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4505|回复: 41

东镇路老厂记:老一辈人抹不去的青春轴线

[复制链接]

629

主题

2万

回帖

20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2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2019年度人文达人2018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前天 14:51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0年代桂林轴线厂工人在检验产品

 

说到桂林轴线厂,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挺陌生,但对老一辈人来说,那可是青春的印记,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当年好多年轻人扎进厂里,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厂子的故事。

 

据悉,桂林轴线厂最初成立于1954年,前身叫天南线厂,还是桂林头一家公私合营企业。在上世纪60年代,厂里生产的“大桔牌”棉塔线直接卖到非洲去,“象山牌”轴线出口到东南亚各国,是当时桂林纺织业里最早出口创汇的企业了。

 

到了1970年,厂里自己鼓捣出生产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一下子提上来了,还把传统的上蜡工艺改了,干活效率高多了。1978年又琢磨着做出纸排线、宝塔线、棉球线,不再只生产轴线这一种产品。1984年更厉害,他们研制出工业用线,能缝水泥袋、装订书本,这在广西还是头一份,直接填补了空白。

 

改革开放以后,轴线厂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厂子越扩越大,工人越来越多,产品种类和产量蹭蹭涨,光纯涤纶线就从原来的40来个花色,发展到近300种。产品不光国内卖得火,还出口到国外,给桂林的经济建设出了不少力。

80年代桂林轴线厂更名为桂林制线厂,图为东镇路制线厂的区域

 

工人们在车间进行作业

 

1987年桂林制线厂荣获自治区优质产品奖

 

“象山牌”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

 

桂林制线厂成品车间一角

 

那时候车间里,纺织机器排得整整齐齐,工人们在机器前重复着看似简单却需要精准度的操作,每一道工序都浸着他们的青春和汗水。虽说干活累,但看着一件件成品从生产线上出来,心里那股成就感和自豪感就压不住。

 

这些生产出的产品被运往国内外,将成为衣物纺织品的一部分,温暖着千家万户。对于许多在这里工作的人来说,这里承载了他们的青春年华,见证了工厂繁荣发展的高光时刻,那些年为工厂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据制线厂老一辈人回忆,那时候的制线厂是桂林制线业唯一的生产厂家,在广西也是规模最大的制线厂。1991年还承办了全国制线行业年会暨经验交流会,当时西北的新疆、东北的哈尔滨,还有京津冀、江浙沪、广东等地都来人了,办得特别有影响力。

 

后来,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东镇路的桂林制线厂,在1999年“两江四湖”工程建设中,因拆迁而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回头看,时间过得真快,眨眼就是几十年了。不过对厂里的老一辈人来说,那些在机器轰鸣声里并肩干活,挥洒汗水的日子,是他们这辈子最念叨,最忘不掉的青春记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发表于 前天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在制线厂担任了5年多工会主席,生产、技术、设备方面我不懂,但在厂期间我能感受到厂里的经济效益是不错的,经常与外商谈生意,常做外贸单。产值在桂林市纺织行业里排前几位,利润排在棉纺厂之后,居第二位。

很怀念那时的日子,出东镇门可下河游泳,沿漓江往上走,可到驿前街、蚂蟥洲、虞山公园,往下走可到木龙洞、伏龙洲、伏波山,周末可登叠彩山,往西可到西清湖、老人山、教子坊...
建了两江四湖后,原来厂址与宿舍区全消弭于城市改造的浪潮中,不复存在。

55

主题

2276

回帖

1万

积分

发表于 前天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经营不善才倒闭破产的不是因为两江四湖拆迁才退出历史舞台的吧?

3

主题

888

回帖

3103

积分

发表于 前天 16:18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帮人后来到了万福路那边的二针织厂,继续生产缝纫机线,桂林有几个制衣厂,这些制衣厂仍需要大量缝纫用的线。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发表于 前天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秧田 发表于 2025-7-8 15:58
是经营不善才倒闭破产的不是因为两江四湖拆迁才退出历史舞台的吧?

我95年初离厂,后面的事知之不多。
但从93年效益开始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背景是从计划经济转型带来的阵痛;外部因素是主管部门——纺织公司极力促成合并了毛纺厂,加重了企业负担;更多是自身原因,与多数国营企业相似:设备老化、技术更新不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福利型办厂,负担过重,企业纷纷倒闭。
制线厂虽然不是自行倒闭,但后期也缺乏活力,在两江四湖征地方案中,没有选择迁厂重建,主动选择了破产安置。

2

主题

306

回帖

8816

积分

发表于 前天 18:44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的变迁

629

主题

2万

回帖

20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2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2019年度人文达人2018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46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漓江冬泳人 发表于 2025-7-8 15:35
我曾在制线厂担任了5年多工会主席,生产、技术、设备方面我不懂,但在厂期间我能感受到厂里的经济效益是不 ...

谢谢分享。那时候的制线厂真是红火啊,做外贸单,效益好,厂里人日子肯定也舒心。您说的那些地方我也有印象,东镇门下河游泳,沿着漓江走走,周末爬爬叠彩山,登高望远,风景十分漂亮。现在厂址已变成了“两江四湖”,那些老地方也就变成了回忆。您在厂里当工会主席的时候,肯定跟大家处得还好吧,现在想起那时候,是不是还能想起不少同事的样子?

32

主题

4439

回帖

1万

积分

发表于 前天 21:37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想起轴线厂,最先冒出来的就是马路边的木芯车间,还有车间里的木爆花。那时候一分钱就能换一大麻袋,蓬松松的,捧在手里轻飘飘的,还带着股木头的清香,心里却揣着实实在在的满足感。

那年月日子过得紧巴巴,煤球金贵舍不得烧,平常煮饭烧水全靠捡柴火。木爆花倒是好,一点就旺,火苗蹿得欢,就是不经烧,多半时候是拿来引火的。可是,要讲它的好处,做酱油炒饭时最爽神了,一抓一把塞进灶膛,“轰”地一下就燃起来,火候来得快,火苗跳得欢,剩饭炒得粒粒分明,裹着酱油香,三下五除二就出锅

这些光景啊,就像针脚缝进了记忆深处,记得太牢了,眼睛一眯,就跟昨天发生一样。恩怀念那个年代,也怀念东镇路的轴线厂……

1

主题

35

回帖

471

积分

发表于 前天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那片还有个蜜果厂,做应子糖的。

1889

主题

1万

回帖

20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2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2019年度人文达人2019年度摄影人气达人2019年度旅游达人2018年度旅游达人

发表于 前天 22:32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厂倒是真的没听过,长知识了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00:21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85

主题

1483

回帖

6674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00:52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le107 发表于 2025-7-8 22:06
我记得那片还有个蜜果厂,做应子糖的。

对这个蜜果厂有点印象

270

主题

5674

回帖

8万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06:53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老人家都不知道这个厂的存在,学习了

55

主题

2276

回帖

1万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漓江冬泳人 发表于 2025-7-8 16:53
我95年初离厂,后面的事知之不多。
但从93年效益开始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背景是从计划经济转型带来 ...

      是的,桂林市国企中的中小企业是从90年代初中期开始不景气的,好一点的大国企或者有国、部委订单的能熬久一点,我自己在的国企是从98年开始明显不景气,工资迟发,打折发逐渐成为常态,好在是一个职工3000多的单位,还能熬一下,到了2004年就彻底的趴窝了,所以看楼主说两江四湖建设导致这个厂退出历史舞台可能不太严谨,更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企业本身经营不善,而因为地理位置比较有优势,碰到城市建设后刚好一拍即合,就着拆迁补偿的东方顺势破产,也算是给企业的老职工一个破厂保障了吧。。。

629

主题

2万

回帖

20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2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2019年度人文达人2018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58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秧田 发表于 2025-7-9 08:29
是的,桂林市国企中的中小企业是从90年代初中期开始不景气的,好一点的大国企或者有国、部委订单的 ...

谢谢您的指点和分享。那时候很多国企的困境,根本还是经营上的问题,而城市改造更像是一个“契机”。像你们单位3000多职工,能撑到2004年已经很不容易了。最后制线厂借着拆迁补偿给老职工一个保障,也算是相对体面的收尾了。

0

主题

117

回帖

1481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为轴线厂是做电线的,原来是纺织系统的这个厂的地理位置太好了,依山傍水。它隔壁有个蜜果厂还是糖果厂的产品也是很有名,可惜也消失了

6

主题

1424

回帖

2905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55

主题

2276

回帖

1万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青年 发表于 2025-7-9 08:58
谢谢您的指点和分享。那时候很多国企的困境,根本还是经营上的问题,而城市改造更像是一个“契机”。像你 ...

是的,地段好的老厂在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还算是有一个好一点的结果,如七星区的美陶厂,地段也是很不错,破产了职工安置就是靠卖地的资金,我在的厂是小三线厂,山沟沟里面,地不值钱,没办法。。。

1534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2022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活跃网友

发表于 昨天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的变迁

629

主题

2万

回帖

20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2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2019年度人文达人2018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7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秧田 发表于 2025-7-9 10:43
是的,地段好的老厂在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还算是有一个好一点的结果,如七星区的美陶厂,地段也是很不错, ...

感谢您的支持和回帖分享。您提到曾经在三线时期的厂子做过,请问那是什么厂?可以的话,我想写写老厂历史和故事。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