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首途汕头。 “汕”字原为当地一个古汉字,是潮汕地区古时的一种捕鱼工具。古代渔民在韩江出海口的三角洲沙堤上,设栅薄捕鱼。潮来前平铺,潮涨时拉起以拦截鱼虾蟹,潮落时用抄网捕捞渔获,如此反复。人们将栅薄与配套使用的抄网统称为“汕”。 由于历史原因,载有当地古字的典籍已无存世,“汕头”之名源出何处?也出现多重解释,孰真孰伪成了难解之谜。 殆至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现在的外马路至崎碌一带已形成沙脊,称作“沙汕”。沙脊积聚成片,称作“沙汕坪”。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朝廷在此地建炮台、烟墩,称作“沙汕头”。此后,又在此设站收取盐税。因此,“汕头”被视为清朝官方给定的简称。 而民间广泛认可的是从“汕”字结构上解读。说的是左右结构的“汕”字,表现形态是水推动山。即,水将泥沙从内地推送到此地出海口,经千万年的累积,形成一片广袤的冲积平原,如同搬过来一座座山。这种移山填海的自然现象就叫“汕”。而“汕”的最高处就叫汕头,最低处则叫汕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