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12823|回复: 2

[新闻爆料] 任正非与ICPC俄罗斯新加坡孟加拉国美国金牌选手谈科技发展

[复制链接]

1139

主题

2166

回帖

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9-23 17:22:11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19日,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与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基金会及教练和金牌获得者的大学生的谈话纪要曝光。在这份纪要中,任正非谈及美国制裁,称美国制裁是压力也是动力,并回应了ICPC教练和金牌获得者的提问。

据了解,ICPC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之一,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被誉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奥林匹克。中国大陆高校自1996年开始参加此项赛事的亚洲区预赛,在北京大学设有ICPC北京总部,用于组织东亚区域赛。赛事由IBM、亚马逊、华为和Jetbrains赞助。
25665927052394-269301576f077bfd7c748129038aa2c6.jpg
俄罗斯ICPC教练:我发现华为不仅是为了招聘人才,更多的是帮助本地社区去发展人才。我们获得了竞赛部门的大力支持,我的冠军团队也有25人加入了华为各个部门。我想问,华为为什么觉得支持竞赛对业务发展这么重要,或者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呢?


任正非: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叶卡捷琳娜引进了西方的绘画、音乐、哲学……,同一个时代,中国清朝走的是闭关锁国的道路,因此俄罗斯早于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基础理论研究得到前苏联的重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例如茹可夫斯基、门捷列夫、罗蒙诺索夫、波波夫……近期比如,前苏联六十年代有位科学家彼得·乌菲姆契夫,最先发现钻石切面有无线电反射功能,但前苏联研究了半天觉得这个东西没用,为什么?因为做不到,没有意义,所以批准了数学家的论文公开发表。但美国人看了以后,如获至宝,花20年时间把F22隐形飞机做出来了。


华为公司虽然是一个商业公司,但是并不是唯利是图的公司。比如说我们资助竞赛是真心诚意的,并非是要获得人才,以后我们还加大竞赛活动的赞助。刚才跟Bill主席喝咖啡,我们讲了希望通过你们把信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神经网络……的竞赛都可以引到中国来。跟我们有关无关,我们都可以给予支持。就像Bill主席讲的,科学技术要用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消除贫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IOI成员,新加坡信息奥赛主席,前ICPC赛队教练Sun Teck:首先,感谢华为大力支持我们训练学生并参加竞赛。其次我想介绍一下另外两个竞赛组织:一是IOI(国际信息学奥赛),是ICPC的下游合作伙伴,主要是去发现、培养人才。希望华为能够帮助IOI的发展。另外一个是EGOI(欧洲女生信息学奥赛),是专门为女子办的,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今天获奖的58人里只有一位女生,占不到2%,关于如何实现竞赛中的性别平衡,希望华为能够支持。



任正非:新加坡立国时,李光耀定了两个最重要的政策,第一确定了国家语言为英文,连接了一个非常大的世界;另一语言是汉语,准确来说说是普通话和简体字,这样就把两个大世界都连起来了。今天我们进行计算机竞赛,就要统一计算机的语言,统一大算力时代的标准,通过我们喝咖啡,通过我们交流,消除我们之间的障碍和隔阂。



这次我们把参加的25个国家连接起来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燃你们国家的大火。欢迎教练和年轻人,随时到中国来,你们已经加了我们很多同事、朋友的通信方式了,可以保持沟通和联系。今天你们这些年青人就是我们永久的伙伴。除了ICPC,我们也要支持IOI,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神经网络等学科的竞赛,一起促进基础科学的人才培养。


3 孟加拉国选手:这次ICPC参赛者有没有机会加入华为?未来职业发展机会是什么?



任正非:我们的竞赛活动完全是学术性的,与加入华为没有直接关系。如果你有意愿加入华为,可以向我们当地的人力资源部门去申请,我们欢迎全世界优秀人才加入华为。孟加拉有将近2亿人口,西方曾判断孟加拉会是下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家。现在孟加拉有你这样的优秀人才,慢慢地会引导国家走向更快的发展。但更快发展的基础是什么?是速度。希望你能够带头,把所学所获带回孟加拉,把国家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速度。


4 法国选手:有一种科学研究叫无用研究,说它无用其实是短期还不知道它应用到哪里,这种研究可能主要是由大学而不是公司完成,但其实这种研究长期来看是非常重要的。华为对这种这类无用研究的是什么看法?华为会不会投资这类研究?



任正非:什么叫科学?未知就叫科学。现在大家都知道,美国在科学研究上自由化程度是比较高的。在二战前,美国基础研究是很薄弱的,基本上是依赖欧洲的理论来支撑其工业、航空、航天……,如同今天中国对西方的依赖,大量的定理定律、公式、发明……都来自欧洲。二战结束后,美国发现自己是跟在欧洲后面跑,因为美国基本上没多少基础理论积淀。美国科学家范内瓦尔·布什,写了一本书叫《科学:无尽的前沿》,提出美国要研究看起来没有用的、遥远的东西,就是研究了很多“无用”的科学,美国在二战以后基础科学就蓬勃发展。到90年代以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个教授叫司托克斯写了一本书《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 : 巴斯德象限》,关于如何通过应用牵引科学的探索,把“无用”的科学聚集起来变成有用的。在这个数字时代,美国称雄了世界,我们就是搭上了时代的数字列车发展起来的。



  当今时代,科学和技术的边界越来越接近,科学转化为技术的时间越来越短,如果等到大学把理论完全研究明白,我们再去进行技术开发,就已经没有先发优势,没有竞争力了。所以我们自己也开始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每年大约投入30-50亿美金用于基础理论研究。我们和大学一起并驾齐驱、互相嵌入式地共同研究这些看似无用的科学。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发表于 2023-9-23 19: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1139

主题

2166

回帖

2万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23-9-24 17:35:22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国家搞高科技产业需要四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第一,聚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
第二,充足的研发资金;
第三,先进的制造能力;
第四,庞大的民用市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