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12071|回复: 27

讲好桂林话(2)——市井俚语

[复制链接]

43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发表于 2024-9-11 10: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俚语与俗语作为文学术语,常因辨识不清而被人混为一谈,也就有了“俚俗并称”之说。就因为俚语与俗语相似度很高,两者都有“民间流传的说法”、“通俗流行”、“ 方言土语”三个要件,差别仅在于:俗语是已定型的语句,多用于正式场合及书面表达;而俚语则是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多用于日常聊天对话,即桂林话说的“扯板路”。
简言之,俗语可作书面常用语;俚语则只是口头惯常话。
俚语和俗语也都是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是具有地方色彩、较生活化、通俗、易懂、顺口的词语。只是由于俚语的非正式及口语化源于街巷,含有“街市”成分,所以也叫市井俚语。
而市井文化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是产生于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通俗浅近的一种草根文化。因此,市井俚语反映的是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表现出浅近而表面化的喜怒哀乐。有人说市井俚语自由闲散,缺乏庄严;有人认为市井俚语比较追求趣味性,从而带有“粗俗鄙陋”之意。
其实,市井俚语既源出寻常巷陌、百姓人家,折射出的就是老百姓活色生香的多彩生活,彰显出人们乐观开朗的生活情趣。解读坊巷俚语,能探究这方水土的人物掌故、市井轶闻、地土风情,能索据于实地走进最真实的市井生活。品味到蕴含人间烟火的生活气息。

43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0: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到(dào)他发狠,就看到他打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40911101315.png (tèn)】
桂林话的“发狠”,一般指人的努力程度已然超常,是情绪、语气、或行为处于一种过激状态或至竭尽全力的地步,多用于褒义。
“打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40911101315.png ”是典型的老桂林话,以说话都打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40911101315.png (吞吞吐吐、期期艾艾,吐辞重复,话不干脆利落),以及行动迟缓、迟疑、犹豫,形容人的行为能力较低下,多用于贬义。
在褒义词与贬义词同在的语句里,积极努力的“发狠”无人发见,消极懈怠的“打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40911101315.png ”人所得见。因而,此俚语用意很明显,就是嘲讽不自信、不努力、积极状态不足者。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40911101315.png 者往往在人前表现尴尬,他们总是为难于做不出自己想要的选择,或者是出于一种无法解释的忧虑而拿不定主意,踟躇不前,徘徊不定,或无奈放弃选择。这种犹豫不决的状态很容易让人感到沮丧和失落。
不过,努力与发狠固然是积极的,但也要有限度,以适度为要。
湖南某县中举行高考冲刺百日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女生激情澎湃的发言燃爆全场,但视频上传至网络后,网友却对她“咬牙切齿”的表情和“歇斯底里”的喊叫不以为然,非议频频。
那年衡水中学的一位高三男生,誓师大会上就把自己比喻为“来自乡下的土猪”,誓言要去“拱城里的白菜”(娶城里人为妻)。
以上二人眼喷怒火的表情和语气,表明了他们即便超出自己的能力限度,也要拿出不顾一切的发狠劲头,去争取跳出“农门”,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把努力争取升级为拼命争夺的开抢式“发狠”,不免令人担忧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否已经被激烈的内卷所扭曲?
努力当然好,奋斗也应提倡,但若拼尽全力后,仍有可能失败,他们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吗?人生最重要的一课,是要学会去争取成功,也要学会去接受失败。任何事业,任何追求,都需要适度,讲求心理平衡,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不择手段,没有什么比健全的生命更重要。
心理学家认为,说话咬牙切齿般发狠的孩子,他们往往有家庭贫困背景,或许生活的艰辛让他们埋藏着怨恨的种子,但却潜藏着危险倾向。
为什么家猫那么温柔,而野猫如此狰狞——在危机密布的丛林中,不凶狠就无法生存。它们的基因完全一样,却形成了宠物的温顺与野兽的凶残,“物竞天择”的生存环境使然。
我们当然希望有一天那些过度发狠的孩子也能变得平和,能够剔除心理中的压抑和危险,以适度的努力与发狠,获得他们想要的生活。
我们当然也希望那些说话办事打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40911101315.png 者,能补齐自己的短板,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让自己聪慧、精干起来。
(因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40911101315.png 字论坛系统不相容,只好上截图,给坛友们看帖增加麻烦,抱歉!)

43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0: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讲东你(他)讲西,人家敲锣你(他)敲烂簸箕】
这话讥讽的是:接话或插嘴脱离了议论正题,游离于主要议题之外。
别人说话时,随意插嘴,本就是一种令人厌烦的行为。但若接话或插嘴者抓不住别人说话的主旨,所说的话偏题较多,甚至让人反感。人们自然就会信手拈来这句俚语嘲笑、讽刺他。
交谈对话、开会或讨论发言,有两大忌讳。
一忌插嘴。
每个人在说话的时候,都希望其他人能够认真倾听,说完以后再评论,圈圈点点,气氛和谐,营造一个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宽松环境。而喜欢插嘴的人却与之相背离,总以自我为中心,毫不顾忌他人的感受,不懂得尊重他人。当别人想说的话还没说完,意思表达尚未完整时,插嘴行为就像是没有礼貌的“侵略”,迫使别人无奈中断述说。这种对交流秩序的肆意践踏,会让原本和谐的交流场面变得混乱而尴尬,更表现出自己低下的礼仪素养。
二忌接话或插嘴者跑题。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为文而不对题,此乃文学大忌。口语亦然。
说话没有经过细腻思考的人,一般也就不明白别人说话的意图,听不出话内之意、话外之音,也就说不出前后事项有关联性、逻辑性的话语。“东扯葫芦西扯瓜”,不知所云的胡乱打岔,焉不受人嘲讽。
所以,此俚语用堂堂正正地敲锣与瞎胡闹般拍打烂簸箕的极大反差,几近顶级讽刺,将礼仪素养低下者怼得颜面尽失,人设亦损。

43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0: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当不当,稀饭泡汤】
此俚语嘲讽的是不依常情、不按常理、不循常规的反常行为。
“正当”即正途,说话、办事的正常途径,依照常情、常理、常规行事,循规蹈矩走正道。“不当”可理解为有悖正常途径的不当行为。
“粥”桂林话念(zǔ足),也叫“稀饭”。只因粥的品种很多,如小米粥、玉米粥、高粱粥、绿豆粥...不少杂粮和豆类都能熬粥。而“稀饭”通常指白米粥。这一通称既区别于米饭,也不至于与各种杂粮熬的粥,混为一谈,是比较普遍的大众化叫法。
既谓“稀饭”,就已被多量水份稀释了,含水率本就很高,若再加入汤水或干脆泡在汤里,这不就是“越热越加棉,越咸越加盐”般荒唐嘛?所以说,这句俚语很生活化,它摄取生活中一个非常规的细节,运用比喻,夸张地勾勒出“正当不当”之荒谬的相似形象。风趣、生动,贴切,既嘲讽不合情理之事,也规劝无视情理之人。

43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0: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问我(他)等于问了个菩萨】
向人求教,却找了位对所问之事一无所知的人。这种所求非人、找错请教对象的尴尬事,有个成语说得很形象,叫“问道于盲”。
对此,唐朝韩愈在《答陈生书》里有一段精彩论述:“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虽其请之勤勤,教之云云,未有见其得者也。”
译文说:你要寻求尽快入仕做官的途径,不去找那些做大官的,反而来问我,你这是向聋子借听,向瞎子问路,虽然你请教态度恳切至诚,教导者也说如此这般,但看不到会有什么实际所得的。
韩氏论文素以整饬、严谨、形象、生动著称于世。此篇虽是一般书信,但在他的笔下却委婉动情,不同凡响。尤其是借听于聋,求道于盲的自谦词,凝练、精当且明确告诉求教者,并非我拒人千里之外,而实在是没这个能力,故才爱莫能助。
韩愈乃旷世逸才,饱学之士,身有惊神学问,作得焕斗文章,所以才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论学问,桂林人的祖先当然无人比肩;但若单论向不知所问为何物、或不能帮助解决问题人请教,那桂林这句俚语并不逊于韩文所用的“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试想,耳聋尚能目视,目瞽仍可听闻,手足健全,其他感官能助他感知外界事物,可与他人互动交流。而木雕泥塑的菩萨,耳不能听,目不能视,口不能言,身子、手足均不能动,感官思维全无,向生命都不存在的物件讨教、问道,岂不荒唐?唯其荒唐才是这则俚语的精华。它诙谐而明确地告诉前来讨教者:别费心了,我(他)什么都不知道?

43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0: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米粉找不到头】
纠结成团的米粉,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40911103900.png 散装碗也相互缠绕,杂陈无序。所以,吃米粉很洒脱,哪个都可以悠哉游哉地随夹随嗍(suǒ《新华字典》解读“嗍”为:用唇舌裹食。有人用啰嗦的“嗦”应该是错别字),不会在意每根米粉的头在何处。但若吃米粉非要刻意理清头绪,从米粉头吃起,那就不仅多此一举,还有偏执性格或强迫症之嫌。
因此,这条俚语适用范围很宽泛。
●理清头绪——“还是把议题排序吧,按顺序讨论,免得大家‘吃米粉找不到头’。”
●茫然——“线路太复杂,像‘吃米粉找不到头’,不晓得哪垲出了问题?”
●思路匮乏——“一点头绪没得,像‘吃米粉找不到头’一样,不晓得恁子动笔?”
●强调条理性——“做事有条有理好不好?你是不是‘吃米粉找不到头’呐?”

43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0: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群母鸡乐(lè)乐(lè)肥】
这是好事或好运突如其来时,要宣泄抑制不住的开心,脱口而出的一句俚语。最常用的是遇上或白捡到好吃的东西。
物质匮乏的年代,肉食对于缺乏营养的人们来说有着非常强烈的诱惑力。试想,每人每月只有半斤肉票的日子里,真有一只肥鸡成为你到嘴的菜,你会高兴成什么样?更何况拥有一群,这不得了的天大好事还不让你乐翻天?!
旧时这句俚语,就是用想都不敢想的夸张,将美事之乐形容到极致。
记忆中,这句俚语给我印象深刻的至少有两次,都在下乡插队的时光。
那时劳动繁重,生活艰苦,极度“胃亏肉”,也没条件改善伙食。
一次收工回家,我们发现路边一道小水沟有鱼在翻动,几个知青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堵上一小段水沟,用铁锹戽干水。当一窝塘角鱼露出脊背时,我们惊喜莫名,连着大声呼叫:“哇!一群母鸡乐乐肥...”
还有一次,我们在雨后的草地上遇见一大片白蘑菇。这意想不到的惊喜有若撞了大运,那份开心快乐谁都无法遏止。我们边捡蘑菇边用胡编乱造的音律瞎唱:“一群母鸡乐乐肥...”尽情宣泄美滋滋的心情!
人在期盼中,往往会祈祷自己能碰上好运,而真让人碰上了意外惊喜的时候,心花怒放的你,这句俚语就能脱口而出。

43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0: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濑(Lái)有三鲜】
桂林话的“濑”是“热”乃至“烫”的代名词。这句俚语的意思很直白,即,热吃甚至烫食则味道特别鲜美。其中“三”并非作具体数词,而是概约表示鲜度得以倍数升级,产生一种让人迷恋其中的享受感。
“趁热吃。”这是聚会中“东道主”最常说的客套话。也是很多妈妈们常用的口头语。简单一句话,却饱含着主人的热情,妈妈们的爱。
那么,为什么食物趁热吃就特别鲜美呢?
研究发现,人的味觉感受主要由味蕾上的味觉细胞所介导,是一系列复杂信号的传导过程。而人的味蕾上有种微小的蛋白质,又称为“TRPM5通道”,它就是一个分布于味觉细胞中的电压敏感型离子通道。它对温度非常敏感,能够让人的味觉更为敏锐。这些蛋白质又称为“TRPM5通道”,它们在温度高时表现的比温度低时更好。
试验结果显示,当食物冷却到15℃以下,人吃进嘴里,这些通道几乎不会被打开,因此味蕾的感受力也会降到最低。而当食物加热到37℃及以上时,TRPM5通道就会打开,味蕾敏感度就会增加一百倍以上,让食物尝起来格外美味。
现代科学才揭示的深奥道理,桂林人的先祖们当然不会懂。但,他们从生活中悟出并传承的这句“一濑有三鲜”,明确地告诉了人们一个简单道理:热烫食可增鲜提味,为美食对人的奇妙吸引力加分。
不过,现代临床医学证明,过度烫食会损伤食道管,引发食道癌。这点可得当心,以适度为要。

43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0: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蛇死蚂拐烂】
这句俚语带有浓烈的悲壮色彩,是受人欺负、或遭遇不公、或心中不忿...而打算豁出去抗争时,撂下的一句狠话。
此俚语源于古老的丛林法则。说的是深山里有一种剧毒的五步蛇(被咬的人畜五步之内就会毒性发作而倒下),它常到山涧溪流捕食山蚂拐,是山蚂拐最大的天敌。
虽说自然界的“弱肉强食”从不更改,但“物极必反”也千古不变,即,长期受虐的弱者也会激发反抗意识。于是,无论哪只山蚂拐被五步蛇咬住,尽管明知难逃厄运,但它决不当自甘受死的可怜虫,它会赶在毒性发作之前,第一时间发出凄厉的叫声。这种特殊的惨叫声,有如山蚂拐的战斗动员令,也若敢死队员集结号,声波半径内的所有山蚂拐会毫不迟疑地赶往事发地,并奋不顾身地扑上去,骑上蛇背,拼尽全力死死抱住蛇身不放。
五步蛇是山林溪涧的王者,处于食物链顶端,少数几只山蚂拐根本不能与之抗衡。但架不住“蛙多势众”,当麇集的山蚂拐骑满了蛇身,个个舍命相搏时,强悍如斯的毒蛇也挣脱不了厄运的降临...
几天后,当进山的人们发现它们时,蛇死了,抱着蛇身力尽而亡的山蚂拐们肉身也腐烂了。这是一种令人动容的同归于尽,众多山蚂拐抱着必死的信念,合力演绎了一则舍命的生死相搏,杀死了一条它们深恶痛绝的天敌,何其壮哉!
“蛇死蚂拐烂”是强者欺负弱者走的不归路,是弱者反抗强者即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的悲壮!
说此话者如果咬牙切齿,一般是心有怒火,正欲爆发的前兆。
若用于好言相劝,则较为温柔、理性,如:“没必要拼个‘蛇死蚂拐烂’,两败俱伤何苦呢?”

43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0: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赖豪不过三】
桂林话的赖豪含义比较宽泛,耍赖皮、打赖死、说过的话矢口否认、做过的事百般抵赖...当然也包括借钱借物不还,赖账成“老赖”。
“不过三”脱胎于成语“事不过三”,即,可一可二不可三,相同事情的出现不能超过三次。
继春秋战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之后,中国人对三似乎有一种情节。用事不过三来警告人们不要将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
而桂林俚语“赖豪不过三”的“三”是虚指,并非实数的三个、三件、三次...而是指不能超出一定限度或不要太过分。超过限度的说辞就不会再有人相信;老是做错事,或者就不会再有好机会。
“赖豪不过三”这句桂林俚语,告诫人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守信;说过的话要承认,不要再三抵赖;守住诚信这条底线。
好了,本帖暂到此,其他类型俚语,请待下帖。

81

主题

1184

回帖

3802

积分

发表于 2024-9-11 13: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1457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2022年度爆料达人2021年度爆料达人

发表于 2024-9-11 14: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天莫讲人,夜晚莫讲鬼.

大哥莫讲二哥,俩个差不多.
关我x相干,对门火烧山.
...........

1

主题

5255

回帖

1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9-11 15: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43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5: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43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5: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nan 发表于 2024-9-11 14:38
白天莫讲人,夜晚莫讲鬼.

大哥莫讲二哥,俩个差不多.

这三句确实是桂林人的常用语,但都不独属于桂林方言。
白天莫讲人,夜晚莫讲鬼是在全国范围内民间广为流传的。白天不说人,晚上不说鬼白日勿论人,夜间勿论鬼”...各地都有本地方言说法,大同小异。
“大哥不说二哥”也是北方常用的俗语,并作歇后语。意思是彼此彼此,大家差不多,就不要相互挑剔讥笑了。
“对面火烧山,与我不相干”也有潮汕话版、客家话版和广府粤语版。
就好比,中原一带小麦主产区的人们普遍认为,小麦既然是祖宗传下来的,那么我们当然就是小麦的原产地了。其实不然,小麦是从伊朗引入进来的。
这几句既然在全国广为流传,就不便纳入桂林方言范畴。

11

主题

657

回帖

1312

积分

发表于 2024-9-11 16:44:52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83

主题

1502

回帖

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9-11 16:53:07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90

主题

2万

回帖

19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2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活跃网友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2019年度人文达人2018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2024-9-11 17:27:54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610

主题

4668

回帖

2万

积分

发表于 2024-9-11 20: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下一代 还有几个人会讲桂林本地话

437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20:12:57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