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卯”不是老桂林话,是80年代年轻人自创的江湖话,谈不上是桂林方言。 旧时规制,要求衙役必须卯时(清晨5点到7点)进衙门,等候按名册点名,点名时末到者要按律扣除相应官饷(月薪)。由于点名从卯时开始,所以这种考勤方式又称为“点卯”,那位捧着名册点名者俗称“点卯官”。由此引申,从事官方工作或公共事业的“官家人”,每天上午工作前的考勤也都叫成了点卯。 由于点卯官掌握着扣钱职权,既是得罪人的差事,又必须铁面无私,因而也是常受员工、衙役痛恨之人。腹诽多了,人们私底下不叫他“点卯官”,叫他“卯点子”,并由此当作“傻子”、“不通人性、不讲情面”的代名词,沿袭成方言名词。 改革开放后,个体经营者之间流行的“敲卯哥”、“卯哥卯妹”之类自创江湖话,大体上也源于“卯点子”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