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1819|回复: 25

桂林腾仙门——唐宋时期广西贡院之所在

[复制链接]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桂林文脉,城史必称始于独秀峰下读书岩;说起广西科举,口口相传的是三百年的王城贡院。王城历史悠久,其实桂林贡院的历史比籓府王城更久远。

       时光流逝,唐宋时期的各省贡院早已无存,地方史志的记载也已模糊不清。写贡院故事,提出一个问题:“广西何时有贡院”?求助于 DeepSeek-R1,满血版称:“广西贡院最初是明朝藩王靖江王府,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漓江西岸独秀峰下,现广西师范大学学校舍内”‌。说广西最早的贡院是清代由靖江王城改建,这答案显然反映了今人普遍认知,却不符合历史事实。AI并非无所不能,重要的历史问题还需要凡人从古籍中去寻找答案。

       贡院是科举考试的专用考场,作为“抡才重地”,贡院是中国一千多年间知识分子魂牵梦绕的地方。“自古无场外的举人”,从唐宋至明清,历代政治家、文学家、著名学者大多都有过贡院应试的经历。贡院建筑规模宏大,考试规制严密,是科举制度或科举文化的具体象征。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设置专门的考场,是科举考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贡院最早出现于唐代,一般多与学校共处,平时为学府,开科为贡院。《册府元龟·贡举部》记载唐代贡院“关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考场四围插满荆棘,为防止考生乱窜,唐代贡院也因此称为“棘闱”“棘院”,后来则成为历代贡院的别称。
       广西虽然地处岭南文教开发较晚地区,但桂林在唐宋时期已建有贡院。广西贡院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不仅体现在其作为考试场所的功能上,还见证了桂林乃至广西的历史变迁。它不仅是历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场所,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0250707112058front2_0_2169098_FtJFnvO-pVX6Gu6T-YMx4tCx4TIj.jpg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地方史志将清代之前桂林贡院称“旧贡院”,明万历版《广西通志》记为:“贡院旧在城西胜仙门,宋乾道中建”。清雍正版《广西通志》称:“旧贡院即旧学地,腾仙门西南,鲍同有记”。宋代文学家鲍同记为:“旧贡院”即旧学第,居腾仙门西南,在府治西南”。明代大学士蒋冕则称:“广西去京师虽远,贡院在洪武初已因唐宋之旧而修治之。……其在捲仙门者,唐宋来已然”。
       以上关于唐宋以来桂林“旧贡院”的记载都涉及某处城门,或“胜仙门”,或“腾仙门”,或“捲仙门”,城门名称都有一“仙”字,应该就是一处古城门。根据时间判断,宋代鲍同所处朝代靠前,故城门名为“腾仙”的可能性最大。   自桂林唐代筑城以来,历代古城墙都开辟有城门,史志自有记载,发现“腾仙门”位置应该不难,找到“腾仙门”,桂林旧贡院遗址何在的问题迎刃而解。

20250707112441front2_0_2169098_FiJzgL6I-f_-kuy4gFaYkjAd1he2.jpg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通志》记载:“唐武德中,岭南抚慰大使李靖筑子城,周三里十有八步,高一丈二尺。……宋皇佑间平侬志高后,经略使余靖筑为六门,“南曰宁远,西曰平秩、曰利正;北曰迎恩,东曰行春。其一即子城东江门”。
       桂林城北鹦鹉山南麓岩壁上有镌刻于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的《静江府城图》,既有城图,不难找城门,查看这岩壁上的古城图,全城分为子城、内 城、夹城、新城、外城以及南外城。其中子城方形,为静江府治建所在地。城图上标注有宋代城门十多座,其中可辨识的城门名称有宝贤门、平秩门、尊义门、便门、东江门、行春门、癸水门、就日门、顺庆门,镇岭门等。
       《广西通志》、《临桂县志》录有元代杨子春的所记桂林城门:“东为旧日门,又东为癸水门,为行春门,又正东为东江门,正南为安远门,为通明门,左为掖门,以达东江门,又南为小南门,又西为丽泽门,为西成门,西北为宝贤门,正北为迎恩门,为安定门,为拱辰门,为镇岭门。”
       《广西通志》记载:“明洪武八年增筑南城,……为门十二,曰东镇,曰就日,曰癸水,曰行春,曰东江,曰武胜,曰定西,曰丽泽,曰宝贤,曰西清,曰宁远,曰安定”。   地方史志所记录的桂林古城门名称千变万化,前前后后、林林总总有数十座,偏偏就没有一座是唐宋贡院所在的腾仙门!

20250707112732front2_0_2169098_FnlB2R2P-AMBIHEMMTD7SUg-ZWXT.jpg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腾仙门之谜暂且搁置,先查找腾仙门贡院的历史资料。目前发现最早的有关唐宋贡院的资料是宋乾道年间文人鲍同所作《贡院记》,《贡院记》载于《全宋文》卷四四三三,清代《临桂县志》也将此文作为桂林旧贡院条目的附件予以刊载。鲍同的《贡院记》文言深奥,简译方可通读之:
        “郡县贡院的兴废可窥见政务良善。天下半数贡院皆趋同制式,考察各地旧迹,常见初建后荒废者,却罕有废毁后重建者。国家大政莫重于取士,本朝设郡县科试,由乡里选拔,经州县培养,三年大比汇聚贤才,朝廷礼待擢用。培养需学宫,考试需贡院,岂是细枝末节?本应以礼待士,然应试者众,场所规制更需合宜,惜主政者往往疏于重视。彼等常疲于钱粮、刑狱、文书等琐务,视贡院为不急之需,十之八九任其颓败湮灭。近年科考诏令骤下,各地仓促征用驿站、僧院充考场,简陋逼仄,修补草率,既失待士之礼,更滋舞弊乱象”。

20250707113007front2_0_2169098_FnF27cHREt-kxjae9sJ5YM0qHzf6.jpg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粤西数百年来亦未脱忽视科考窠臼,历任守臣无人措意贡院。乾道二年(1166年),现任经略使、左朝奉大夫、直徽猷阁张公(剑津人)赴任主持府事,甫理政务即志于兴建。然府库仰赖漕司拨款,经费无着,又乏合宜空地,久未成行。张公慨叹:“吾出身儒生,若终不能成此事,必留憾恨。”后遇城郊慈善寺迁址,遂将旧学宫改建贡院,并联同提刑滕公、转运判官姚公筹谋。彼时盐法初复,官府以盐贸筹资,捐盐五百萝,分摊转运之责,终得资财。乾道五年(1169年)十二月动工,次年十月告竣。
        新贡院坐落腾仙门西南,屋宇高阔壮丽,格局轩敞,士子应试可舒展从容,考官厅堂、寝息居所、庖厨浴室皆井然完备,诸司职守官吏廨舍亦次第有序。工程浩大而民不觉扰,实为盛举。同僚请刻碑记其事,张公言:“土木之事不足录,然士乃国器。昔文王因士济济而安邦,今公卿大夫多出科场,此举不可不载,以待来者鉴之。”山川灵秀育英才,旧学宫既迁慈寿寺承郡中首善之气,今又以故地为贡院,异才辈出可期矣。姑记此以待验证”。


20250707113230front2_0_2169098_FvZfZZ0zPO6Wsh-IcrptJ2uR5FSp.jpg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鲍同的《贡院记》洋洋洒洒,首先阐述贡院建设的重大意义,“邦之大政莫先于取士”,又批评某些官吏常疲于钱粮刑狱等琐务,对贡院建设“则不暇学,虽罔敢废视之,已不为急务焉”。在一番评议铺垫过后,鲍同记述了时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张维重视文教,改建腾仙门贡院的事迹。张维上任桂林之初即打算重修贡院,而“用无所从得,又乏旷址可卜”,面对修贡院即无银钱又无场地的困境,张维“每叹曰,若终不能成此事,必留憾恨。”
       张维有心,天遂人愿,在张维的主持下,桂林官府以经营官盐牟利筹资,在唐代腾仙门学宫贡院的基础上,将新贡院扩展。新贡院于乾道五年(1169年)十二月动工,次年十月告竣。一座崭新的贡院耸立在腾仙门西南,新贡院“凡为屋若干伟,修丽宏伟,莫不快目”。宋代各省的贡院建筑规模不等,有大有小,但都是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建筑群,建筑布局也基本相似,充分体现出科举制度在当时的发展与完善。其空间设置,明确而直观地体现了宋代内外帘制度。桂林宋代腾仙门新贡院符合内外帘制度要求,“诸司职守官吏若廉之内、廉之外,次舍威备”,鲍同感曰:“自吾朝开科之盛,工力之富,亦不曰易,而况于此乎”!

20250707113458front2_0_2169098_FnZydMMSyaY0MibrWgW1tzrMBDjo.jpg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腾仙门贡院的张维是桂林历史文化名人,地方志记为:“张维,字仲钦,一字振纲,福建延平(今南平)人,曾任建康、衢州知府。为张孝祥所器重,孝祥赋《朝阳亭诗》以赠之。后将此诗刻石于桂林象山水月洞。乾道元年(1165年),孝祥知静江府,张维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张孝祥离任后,张维又接任知府一职。两张同官桂林,同游桂林诸山,情谊深重。两张在桂期间,于山水园林建设方面颇多建树。乾道元年,张维与张孝祥前往佛子岩,寻幽探胜,得下洞,建亭于洞前,以思孝祥情谊,命名“张公洞”。次年,与张孝祥商议于水月洞建“朝阳亭”。乾道四年正月,修浚桂林西湖,作斗闸提高水位,改田为湖,未几水复盈衍,若潭若池,横径数十亩,并于湖心、岸坡修亭建阁,分别取名为“瀛州”、“怀旧”、“湘清”等。且植卉艺竹, 映带远近, 为一时胜景。同年七月,环山循趾,索奇讨幽,得南潜、北潜二洞,作《开潜洞记》 。张维遍游桂林诸山,作诗多首,并在南溪山、象鼻山、清秀山、中隐山等处刻《题张公洞》、《登七星山》、《和韵》等诗文、题名六件。

20250707113650front2_0_2169098_FmXphNIQXhyjeAdtJO6S_idklUG6.jpg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维于山水园林建设颇多建树,而在文教方面的贡献同样值得称道。乾道二年,张孝祥罢静江府,其职由张维接任。张孝祥既伤感于离别,又欣慰于自己的职位由张维接任,后继有人。张孝祥在《朝阳亭诗并记》一文中真挚地写道:“惟仲钦(张维)之学业,足以凤鸣于天朝也。”即认为张维的才名功德一定能够为世人所知。
       乾道三年(1167年),靖江知府张维将桂林府学从城东迁至城西,新建府学“殿阁崇邃,堂序广深”,岭南为胜。张维新建府学是古代府级官办教育机构,宋、元、明、清四朝的广西最高学府,为培养地方人才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桂林府学也有过许多值得回顾的故事。

20250707113808front2_0_2169098_FqHPA46yclWXqjk3lcHMYIgegz2w.jpg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宋时期,府学与贡院多合二为一,府学即贡院,多称为学宫。府学迁出后,张维在腾仙门府学贡院旧址复建扩张新贡院,新贡院“修丽宏伟,莫不快目而增气”,为时人称道。
       张维是广西有记载的第一位修建贡院的官员,而在全国范围内,当时能和桂林一样,将府学与贡院分开,创建独立贡院的城市并不多见。据史料记载,当时最重要的顺天科举考场都还没有专门的贡院,“应天旧无试院,每开科,借京卫武学为之,学地狭,每将仪门墙垣拆毁,苫盖席舍。试毕复修。”应天府地位重要,宋元以来文风最盛,有“天下文枢”之称,应天考场情形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如陕西考场“每试士于三皇庙中”、湖广考场“假借城隍庙试士、广东考场“于光孝寺暂设棘闱。而在广西桂林早已在宋代创建了完全独立的正规化科举贡院,走进宋代时空,与其他省份相比较,才知道桂林科举文化事业曾走在一个时代的前列,曾创造过一个世纪的神话,科举文化的辉煌。而这历史的辉煌归功于一位有文化的地方官张维。

20250707113948front2_0_2169098_FndtAuFimPG0LF8faLHIxMO3kTNb.jpg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张维作《贡院记》的是宋代文学家鲍同。鲍同,建康府江宁人,宋绍兴八年(1138年)登进士,十三年为临安府教授。乾道五年(1169年)为静江府通判。鲍同与张维同在桂林为官,同爱山水,同爱写作,也是桂林官场上的好朋友。鲍同作《西湖记》,记桂林西湖兴衰之史,以及经略使张维重修恢复西湖景观的事迹。鲍同在《西湖记》中描绘恢复后的西湖景象:"望之,苍茫皎澈,千峰影落,霁色秋清,景物辉煌,转盼若新”。乾道六年(1170年),鲍同作《贡院记》,叙述经略使张维所建桂林腾仙门贡院,“高明爽垲,可以展舒而不迫,甚称士子校艺之勇"。

20250707114046front2_0_2169098_Fg6UgjaT7U6-wnOO10pZ8Ml6MnAL.jpg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维建贡院。《临桂县志》记为:“旧贡院即旧学地,居腾仙门西南”。这座腾仙门与唐宋贡院一样早已无存,当年的腾仙门在哪个地方需要继续考证。为查清腾仙门所在,多方求助而无果,最后求教于对静江府城图颇有研究的文史专家尹文军老师,尹老师在斑驳的城图上发现了腾仙门所在。原来这腾仙门不是宋代城墙的城门,而是唐代桂林子城的城门!

20250707114130front2_0_2169098_FsV5vY1CnByv0wQTvgFDBYu2flF1.jpg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查资料,据《旧唐书》记载,唐初武德中,设桂州总管府,卫国公李靖因平定岭南有功,被任命为岭南道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在任期间,李靖主持了桂林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筑城工程,建桂州府衙城于独秀峰东南的漓江西岸,人称“子城”。
       子城在宋代《静江府城图》上还存在,依然是唐代形制,标注为“府治”官署。子城官署城墙开有东、南、西三座城门,其中南大门依稀标有城门名称,字迹斑驳,隐约看得出是“腾仙门”!
      子城在明代还存在,据明代《桂林郡志》记:“子城在漓江之西浒,周三里十有八步,高一丈二尺,唐光化中莫休符《风土记》云,李靖所筑也,正南一门曰‘()仙门’,旧塞之。”郡志所记子城南门名称“仙”字前缺一字。而考宋代《静江府城图》,实为“腾仙门”!
       将城图与地方史志的文字记载相对照,原来唐宋时期的桂林贡院就建在唐代子城南边的腾仙门外西南方位,城市的中心地段。如此看来,唐宋时期桂林有贡院不是空穴来风,《静江府城图》破解了腾仙门贡院方位之谜,岩壁上的考古,颇有意趣。

20250707114235front2_0_2169098_FunI6sJfjfpVd6Ck4riPQOFRrbXF.jpg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文化素养较高的桂林知府张维富有远见卓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山水桂林,不能忘记张维曾在峰林岩壁上留下的印记;文化桂林,不能忘记张维曾在腾仙门外创建最早的贡院。张维重视文化教育,从而使广西贡院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成就岭南桂林唐宋贡院科举辉煌,理应名垂史册,千古流芳。

20250707114328front2_0_2169098_Fq68dMhAWdE9V8nMwzxdTGokMK3y.jpg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江府城图局部
20250707181608front2_0_2169098_FrSR2cZe8l53nhLuFhpK-QkrlCNQ.jpg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子城位置图
唐代子城位置图.jpg

6

主题

1424

回帖

2905

积分

发表于 前天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244

主题

6384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629

主题

2万

回帖

20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2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2019年度人文达人2018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前天 14:45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2

主题

2218

回帖

6780

积分

发表于 前天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码再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