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2701|回复: 24

京华翰林赋王城贡院首次乡试诗(2)

[复制链接]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发表于 前天 08:40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乔莱将翰林院同仁好友的赠诗汇编为《使粤赠言》,为我们留下了王城贡院首次乡试的诗赋见证。此组诗作兼具史料与文学意义,记录了清初朝廷对岭南的文教治理,可补桂林王城贡院正史之阙。

 

7、翰林院待讲高士奇赠诗

 

       高士奇所作为长诗,开篇有句:“风清百粤罢征骖,特简儒臣向岭南。路出洞庭看浩淼,山从越绝见烟岚。鲛珠龙剑材应识,雪洞雷江胜可探。况是两京词赋手,诗成字字气沉酣。”‌高士奇这段诗文以清初边疆治理为背景,通过地理意象与文臣使命的交织,展现岭南从“蛮荒边地”到“文治新域”的转型。

 

高士奇画像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44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诗首句“风清百粤”形容康熙平定三藩后岭南社会安定,“罢征骖”呼应以文臣替代武将,标志清初“以文驭武”的治理转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康熙命“儒臣”乔莱出使岭南主持乡试具有重大意义。诗中有“路出洞庭看浩淼,山从越绝见烟岚”之句,以长江水系勾连中原与岭南。“越绝烟岚”形容岭南初定的险途万里。至于“鲛珠龙剑材应识”则以岭南特有的珍稀贡品,比喻王城贡院的启用将为皇帝提供人才贡品。还有可探胜的“雪洞雷江”,将地理奇观转化为乔莱出使粤西的文学叙事。
       诗人高士奇,浙江余姚人,自幼好学能文,工于书法。康熙十年(1671年),因书法获康熙帝青睐,以国子监监生供奉翰林院,擢内阁撰文中书舍人、翰林院侍讲。高士奇自入仕后常伴康熙帝左右,以诗文书法受知于康熙,一生浮沉在宫廷宦海。

翰林院待讲高士奇画像

20250513084426front2_0_2169098_FhNiUFV0EwOOWcMXDFQwRxB8X9RA.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45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8、翰林院检讨陈维崧赠诗
      
       诗人陈维崧自诩“最癖山水”,赠乔莱长诗之中有佳句:“域中奇秀首粤西,九疑六管相钩连。当时补天石破碎,一半竟坠漓江边。”陈维崧以瑰奇的想象描绘了漓江山水奇景,融合神话传说与地理风貌,强调漓江“奇秀”冠绝天下。诗人将漓江奇峰异石比作女娲补天遗落的灵石碎片,与桂林“拔地孤峰”地貌特征契合。构建了神话与实景交织的审美传统,印证了诗句中“补天石”意象的文化延续性。

《使粤赠言》陈维崧赠诗

20250513084538front2_0_2169098_FiRXLufeQL6tBuMfdUiFOj8j5tha.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47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维崧评论乔莱品性“同官爽朗得乔子,才性若晨霞鲜”,写乔莱“来年校士始安去”,而粤西始安之地“胜有好景谁雕镌,地灵人杰一朝合”。诗人通过虚实相生的笔法,既突显了桂林山水的自然奇绝,又暗合文人墨客跨越时空的文化钩连,通过虚实相生的笔法,呈现出“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意蕴。
       诗人陈维崧,江苏宜兴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任《明史》纂修官。陈维崧工骈文,气脉雄厚,纪晓岚称其“才力富健,风骨浑成”。 陈维崧词作有1629阕之多,古今词家所未有。其词作大多反映明末清初之国事,堪称“词史”。

翰林院检讨陈维崧画像

20250513084742front2_0_2169098_Fp2LWqmH1PRtiqfkqGs4OKnw4xge.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48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9、翰林院检讨汪楫赠诗

       汪辑赋七言长诗,诗中有句“投戈讲艺事事新,帝念遐方遣近臣”,指乔莱在平定三籓战事出使岭南恢复科举,体现朝廷已完成对粤西的掌控。诗赋“八桂齐环香亲吏,百蛮争看玉堂人”很有趣,八桂土人聚众围观“香亲吏”,僮瑶“百蛮”争看“玉堂人”。翰林院即“玉堂”,这是形容翰林院出来的乔莱甚为珍稀。
       乔莱遵皇帝之命“诏下惊为万里行”,路途遥远“星霜照路怜三月”,战乱已导致广西科考停止十年,这正是“烽火储才喜十年”。诗人汪辑在此动用后世反义,十年动乱,史无前例,多少人间惨祸,不堪穿越,岂是“烽火储才”可比喻!诗人汪楫又赋“白竹湖边波作镜,碧莲峰下草如烟,山川自是文人助,定有新诗百粤传。”诗句清新和谐自然,竹映清波,天光云影的漓江意象,汇入丰富的文学想象,体现了桂林山水的诗画特性。

清 张宝《霸城汎月》

20250513084850front2_0_2169098_FoL_xEHRdPTqMp82Ns2zYRcZzBcx.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50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粤西古为百越之地,百越山水之美助文人思绪,诗人用“文人助山川”的反常规逻辑,处理文人与山水的关系,以“百粤传”结句,暗合八桂文人通过山水题咏传播地方文脉的传统。诗人以“夭桃秾李遍山开”之景展现粤西学子的积极向上,而乔莱王城贡院科士取才进贡皇上的使命,不正是“待尔移将上苑栽”!
       诗人汪楫,安徽休宁人,早年屡试不第,以岁贡生任县学训导。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入馆修《明史》。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以册封正使出使琉球,归国之际不受例馈,当地人为汪楫建“却金亭”。后出知河南府,擢福建按察使,官至福建布政使。

翰林院检讨王

20250513085022front2_0_2169098_Fg09a3oxWuBNfsrVlibTfZTyhzM-.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51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0、官史馆纂修汪懋鳞赠诗

       汪懋麟所赠长诗有句:“三孽烽烟遮粤岭,九年荆棘暗文场”这里所说粤西的“三孽烽烟”正是三籓作乱,导致九年里广西没有举办过科举乡试。贡院“荆棘”毁灭,八桂悲苦十年“暗文场”。随着平定三籓战争的胜利,广西社会趋于稳定,这时才有了诗人所说“使星重入苍梧野,彩笔高悬八桂堂。料得春风披拂后,别开桃李满清湘。”这清新简明的字句描述了乔莱出使粤西的盛况,王城贡院新落成,迎来使臣入粤,春风披拂,笔悬八桂,桃李满园的新景象。

《使粤赠言》汪懋鳞赠诗

20250513085133front2_0_2169098_FsZunrmy-MeWklakU_NRl5uli1sa.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55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汪耀麟高度评价乔莱使粤的重大意义,广西重开贡院,在于宣示大清江山的统一,而不仅仅是通过科举出了多少人才。诗称“果然得士一人足,何惜衔恩万里回”。这就是恢复科举的积极意义。从此后,粤西“独秀山花红不断,相思江水渌初匀。蛮天夜雨怀乡处,杨柳樱桃锁却春”!这是多么美好的皇家愿景。
       诗人汪懋麟,扬州江都人,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后官刑部主事。康熙十八年(1679年)入明史馆充纂修官。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中蜚语罢归。汪懋麟生平著述颇丰,现存诗作达二千多首之多。

国史馆纂修汪懋麟画像

20250513085527front2_0_2169098_Foxz-9Q2sbGtAjBoWMjVgrll6WrS.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56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1、翰林院检讨李柟赠诗
   
       李柟所赠长诗开篇云:“提封百粤古称强,王事休辞赴大荒。象郡三烽销战垒,龙山千树拥文场”。通过历史地理意象与军事、文治主题的交融,展现了边疆治理的文武之道。诗句以“提封”“王事”勾连历史责任,通过“烽销战垒”与“文场兴盛”的对比,既展现军事威慑下的边疆安定,亦强调文治教化对边地发展的深远意义。

《使粤赠言》李柟赠诗

20250513085624front2_0_2169098_FndVLdc50fVDEvbTor06azr36UW9.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57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柟诗记乔莱“星轺此去历平原,撤棘春风正度垣。”形容乔莱出使途中走山川,历平原,长途跋涉入岭南的的场景。而在王城贡院完成乡试“春闱”后,撤去考场荆棘,象征功名成就。“阁外棠阴花渐放,城边柑子叶初繁”。这里化用甘棠遗爱典故,以柑橘物产代表地方,以喻广西恢复乡试,堪为皇朝德政遗泽,人文关怀。
       诗人李柟,江苏兴化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进士,入翰林院。累官至内阁学士、工部侍郎、户部左侍郎等要职,显示出卓越的行政才能。康熙三十年(1700年)辍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柟精通政务,注重实际,对兵饷、税赋和治水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务,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并付诸实施。

李柟书法

20250513085727front2_0_2169098_FtuwuFYRZaDI7JqTLLFogzZASV6X.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58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2、翰林院检讨潘耒赠诗

       潘耒所赠为长诗,节选其中佳句:“凌云词赋向来超,嗟赏俄闻出九霄。欲遣炎荒传彩笔,故令禁近走星轺。棘闱乍敝三春暖,铜鼓初收五岭遥。早有文光烛南极,欃枪芷角黯然消”。潘耒的这段诗文称赞乔莱词赋造诣超群,有直上云霄之势。而今肩负朝廷使命出使南疆,此时八桂五岭已平定,边陲铜鼓初收。乔莱亲临"棘闱"主考乡试,选拔人才如春风化雨“三春暖”,诗以“文光”星象光耀粤地“南极”。潘耒颂扬朝廷发展边陲文教建设的举措,以“铜鼓”“ 文光”意象寄托安定边疆的愿景。

《使粤赠言》潘耒赠诗

20250513085837front2_0_2169098_FjhDFaG841tE4sxZm8WmmsvR6TnD.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59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潘耒诗中还有佳句:“扶兴灵秀千年閟,炳蔚光华一旦开。攀尽桂林无限树,仙枝携向凤城栽”。这里赞颂了有千年文化积淀的"灵秀"桂林,展现了岭南文采与山水景致交相辉映的灿烂。诗人以“桂林无限树”呼应 “千峰环野立”,体现了诗人对桂林山水的深度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岭南人才进贡京都禁苑,“仙枝携向凤城栽”!
       诗人潘耒,江苏吴江人,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诏举“博学鸿儒科”,潘耒被推荐参加考试,名列二等第二名,以布衣身份被授为翰林院检讨。参与《明史》修纂,还被康熙亲点为日讲起居官,出任会试考官,分校礼闱。因对时政“精敏敢言,无稍逊避,终以浮躁降职。”

翰林院检讨潘耒画像

20250513085942front2_0_2169098_FqQyvXUahYEWEY_3gHrbpGJidy7P.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00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3、翰林院编修钱中谐赠诗  

       钱中谐所赠为五言长诗,以清朝平定云南叛乱后派遣乔莱出使粤西主持乡试为主题,展现了文人报国的豪情与对盛世治世的赞颂。 诗中有“正播平滇捷,欣看使粤行。凌云发重歎,躡电起遐征。”之句,随着清军平定吴三桂叛乱“平滇捷”,乔莱方有“使粤行”,主持广西乡试科举。这里既有对功业的颂扬,也有对边疆文治的重视。用“凌云”喻报国壮志,而以“重歎”流露忧虑,“躡电”形容行程紧迫,凸显使命艰巨。
       钱中谐诗写广西文教事业是“棘试频年阻,榛芜此日清”,战乱导致广西科举 “棘试”中断多年,如今乱象 “榛芜”已平,文教复兴。钱中谐诗写:“才雄三十乘,道远六千程”,也许是借用了《左传》“三十乘”,意为贤才济济。或指广西王城贡院首次乡试,乔莱录取的举人贡士正好三十名。

《使粤赠言》钱中谐赠诗

20250513090034front2_0_2169098_FpksaFwhxaN6M9F3ZeZ0aps9yD1n.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01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钱中谐诗写:“地入九疑旷,堂开八桂宏。采毫消瘴疠,荒檄盛题名。”诗中的“九疑”之地“八桂”之堂是桂林地理符号,文人笔墨“采毫”,可题名彰显教化之功。
       诗人钱中谐,江苏吴县人,顺治十五年进士,官泸溪知县。康熙康熙十八年朝廷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博学多识,参入纂修《明史》。工诗古文,多散失不存。

钱中谐书法

20250513090121front2_0_2169098_FkSGBiXtQb5dNQVnqKzZk6oFP49t.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02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4翰林院检讨倪燦赠诗


       倪燦赠诗开篇是对桂林山水的描述:“燕云西望漓江斜,桂林老树开奇葩。漱玉岩高障晴目,山光淡沲紫霞新”。诗人以“斜”字写漓江江流蜿蜒,打破平直视角,化静为动,凸显漓江九曲回环之态,江流九曲,玉岩高障。还有苍劲千年古榕盘根错节,象征桂林历史的厚重。诗人的视角从远眺“漓江斜”到近观老树奇葩,从仰视漱玉岩到俯察山光水影,形成多维度空间切换。诗人以生动的意象和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奇秀空灵的漓江山水长卷。

清  徐璋绘《倪燦像》

20250513090212front2_0_2169098_FrV5CSuiUTOGc3HgRS3pSU7UPHQ-.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03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诗人展开的山水画卷中,有翰林乔莱万里远来:“天子抡才用侍从,亲踰五岭临幽遐。西粤迢迢万余里,马蹄呿吵缟狡稹薄J瓶滴跣湃吻抢常“稳瞬拧⑷斡媒迹记抢炒砘实邸扒综u”粤西,翻越五岭山脉,崇山马蹄声碎,迢迢千万里,不辞辛苦,在“幽遐”的偏远之地主持乡试,恩光普照八桂大地。
       诗人倪燦,江苏上元人,康熙六年(1667年)中举,康熙十八年(1679年)召试博学鸿儒,倪灿中榜为一等二名,官授翰林院检讨。受荐修《明史》。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倪灿表现出不俗的才华,他的诗歌和书法皆受到当时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誉为一时之秀。

倪燦书法

20250513090303front2_0_2169098_FgrXUuNjxJLyf3Uv-cikjAV6gyg0.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04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5、翰林院检讨徐嘉炎赠诗

       徐嘉炎赠诗为七律:“洞庭南去浪花生,九面湘帆自送迎。跕跆飞鸢愁桂水,萧萧嘶马出榕城。探珠应复鲛人窟,作记宁惭柳子名。春草王程辞不得,征车休听鹧鸪声”。
       徐嘉炎诗作首联为“洞庭南去浪花生,九面湘帆自送迎。”以“浪花生”动态呈现洞庭湖的壮阔波澜,呼应“九面湘帆”顺风逆流直上入粤西。这是描写乔莱出使岭南的路程。颔联“跕跆飞鸢愁桂水,萧萧嘶马出榕城”。句中的“桂水”“榕城”代指岭南粤西,以“飞鸢”与“嘶马”形成动静对比,前者借水鸟低飞暗喻旅途艰险,后者以马嘶渲染满腔离情。颈联“探珠应复鲛人窟,作记宁惭柳子名。”这里用“探珠”喻科考发掘人才,以“柳子名”激励乔莱“范公心事先天下”的士人精神。尾联“春草王程辞不得,征车休听鹧鸪声”。以“王程”点明仕途责任不可推卸,而“鹧鸪声”以鸟鸣反衬决绝,凸显家国使命与个人情感的张力相通。
       诗人徐嘉炎,浙江秀水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国子监生,荐举博学鸿儒,试列一等,授检讨,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充三朝国史及《会典》《一统志》副总裁。其诗作擅长咏史怀古,善用典故与意象,被视为清初诗坛独特存在。

《使粤赠言》徐嘉炎赠诗

20250513090450front2_0_2169098_FtbARzT_VcNLan31gze9KQct4oCq.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05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6、翰林院编修曹禾赠诗

      曹禾诗云:“才子抡才下玉堂,十年桂郡破天荒(广西乡试十年不举,前此未有,以词林主之者)。烟青江水滋兰芷,风动仙山叫凤凰” 。这段诗句描绘了人才通过科举脱颖而出,并在地方治理中取得卓越成就的景象。诗说“才子抡才下玉堂”指乔莱从翰林院“玉堂”出使粤西,隐含对科举制度的尊崇,与“金榜题名”传统意象相呼应。“十年桂郡破天荒”的“桂郡”既指广西,也有“折桂”之意,喻王城贡院乡试开考“破天荒”。诗人在句后附注“广西乡试十年不举,前此未有,以词林主之者。”这里也说乔莱是王城改贡院后“前此未有”的第一位主考官!“烟青江水滋兰芷”化用《离骚》“兰芷”意象,以江水滋养香草比喻才子以德行教化百姓。以自然喻人文。“风动仙山叫凤凰”之句的“凤凰”象征乡试出贡士人才,呼应“文曲星”典故。暗含对天子治理下人才辈出的期许。

20250513090553front2_0_2169098_FilcrrdjoFCGcyrIbcmcZOj22TEJ.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06 手机图标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曹禾诗又云:“不是冰轮悬翰苑,谁能铁网罩蛮方。遥看百越呈奇瑞,翠羽蠙珠出夜郎”。这段诗句以边塞治理与祥瑞意象展现大清皇朝对南疆的文治武功。“冰轮”喻指明月的清辉,象征文教之光;“翰苑”即翰林院,喻朝廷以文教润泽边陲的文治传统。“谁能铁网罩蛮方”典出军事镇压、喻武力威慑,凸显三籓之乱平定后对南方的军事控制。“遥看百越呈奇瑞”,意为岭南异域奇景暗含臣服寓意。“翠羽蠙珠出夜郎”这里的“翠羽”“蠙珠”为南方特产贡物,喻粤西乡试成功举办,选拔出的举人堪为向皇帝进贡的宝物。
       诗人曹禾,江苏江阴人。康熙三年(1664年)三甲进士,官内阁中书。康熙十八年(1679)应试博学宏词,获二等,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国子祭酒,以事罢归。

翰林院编修曹禾画像

20250513090637front2_0_2169098_FosPId3mWG6Owi_pDb0HjjJbfgqu.jpg

237

主题

6209

回帖

2万

积分

2022年度人文达人2021年度人文达人2020年度人文达人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翰林院
翰林院0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