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化工厂产品之一聚合松香

1983年松塔牌脂松香获林业部优质产品奖

工作人员在林区采割松脂

桂林化工厂曾经的广告
很多老桂林人都记得,以前有家工厂,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松香味,它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化工厂(以下简称“化工厂”),当年那是响当当的存在。过去好多桂林人在这里工作生活,它不仅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承载着几代人的青春和故事。
1951年,化工厂刚成立的时候,条件十分艰苦。厂房不大,设备也很简单,可工人们干劲十足,一心想把厂子干出点名堂。当时主要生产松香、松节油这些林产化工产品,靠着桂林丰富的林业资源,慢慢站稳了脚跟。那时候工人们每天起早贪黑,采割松脂,加工原料,虽然累,但都觉得日子有盼头。
到了六七十年代,化工厂迎来了大发展。技术人员和工人们齐心协力搞技术革新,生产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很多。松香的产量和质量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不仅在国内卖得好,还出口到日本、东南亚这些地方,给桂林挣了不少外汇,也让厂子在全国林化行业出了名,成了国家松香深加工产品定点基地,可风光了。
改革开放后,化工厂更是迎来了春天。八十年代,厂领导很有远见,知道不能只靠老产品,得研发新产品。于是加大技术投入,开发出聚合松香、松香腈这些“高级货”,特别是聚合松香,当年销量占全国的90%以上,化工厂一下子就站到了行业前沿,成了全国知名企业。
1996年,化工厂和日本企业合资,成立了桂林播磨化成有限公司。当时引进日本先进的松香树脂生产技术,生产的汽车涂料用高档松香树脂,产品都卖到欧美去了。那段时间,厂里效率好,工资高,周边的人都羡慕在化工厂上班的,走在路上都觉得好有面子。
那时候化工厂红火了,带动了不少周边产业。那些松脂采集、运输、包装,全跟着发展起来,好多人都靠给厂里干活挣到了钱。而且,厂里还培养出一大批技术骨干,后来不少人跑到桂林其他化工企业,把技术和经验都带了过去。
不过,时代的浪潮来得又急又猛。2000年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2004年,原化工厂改制为桂林松泉林化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房也搬迁到临桂区会仙镇,专注研发和生产聚合松香、松香胺、脱氢枞胺等产品。
如今,老厂子的旧址早已改造成热闹的居民区,可对许多老职工来说,这里的过往记忆,从未被时光冲淡。在他们心里,这个老厂从来不止是谋生的场所,更装着一段这辈子都褪不去的“松香岁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