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官妓、私妓盛行,文人雅士凑分子打饭局常召妓女佐觞,并为之起别称主持饭局游戏,如“酒纠”、“录事”、“都知”、“校书”、“爆炭”等。饭局酒过三巡,相互调笑戏弄习以为常,于是便有了“嘲妓诗”。 《全唐诗》辑有晚唐诗人杜牧《嘲妓》诗一首: 盘古当时有远孙,尚令今日逞家门。 一车白土将泥项,十幅红旗补破裈。 瓦官寺里逢行迹,华岳山前见掌痕。 不须惆怅忧难嫁,待与将书问乐坤。 题注“牧罢宣州幕,经陕,有酒纠妓肥硕,牧赠此诗。”杜牧笔下这位主持饭局的“酒纠”,其人“肥硕”到内裤(褌)破了须用“十幅”布来补破,故有论者说“小杜大家,为一肥录事可谓极尽贬损。”似对杜牧的器局有烦言。其实杜牧此诗最早见于唐代范摅《云溪友议·澧阳宴》,本诗“题注”云“杜牧侍郎,罢宣城幕,经陜圻,有录事肥而且巨,而詟其言,牧为诗以挫焉。”“詟”字有四种释读:惧怕,因袭守旧,禁忌,多言,此处似宜作“多言”解。且不论杜牧作诗动机,“破裈”、“行迹”、“掌痕”、“难嫁”等语,勾画出的是一位妓女淒苦的人生宿命。 无独有偶,晚唐诗人陆岩梦也写有一首嘲谑“肥硕”妓女的诗歌,诗题为《桂州筵上赠胡予女》。诗曰: 自道风流不可攀,却堪蹙额更颓颜。 眼睛深却湘江水,鼻孔高于华岳山。 舞态固难居掌上,歌声应不绕梁间。 孟阳死后欲千载,犹在佳人觅往还。 眼凹,鼻高,人肥,歌声平平,容颜衰老、皱眉苦脸,还自夸当年“风流不可攀”,面对此女,心情复杂的陆岩梦写下这首诗。笔者费解处有二,一是此女名叫“胡予女”,当理解其父名“胡予”,但网上又作“胡子女”,则可理解其父为胡人。这首诗也最早见于唐代范摅《云溪友议·澧阳宴》,诗题为“《桂州筵上赠胡子女》”——笔者认为当以“胡子女”为是。 费解之二是“孟阳死后欲千载,犹在佳人觅往还。”句中“孟阳”二字,词典解释为“农历正月”、“春末夏初”,但显然与后文不相匹配,因疑“孟阳”只能是个亡者之名。 · 亡者是谁?笔者在两唐书列传找到一位名叫潘孟阳的人。简而言之,此人为礼部侍郎潘炎之子,母为宰相刘晏之女,“公卿多父友及外祖宾从,故得荐用,累至兵部郎中。”宪宗命他“巡江淮省财赋”,他“恃奥主,又气豪倨,从者数百人,所至会宾客,留连倡乐,招金钱,多补吏,誉望大丧。”因其“伎媵用度过侈汰,人多指怒之。”但“奥主”唐宪宗并未予严惩,仅“罢为大理卿”而已。 潘孟阳出公差时用国帑召倡乐宴宾客,打赏不会吝啬,居家时“伎、媵用度过侈汰”,可见他厚待伎、媵不畏人言。据此,“孟阳死后欲千载,犹在佳人觅往还。”句,或可理解胡子女当年曾经常应潘孟阳之召为饭局逗笑助兴,若潘孟阳仍健在或会觅她重返京师。史载潘孟阳殁于元和十年(815年),《桂州筵上赠胡子女》诗当作此后,可知后唐时期已有“胡子女”流落到岭南以伎艺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