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3753
- 魅力
- 0
- 金币
- 677
- 注册时间
- 2017-10-17

|
壮剧剧本3《海丝魂之“和”的境界》原创作者:汤斌斌
序:明珠照海
时间:汉武帝元鼎六年,春夜
地点:合浦港,海市码头
场景:月悬沧海,千帆如雪。珍珠商船卸货,丝绸堆若云山,青瓷列如星斗。壮乡铜鼓声隐隐,异域胡琴音袅袅。
(幕启:八音齐奏,壮女踏浪而歌)
壮女合唱(山歌调):
“哎——
合浦珠光照夜明啰,海丝路连天涯亲。
茶砖压得青山稳咧,瓷罐装尽四海情!”
(东方茗着靛蓝壮锦长衫,持茶砖登台)
东方茗(念白):
“三代踏浪追云月,一片冰心在玉壶!(抚茶砖)
这万年青茶砖,经九蒸九晒,压的是壮家脊梁,凝的是华夏精魂!”
(大食商人赛义德捧琉璃匣上)
赛义德(操腔调):
“东方公子!锡兰王以十船丁香换茶砖,波斯贾用百斛珍珠求茶经。你这茶砖,价比昆仑玉哟!”
东方茗(含笑吟唱):
“茶香何必分贵贱,海纳千川自汪洋。
若得万民皆温饱,胜却金山压船舱!”
(光影流转,纱幕现海上丝路图,众商贾踏浪起舞)
第一场:锡兰种月
时间:六载后,酷暑夜
地点:锡兰科伦坡,东方茶坊
场景:椰影婆娑,竹楼连栋。茶架列紫砂陶罐,壁上悬壮锦“百鸟朝凤图”。纱幕投影锡兰佛牙寺,梵呗如缕。
(老茶农辛格携孙乞食,东方茗分茶饼)
辛格(颤巍 唱):
“赤道烈日烤脊背啰,锡兰苦井水断流。
幸得东方凤凰降咧,荒山种出翡翠丘!”
东方茗(揉茶起舞,壮剧“采茶手诀”):
“金花茯茶渥堆香,七蒸七晒见真章。
莫道异乡无血脉,共捧清茗即故乡!”
(纱幕忽转焦土难民图,东方茗负手望月)
东方茗(独吟):
“茶烟袅作思乡路,明月何时照归途?
但求寰宇同凉热,不辞长作岭南奴!”
第二场:火炼真金
时间:三更
地点:锡兰木造街市
场景:火龙卷地,热浪焚天。木楼崩塌如骨裂,浓烟蔽月似墨泼。壮剧“火神舞队”持焰旗穿梭,作“跳罡”步法。
(东方茗湿衣裹身,作壮剧“十八翻”武技,冲入火海)
东方茗(急板唱):
“火舌舔天焚九重,浓烟锁喉气如窒!
忽闻陶罐啼声碎,敢闯阎罗十殿中!”
(见焦尸护罐,音乐戛止。东方茗跪地抖布)
东方茗(哭腔):
“苍天呐——!
缘何善者化焦土,独留孤雏对残星?(抚罐长啸)
此罐产自景德镇,水火难侵华夏心!”
(横梁轰塌,东方茗以“倒插虎”绝技扑护)
东方茗(绝命长吟):
“去——!(推罐定格,背衬纱幕现德化瓷窑烈火图)
茶魂不朽通沧海,陶魄永存贯苍穹!”
第三场:丝路同春
时间:五更至黎明
地点:焦墟海滨
场景:残月映焦土,陶罐立如碑。壮乡童谣与锡兰梵呗交织,海天交界处曙光初现。
(辛格抱婴,商队捧茶砖列阵)
辛格(举罐泣唱):
“看这中国白瓷罐,烈火煅它骨愈坚!
(将婴孩高举)取名‘茶生’承血脉,永记恩义薄云天!”
赛义德(展海图跪诵):
“以安拉之名起誓!此子将随香料船,带锡兰丁香、武夷茶种,永生行走海丝路!”
众合唱(八音伴奏):
“哎——
茶砖铺就通天路,陶罐盛来四海情。
海丝魂系‘和’之境,千秋共饮月清明!”
(纱幕骤亮:茶船化雁阵南飞,陶罐变明月东升)
(幕落,铜鼓声震天)
剧终注
壮剧韵致:
1. 语言融壮乡“嘹歌”比兴手法,如“茶砖压得青山稳”喻文明根基
2. 身段化用田林壮剧“武打十八式”与邕剧“采茶手诀”
3. 音乐以马骨胡主奏,穿插锡兰鼓乐,呈“异域同律”之境
西式技法:
1. 火焰场景借鉴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光影
2. 纱幕投影取法日本能剧“幽玄”美学
3. 婴儿“茶生”象征手法类布莱希特史诗剧
哲思三重:
一重“物和”:茶砖压散为整,瓷罐化脆为坚,寓矛盾相生
二重“人和”:焦尸护婴与东方茗救孤,展生死相托
三重“天和”:海丝路连中外文明,证美美与共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