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8973
- 魅力
- 0
- 金币
- 6704
- 注册时间
- 2022-10-21

|
次韵南岳山人《即景》
倪郁
千峰金染夜生凉,万木霜天篱菊黄。
莫道秋深多冷寂,清风桂韵入诗香。
2025.10《次韵南岳山人《即景》》欢迎点此查看全部内容。
即景
南岳山人
秋深万木俟寒凉,一季凋零一季黄。
九月初三霜降陟,风惊满树桂花香。
檐角的风铃还沾着夏末的余温,风却已悄悄换了语调 —— 不再是蝉鸣里的燥热,而是裹着桂子的清苦,掠过阶前渐黄的梧桐叶。九月初三的霜,总来得这样轻,像谁不慎打翻了月光,在叶脉上晕开一层薄凉,却偏不扰那满树桂香,反倒让细碎的花瓣更显莹润,风一吹,便落得满身满心都是。
古人说 “秋日胜春朝”,大抵是懂这季节的藏与露:藏起盛夏的喧嚣,却露出台前的菊、檐下的月、杯中渐浓的茶;藏起草木的繁盛,却露出枝干的疏朗、霜色的清透、人心底的沉静。就像那些写秋的诗,没有浓墨重彩,只凭 “一霜、一桂、一阵风”,便把秋的骨血与魂灵,都融进字里行间。
此刻立于窗前,看霜痕漫过窗棂,闻桂香潜入衣袖,忽然懂得:秋从不是凋零的注脚,而是时光以最温柔的笔触,为岁月写下的散文诗 —— 每一片落叶都是韵脚,每一缕桂香都是平仄,每一次霜降,都是为了让我们在清寂里,读懂生命本该有的从容与深情。
南岳山人原诗《即景》开篇“秋深万木俟寒凉”,以 “俟” 字写草木静待秋凉,暗蕴时光流转之静;“一季凋零一季黄” 以叠词见时序更迭,质朴中藏深意。“九月初三霜降陟” 紧扣节气,“陟” 字添霜色渐浓的动态;末句 “风惊满树桂花香”,“惊” 字妙绝,似风动桂香皆有灵,让秋景瞬间鲜活。
本人和诗另辟意境,“千峰金染夜生凉” 以 “金染” 绘秋山壮阔,拓宽空间维度;“万木霜天篱菊黄” 补入篱菊,丰富秋景层次。后两句 “莫道秋深多冷寂,清风桂韵入诗香”,以议论破景,既回应原诗秋凉,又以 “入诗香” 融情于景,将秋的清寂转化为文人雅趣,与原诗一写实一写意,一唱一和,互相呼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