认账”都是钻空子、耍赖皮的不端行为,理应被人贬损和指责。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捞小油】
解读此俚语之前,先解一个桂林方言字——勥
勥(桂林话念qiāng【枪】),《说文解字》释义:勥,迫也。因此,“勥”是桂林方言的正解字,用戕害的“戕”,戗菜刀的“戗”,葱姜蒜炝锅的“炝”...都是“白字老先生”的替代字。
按桂林话对“勥”字的用法释义,意思至少有三:
1,欺负——“能勥百岁老公公,莫勥三岁鼻涕龙”;(欺负老人,他可能再难与你抗衡;欺负小孩,待他成人后会有能力讨回公道)
2,看不起——“你莫勥虾子没得血”;(你不要轻视人家)
3,谅(料想、妄加猜测)——“你勥我看不见?”(你谅我没看见?)
用最简约的桂林话作一般解释,“捞小油”就是“大勥小”。大孩子或成年人从不谙世事的小孩身上捞油水,占便宜,或欺负小孩。引申为强者欺负弱小之解。
例句1:“你捞人家小油,就不怕人家喊家长过来讨要公道?”
例句2:“你大勥小、捞小油算什么本事?有本事我们两人来过硬(桂林方言较量、对抗、分出高下、胜负之意)嘛。”
“捞小油”的行为逻辑是:我可以占你便宜,又无受到你反制的后顾之忧。一因你反抗能力弱;二来你年幼无知,识别不了我的隐蔽手段及用心。这分明是由于双方实力不对等,强抢恶要般的“强盗逻辑”。
弱肉强食是动物的天然本性,体现了自然界中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但若将其直接应用于人类社会,则强者若凭借力量和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弱者就只能处于被压迫和被掠夺的境地,社会的公平正义将无从谈起。丛林法则催生的狼性思维之下,道德和伦理也将受到严重挑战。
因此,“捞小油” 虽说是个人或小群体行为,但很卑劣。说轻点,倚强凌弱至少是让人看不起的、没出息的羞耻表现;放大来看,它也是不容于正常社会的可耻行为,滋生了一种危害社会的狼性思维。强弱游戏继续玩的话,人类文明会崩溃,社会进步也将受到阻碍。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吵场祸】
吵场祸是一句桂林老话,字面意思很直白:无端闹场,祸害了人家的正常活动秩序。按时下说法叫搅局
不请自来的事端制造者,一般都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不循常规,不依常理,用不按套路出牌的反常行为,有意或无意地扰乱了他人的正常秩序,破坏和谐的现场气氛,这种吵场祸的行为很让人讨厌。
例句1,“人家耍得好好的,你像个搞屎棍样的跑来‘吵场祸’。”
例句2,“想打麻将我让位给你,莫在旁边 ‘吵场祸’一样的不安分。”
吵场祸特指对生活中的人群聚集、游戏活动之类非正式场合的干扰。若在图书馆、医院或电影院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场所,大声喧哗、嬉笑打闹、制造噪音,或干扰单位正常工作,那就不是吵场祸那么简单,就算扰乱公共秩序了,情节严重者,触犯了《治安管理条例》,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间接贬低
借助另一形象或行为,间接地讥讽、挖苦被贬对象
【少(你)个癞子成不得圩?】
这个设问句的直白意思是:“少了你一个人,莫过圩场就成不起了嘛?”
圩场闹市,容纳者众,多几人少几人对集市贸易并无影响。
此俚语,虽然涉及圩场情景,却非言圩镇之事,贬损之意至少有三:
1,对不愿与自己共谋某事或推辞参与某活动者表示不满。
2,以集体活动中少个把人没什么关系,强调个人作用其实无足轻重。
3,以“癞子”贬低“不相为谋”者,以“照样成得圩”的潜台词,回应对方不领情的决绝之举及轻慢之气。
这里提到的癞子也叫癞子头,指的是头上有黄癣。即由许兰毛癣菌感染头皮而伴有脱屑症,有脓性渗出并出现黄色的结痂。好发生于儿童, 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旧事,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老街巷,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环境卫生极差。因此,儿童皮肤炎症及廯菌感染率高发。再加上人们普遍营养不良,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廯菌感染后的愈合能力弱,容易造成永久性秃发,一旦形成癞子头,人人不敢招惹,个个敬而远之。
将不愿与之为伍之人损为“癞子头”,贬损味极浓,伤害性也大,侮辱性极强。因此,这句俚语只可与能推心置腹、言语无忌的好友作玩笑话讲。若对素有芥蒂者说,则有当场翻脸、友情翻车之虞。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山羊吃不得薄荷】
山羊食百草,只图裹腹、求生存,不辩其味。别说薄荷,你就拿人参、石斛、虫草...再珍贵的药材喂它,估计于它也与寻常草料无异。
此俚语嘲讽的是缺乏品味兴趣及能力之人,鲸吞牛饮而不知其味之吃相。所谓勿辨味道,勿话味道,说的就是只求饱腹、吃啥都一样的粗人(桂林话打得粗的人),不辨识美食,说不出道道。
其中,“吃不得”的桂林口语并非指不能吃,而是指缺乏品味的人尝名贵珍馐,无异于糟践。所谓,焚琴煮鹤,暴殄天物之解。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鼠留不得隔夜食】
这句俚语常被用来形容人贪吃或东西容易丢失,指吃光用光,类于时下今朝有酒今朝醉月光族
其中,桂林话“留不得”意即“留不住”。
俗话说:“老鼠看仓,吃得精光。”夸张地形容了老鼠的贪吃。虽说,这也体现了对食物安全的朴素认知——还有什么比塞进肚腹里更安全呢?但,只管今朝,不问明日,等闲蹉过一生休,此类劝世偈,人当谨记。
此俚语源于寻常百姓的生活积累,经验之谈。通过拟人化手法反映现象,借“老鼠留不得隔夜食”,警醒人们不要一味贪图眼前享受,也要为今后的日子未雨绸缪,或做好人生规划。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哭又笑,黄狗攋尿】
此俚语一般用于嘲笑一秒变脸的儿童。哭与笑的转换只在一瞬之间,焉不触人笑点,就连在场家长恐怕也会啼笑皆非吧?
此俚语当然也可以用幼童的“又哭又笑”,嘲讽喜怒无常之人。转瞬情绪翻车,翻脸比翻书还快,类于变色龙之人,焉不令人笑话?


贬损类俚语远不止这些,今天就列举这些,与坛友们分享。
需要说明的是,贬损人是一把双刃剑,临机运用俚语得当者,有规劝、警醒之用,还可彰显语言智慧,平添生活乐趣。但要把握贬损对象的承受力,无论关系亲与疏,不可贸然使用严厉语气,以平和、说笑或者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语态,对方接受也就容易多了。

618

主题

2万

回帖

19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2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2019年度人文达人2018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5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桂林板路

101

主题

2万

回帖

5万

积分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得真透彻!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人喜欢刮板路,也喜欢听。
谢谢赏帖!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犟民 发表于 2025-4-14 12:04
解释得真透彻!

对于老桂林来说,这些板路都了解,无需多言。解释清楚点,主要说给年轻人听。

114

主题

1669

回帖

2万

积分

发表于 5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板路哦

45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林的老板路,给老桂林一点回忆,让年轻人了解一下老板路,别让家乡的传统文化丢失太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