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718|回复: 6

柳宗元引发的文坛千年悬案:钴鉧潭在哪里?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1906

回帖

4800

积分

发表于 昨天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古之谜:钴鉧潭在哪里?
蒋咸喜

钴鉧潭,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永州八记”之《钴鉧潭记》中描述的著名景点。钴鉧潭在哪里?大清国地图说:钴鉧潭在广西全州(注:全州在唐代时被永州管辖);湖南省永州市文保碑说:“钴鉧潭”在零陵古城区柳子街“钴鉧潭”刻石处。
已成千古迷局的“钴鉧潭”,被永州这一方“钴鉧潭”刻石,造成千年悬案‌,进而引发出——从“十亩清潭”到“半亩溪湾”的学术公案。


截图202507151130106515.png
如图:永州确认的钴鉧潭面积不到半亩,而柳宗元笔下的钴鉧潭有十多亩


‌一、文保碑前的困惑‌千年质疑与官方“铁证”

湖南永州市零陵古城区柳子街有一溪畔,一方刻有“钴鉧潭”三字的危石静静矗立,旁立永州市文物保护碑,宣告此为柳宗元笔下的唐代胜迹“钴鉧潭”。然而,这处被官方定论的遗址,仅是一片不足半亩的溪湾(约330㎡),与柳宗元笔下“清而平者十亩余”(约6600㎡)的壮阔潭景形成刺眼反差。

这方被官方认定的唐代胜迹,为何引发明代徐霞客、清代钱邦芑到当代张绪伯等文人的千年质疑?而最终又如何成为压倒《钴鉧潭记》的原始文本,成为永州官方的“铁证”?

‌二、官方定论:“钴鉧潭“刻石派的三重证据链

‌1.‌文献背书‌:
数代文人对此“钴鉧潭”有存说。

南宋汪藻的《永州柳先生祠堂记》记载,他于1144年来永州零陵,见到了这个“钴鉧潭”。

南宋范成大的《骖鸾录》记载,他于1173年来永州零陵,见到了“路旁有钴鉧潭”。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637年)的《楚游日记之八》)考察所见:这里有钴鉧潭,“石上刻‘钴鉧潭’三字”。

清初学者钱邦芑寻访钴鉧潭,有僧人告诉他:“石上勒字可据。”他“至溪边,有危石斜立,果勒‘钴鉧潭’三大字。”

‌2.现代学者认证‌:

由于数代文人对此“钴鉧潭”有存说,且这条溪旁有石刻“钴鉧潭”三个大字,永州柳学界便根据这些记载对这个钴鉧潭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求证。

上世纪八十年代,永州学者龙震球先生针对刻有“钴鉧潭”三字处,肯定地说:“但为钴鉧潭旧址,则毋庸置疑”。
21世纪初,永州学者刘继源先生多次对钴鉧潭进行实地考察,并写有《“永州八记”考释》(以下简称《考释》)。《考释》云:“我认为钴鉧潭的确切位置即今立有‘永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处。”“这是铁定的,谁也不能否定。北岸岩石上古代刻有‘钴鉧潭’三字”为证。

3.行政背书‌:

于是永州市政府便将有石刻“钴鉧潭”三个大字处确立为柳宗元笔下的钴鉧潭,并在此立了“永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三、致命裂痕:文本钴鉧潭与现实钴鉧潭的巨大差异

‌ 截图202507151147506303.png

‌ 截图202507151130523583.png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于1637年到永州零陵进行实地考察,而对此钴鉧潭进行了双重否定:

一是‌面积不符‌柳宗元在《钴鉧潭记》中描述钴鉧潭“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而零陵区现存钴鉧潭不足半亩。
徐霞客考察所见:这个“钴鉧潭,则直西半里,路旁嵌溪者是。……石上刻‘钴鉧潭’三字。但只溪湾一曲耳,无所谓潭也。”

他在考察后指出其仅为溪湾,非柳文所述的钴鉧潭(《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之八》)。

二是‌景观不符‌柳宗元在游记中提及钴鉧潭附近有西山、小丘、小石潭等景观,且这些景点之间距离较近。如:柳宗元在游记中描写:“钴鉧潭在西山西。”“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有丘焉。”“从小丘西行二十步,……下见小潭”即小石潭。

徐霞客熟知柳宗元的行游顺序:钴鉧潭在西山山口西北道两百步,小丘在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再从小丘西行二十步,下见小石潭。柳子笔下的钴鉧潭与西山、小丘、小石潭三景是相近的,且钴鉧潭的上游数十步内先后有小丘、小石潭。
而徐霞客在零陵区“钴鉧潭“附近均未发现这些景观。他考察所见:“从其上流求所谓小丘、小石潭,俱无能识者。”“后读《芝山碑》,谓芝山即西山,亦非也,芝山在北远矣。”

徐霞客在此考察后明确地告诉我们,永州零陵区(芝山)的这个钴鉧潭上游数十步距离内并没有小丘和小石潭。
徐霞客还否定了《芝山碑》所说的芝山就是西山。他说这个芝山在北又很远,与柳宗元在《钴鉧潭记》描写的“钴鉧潭在西山西”的方位完全不同,这个芝山也不是柳完元笔下的西山。

徐霞客依据柳宗元笔下所描述的钴鉧潭及其周边景观的地理特征,将二者进行比照,现场判定:永州零陵区的钴鉧潭并不是柳宗元《钴鉧潭记》中描述的钴鉧潭

‌四、永州零陵区“钴鉧潭”刻石落款起疑云
截图202507151131572808.png

‌落款破绽‌:永州零陵区“钴鉧潭”刻石落款是“癸酉年”,与柳宗元贬谪永州年份(805-815年)是‌零重合‌,此期间并无癸酉年。

今永州的张绪伯先生也否认刻有“钴鉧潭”三个大字的钴鉧潭是柳宗元笔下的钴鉧潭。他曾撰文与“铁定”刻有“钴鉧潭”三字处就是柳宗元笔下钴鉧潭的刘继源先生进行商榷。

张绪伯先生说:据他考证,此“钴鉧潭”三字非柳宗元书刻。《潇湘听雨录》也对“钴鉧潭”三字刻石提出异议云:“存三字疑模刻,按诗果为河东作未可知,但五言绝句乃古体,不应绳以近体诗韵。”

张绪伯先生说他读遍了《柳河东全集》无此“钴鉧潭”斗大刻石和石刻诗的记载。再者“钴鉧潭”三个斗大刻石字体非柳宗元章体,又注明是“癸酉”年立。

他查柳宗元年谱,柳宗元33岁始贬永州是乙酉年,34岁是丙戍年,35岁是丁亥年,36岁是戊子年,37岁已丑年,38岁是庚寅年,39岁是辛卯年,40岁是壬辰年,41岁是癸巳年,42岁是甲午年,43岁离开永州北返长安是乙未年,柳宗元贬永州十年都没有“癸酉”年。

由此张绪伯先生断定此“钴鉧潭”三字非柳宗元所刻石。他将柳宗元笔下面积有“十亩余”的钴鉧潭与之比较,然后肯定地说“经逾二十年实地寻考,发现刻‘钴鉧潭’三个大字处并非是柳宗元笔下的钴鉧潭真址。”

‌五、否定者对永州零陵区“钴鉧潭”进行跨世纪的学术围剿

1.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永州零陵区“钴鉧潭”进行实地考察,做出现场判定:此“钴鉧潭”仅为“溪湾”,“无所谓潭也。”,且无景观链实证,它非柳文所述的钴鉧潭。

2.清代学者‌钱邦芑对永州零陵区“钴鉧潭”进行实地考察,则批评说是“俗流附会”,“全不合柳文”。

‌钱邦芑是编修康熙《永州府志》的明末清初文人,他也否认刻有“钴鉧潭”三大字的钴鉧潭是柳宗元笔下的钴鉧潭。他说“西山去此,尚二里之遥,况山水形势与柳文俱不合,意钴鉧潭当别有所在;或因陵谷变迁,失其故处,俗流不学,交为附会,遂指此当之,夫岂是耶?”(《游愚溪记》)。康熙《永州府志》载:“柳记云:‘钴鉧潭在西山西。又云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今潭在柳祠前数步,岂柳记所云?”

他亲临现场考察所见:“西山去此,尚二里之遥,况山水形势与柳文俱不合,意钴鉧潭当别有所在。”

3.‌当代学者张绪伯先生依据柳文描述面积有“十亩余”的钴鉧潭,亲临现场测绘反证,并查阅史料对“钴鉧潭”刻石年款证伪 ,“经逾二十年实地寻考,发现刻‘钴鉧潭’三个大字处并非是柳宗元笔下的钴鉧潭真址。”

学术围剿‌‌出现的趣味插曲‌:

针对古往今来,学人否认前人勒字可据的钴鉧潭问题。永州学者龙震球先生认为,“千余年来,陵谷变迁,无复曩时旧观,亦是情理中之事。故面积不相等。”

而现场物景并不是如他所说。对于柳宗元笔下的钴鉧潭是由于后来河床变迁,面积缩小了的观点。柳学学者刘继源先生也对此进行了否定,他认为“现在钴鉧潭周围根本没有冲积平地,而且南北两岸均为山麓,以石灰岩为涯。无论怎样丈量测算,钴鉧潭均不超过半亩。”

至于二者面积相差悬殊,刘继源先生大胆设想,说:“钴鉧潭‘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的‘十’字是古人传抄中‘半’字之误。”这种称“十亩或是抄写之误”的自圆其说,被人说为“削足适履”。

‌六、其他假说的困局

永州柳学界找出的“钴鉧潭”胜景遗址都似是而非,但他们仍没有放弃寻找柳宗元笔下的那个真正的钴鉧潭。后来永州柳学界出现了“钴鉧潭”在“吕家冲”之说。持此说的学人认为:钴鉧潭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古城区的吕家冲。
但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吕家冲”没有一点“钴鉧潭”的蛛丝马迹。在柳宗元诗文中,寻不到只字片言为证。因此“吕家冲说”根据不足,难以使人信服。

‌七、2010年破解困局:学术向旅游的妥协

‌永州零陵古城区“钴鉧潭“的核心矛盾‌是:文献记载的“十亩潭水”与现存“半亩溪湾”无法调和,且周边景观链断裂。而永州柳学界又找不出柳宗元笔下那个“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的钴鉧潭在永州零陵古城区的铁证。

‌在永州柳学界考究出现纷争而无确切结果的情况下,永州市最后想了个破解困局的折衷办法。据时任柳宗元研究会秘书长、永州市政府办公室副秘书长蔡自新先生在《柳宗元文化景区的两大考察》文中所说:永州市考虑到旅游开发需要,便于2010年,由零陵区文物管理所出面邀请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同仁一道对此考订,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的成员多数对此有了新的认识,根据零陵古城区柳子街刻石处比较接近柳宗元笔下钴鉧潭的事实,而将此地定位为“钴鉧潭“胜景遗址。

截图202507151132371508.png
如图:面积不到半亩的钴鉧潭

结语:潇水畔的永恒谜题

当游客抚摸文保碑上“钴鉧潭”三字时,他们触碰的:不是唐代的潭石,而是宋代至今的附会传统;不是十亩清波,而是文学想象与地理现实的永恒裂缝!

唯有柳宗元笔下永不干涸的文字清潭,仍在历史深处粼粼闪光。
真心期盼,柳学界早日在永州市零陵古城区找出柳宗元笔下那个真正的钴鉧潭,以破解千古迷局!


160

主题

1906

回帖

4800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古之谜:钴鉧潭在哪里?

160

主题

1906

回帖

4800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清国地图说:钴鉧潭在广西全州(注:全州在唐代时被永州管辖)

1814

主题

2万

回帖

20万

积分

2022年度摄影达人2022年度旅游达人2022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摄影达人2021年度旅游达人2021年度活跃网友2020年度旅游达人2020年度爆料达人

发表于 2 小时前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160

主题

1906

回帖

4800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十亩清潭”到“半亩溪湾”的学术公案

7

主题

1533

回帖

3035

积分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30

主题

2726

回帖

1万

积分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柳宗元的愚溪在我们灌阳,人家开篇就说灌水之阳,那不是我们灌阳是哪里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