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15085|回复: 5

全州历史建制与舜文化根脉

[复制链接]

158

主题

1863

回帖

4639

积分

发表于 2022-9-30 15: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州历史建制与舜文化根脉原创2022-09-30 10:02·楚南舜文化
编者按:2022年9月24至25日,第七届湘漓文化论坛研讨会在广西全州县炎井举行。来自广西湖南两省区的专家和学者围绕“新时代 湘桂走廊经济文化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本着学术探讨百家争鸣的原则,全州县委宣传部蒋学军部长撰文《湘桂古道上的舜文化根脉——从全州历史建制,看舜文化的根脉》,与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
作者:蒋学军

舜帝是中华道德文化的始祖,中华道德文明之源就是舜文化。湘桂古道上的舜文化源自舜帝南巡。上古时期,中原部落联盟(尧舜禹)为加速国家统一,多次讨伐南方的三苗部落联盟,战败后的三苗余部逃往南方苍梧(注:此苍梧为先秦苍梧非今广西梧州苍梧)。禹主张对三苗继续征伐,舜帝不赞成,而主张德服感化三苗。于是舜帝南巡,亲往“三苗”之地,怀柔德服三苗,不幸的是舜帝在苍梧之野驾崩了,葬在了九疑山,舜帝之陵就叫零陵。



全州文化公园内的舜帝像

秦始皇为了纪念舜帝葬于九疑山,在全州县地设立了第一个以舜帝葬地舜陵命名的县,名零陵县。随后,汉武帝又在全州县地设立了第一个以舜帝葬地舜陵命名的郡,名零陵郡。二千多年来,尽管全州历史建制地名不断变化,作为古零陵县、郡后来都从全州迁到了今湖南永州芝山成为了老零陵,但在全州历史上的这些建制地名都与纪念舜帝及二妃娥皇、女英有关,舜文化的历史根脉始终贯穿其中。

现就全州的建制沿革及建制历史地名所贯穿的这条舜文化历史根脉进行浅释,以与永州的专家学者共同挖掘湘桂古道的舜文化遗存,共同打造好湘桂大零陵文化圈,促进湘桂古道的湘桂经济走廊的形成和发展。

一、全州建制沿革

战国时,属楚之长沙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于境内置零陵县,治所在今县城西南39公里处,隶长沙郡。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在零陵县境东北部置洮阳县,治所在今永岁乡梅潭村后坡山上。当时,全州县境南北并存零陵、洮阳2县(注:洮阳县包括全州升乡的文桥、庙头、黄沙河、永岁等四镇和东安县)。同时,析桂阳、长沙郡南部置零陵郡,郡治驻零陵县,零陵、洮阳2县隶零陵郡,领零陵、始安、洮阳、营浦、都梁、冷道、泉陵、钟武、营道、夫夷等县。

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零陵郡改称九疑郡,洮阳县改称洮治县。东汉建武初复旧。

东汉建武年间(25—55年),零陵郡治从零陵迁至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北)。是时,零陵县对郡而言,称小零陵,仍在全州。

三国时期,刘备逝世前(223年),零陵(小零陵)、洮阳二县属蜀,之后属吴。

晋、南北朝时,承汉制,零陵、洮阳二县仍属零陵郡。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零陵、洮阳、观阳(今灌阳)三县置湘源县,县治在今全州镇柘桥村,又废零陵郡置永州总管府,湘源县隶之。隋大业三年(607年),裁永州总管府,复零陵郡,仍辖湘源县,灌阳分出另置县。

唐初,治袭隋制。唐武德七年(625年)灌阳县又并入湘源县,唐上元二年(675年),灌阳县再次分出置县。

五代十国时期,梁太祖朱温开平元年(907年)封武安节度使马殷为楚王,湘源县属马氏楚国。

后唐天成元年(926年),李嗣源称帝(明宗),因避其讳,将湘源改为湘川,仍属马氏楚国。后晋天福四年(939年),从楚王马希范奏置全州,同时改湘川县为清湘县,与灌阳同属之,州治在今全州镇柘桥村。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州、县治所从柘桥村迁全州镇。此后境内历朝历代府、路、州、县治所均在此地。

宋朝沿袭唐制,宋天圣八年(1030年),扩建全州城。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改广南西路安抚司节制。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四月,改全州为全州路,仍领清湘、灌阳2县,属湖广行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全州路为全州府,辖县如旧。明洪武九年(1376年),全州府降府为州,并撤清湘县,其地属全州所辖,改隶属湖广永州府。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八月,韩观奏请将全州改隶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桂林府,下领灌阳县,州、县治所依旧。

清代,仍称全州,隶桂林府,但不辖灌阳县。

民国二年(1913年),改全州为全县。

1949年11月17日,全县解放,新成立的全县人民政府仍驻全州镇。

195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全县为全州县。全州县名至今不变。

从全州的历史建制,可以看出全州与湖南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零陵全州到“老”零陵永州,两地是“一家亲”骨头连着筋。

但从全州的历史建制地名来看,依次是零陵、湘源、湘川、清湘,直到今天的全州(注:全州境内曾有洮阳县,辖地大部分在今东安县,但县治在全州永岁),这些历史地名都贯穿一条与舜文化有关的历史根脉。现作如下浅释。



二、全州历史建制地名所贯穿的舜文化根脉

1、古零陵的地名由来:全州因舜帝葬于九疑山而有以舜陵命名的最古老地名“零陵”建制

零陵是我国最古老的地名,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中说:我国共有夏代以前的古地名34个,而夏代以前出现的上古零陵就是其中之一。

零陵地名最早出现在今广西全州。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帝“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司马迁在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为了纪念舜帝,于公元前221年,在舜帝南巡驾崩之地的“苍梧之野”即今广西全州县地设立了零陵县(《全州县志》大事记),“治所在今县城西南39公里处”(《全州县志》),作为我国最早的古地名之一的建置地名“零陵”就出现在全州。零陵县的历史地位相当重要,县治处古代湘桂走廊之上,沿湘江河岸,秦有驰道、汉有峤道,是大军南征的主要通道。



《汉书•艺文志》有“纵横家《秦零陵令信》一篇,难秦相李斯。”说的是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上书劝秦始皇焚书,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而零陵令信却持反对意见,并为难秦相李斯,与李斯进行了辩论。从“秦零陵令信难秦相李斯”这件事可看出,由于秦始皇设于全州的这个零陵县政治地位重要,这个县令信的话语也有相当的政治分量。秦始皇还于公元前210年第四次东巡时,携少子胡亥、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等随行。在云梦(今湖北长江南北一带),南望九疑山遥祭舜帝:“三十七年癸丑,始皇出游。”“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祭虞舜于九疑山。”(《史记·秦始皇本纪》)

西汉时,汉武帝为纪念舜帝,在舜帝葬地全州以“零陵”之名设置了“郡”的行政管理机构。《汉书·地理志》:“零陵郡,汉武帝元鼎六年置”。清代嘉庆《全州志》卷之一舆地·沿革载:“《禹贡》:全(州)为荆州之域,舜十二牧之所治也,春秋楚南境,秦属长沙郡,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零陵陵郡”。《全州县志》大事记:汉武帝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全州设立了零陵郡。

《全州县志》建置沿革对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在今全州县地置零陵县和零陵郡的历史,记载如是:“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于今县地置零陵县,治所在今县城西南39公里处。属长沙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在县境东北部又置洮阳县,治所在今永岁乡梅潭村后坡上。当时,县境南北并存零陵、洮阳二县。同年,又置零陵郡,……洮阳、零陵两县地属零陵郡。”汉武帝也曾南望九疑山遥祭舜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汉武帝“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疑。”(《汉书·武帝纪》)

新朝王莽时,零陵郡改名九疑郡。至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25年-55年),由九疑郡复名零陵郡,郡守龙述(注:汉光武帝25年敕封为零陵太守,“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始从全州迁郡治于泉陵(今湖南永州芝山),但零陵县治所却仍然在全州(《全州县志》大事记)。此时零陵郡治在永州的芝山,零陵县却与洮阳县(全州永岁梅潭)同在今全州县境内。直到隋开皇十年(590年)废郡改州制度实行,才废零陵、洮阳、观阳(今灌阳)三县,并置湘源县。零陵县在全州存在810年之久。

可见,舜帝南巡,崩葬九疑而有零陵是全州舜文化历史根脉的起点。

2、湘源县的地名由来:全州因“湘水出舜葬地东南之陬”而有湘源建制

湘源县是废除了秦始皇在全州县地设立的零陵县后,而设立的建制县。东汉从全州迁零陵郡治于泉陵(今湖南永州芝山),但零陵县仍在全州。至隋代,为实行零陵郡县同治,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原泉陵县为零陵县。同时,废零陵、洮阳、观阳(今灌阳)三县置湘源县,县治在今全州镇柘桥村。湘源县自隋开皇十年(590年)设立,至后唐天成元年(926年)改湘源县为湘川县,湘源县在全州存在336年之久。(注:灌阳县在此期间曾有分合)

相传,湘源县建制地与舜帝葬地有关。我们先看湘源县的“湘源”二字,湘源,取湘江源头之义。全州县域古属湖南,到了明代才从湖南划到广西,因湘江最上游过其境,而称之为湖南“三湘”中的“上湘”,古称湘源。湘源县治所在的今全州镇柘桥村附近有祭祀舜帝的舜庙,民间称之为虞帝庙。《全州志》载:“虞帝庙在城西十里”。湘源县治设于此并有祭祀舜帝的虞帝庙,是因这里是舜帝葬地九疑山山脉的东南角,我国最早的地理志《山海经》记载了这一史实。



《海内东经》载:“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是说舜帝葬地的东南是湘水(湘江)的发源地,湘水(湘江)发源于今广西兴安县境内的海洋山,湘水(湘江)沿水源山海洋山西环而流,最后流入洞庭湖。

对于湘水(湘江)源,相关史料这样认定:湘水发源于始安(即今兴安县海洋山亦称阳海山),然后向北流往全州。《汉书·地理志》认定:“零陵:阳海山,湘水所出。”《水经·湘水》认定:“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东北过零陵县东,又东北过洮阳县东。”(注:当时的零陵县包括全州县的大部分和兴安县的一部分、洮阳县为今全州县地的升乡四镇和东安县)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不仅肯定了《汉书·地理志》所载湘江发源于海洋山的说法,而且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湘、漓两水同源的说法:“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即阳朔山也,……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全州前置又为湘川县),东北流。”湘水最后流入洞庭湖。

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海内东经》所载“湘水出舜葬东南陬”,是说舜帝葬地在湘江源地域。

《山海经·海内经》又载:“九疑山,舜之所葬。”是说舜帝葬于九疑山。



《全州志》也记载了舜帝葬地在全州九疑山,而有“全州地故零陵地”,记载具体如斯:《全州志·舆地》古迹:“《书》(尚书):(舜帝)五月南巡至于南岳。《家》语:舜嗣帝五十载,陟方死于苍梧之野,而葬焉。《山海经》《礼记》皆云。然(后)太史公谓:(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全州地故零陵地。”

《全州志》“地理”记载了在全州西北山岭有九疑山。这座九疑山在蟠亘在全州旧地的西延至全州县大西江、龙水、才湾、绍水、咸水数镇之间,是一条绵长的山脉。可见《全州志》记载的九疑山与《海内东经》所记载的舜帝葬地方位是完全一致的。

全州地处湘江源地域,史称湘源,其西北山地之中又有九疑山。而《海内东经》所描述的湘江流向特征与现实中的湘江流向情形又是完全一致。于是,清代嘉庆《全州志》卷之一舆地·湘水也全文照载:“《海内东经》曰: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这是记载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的依据。

以上记载说明湘源县建制地是因湘江最上游过全州境域,并流经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的东南角,官方和民间为纪念舜帝葬于九疑山,而在这里建起了虞帝庙,随后在此有了湘源县的建制。

可见,湘源县建制是舜文化在全州的承袭,德圣孝祖舜文化在全州影响之深。

3、湘川县的地名由来:全州因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湘川“赤壁”殉情而有湘川建制

湘川县是五代国时期在全州县地设立的建制县。后唐天成元年(926年),李嗣源称帝(明宗),因避宗讳,改湘源为湘川县。县治仍在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东南角的今全州镇柘桥村。湘川县自建制起,至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改湘川县为清湘县,湘川县县名在全州存在13年。



尽管湘川县的建制历史不长,但其建制地名湘川,却与舜帝南巡及二妃娥皇、女英在全州为舜帝殉情有关。

湘川建制地名源自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全州湘川“赤壁”殉情的“湘川别泪”“湘川恨”这个典故。

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全州湘川“赤壁”为舜帝殉情,并建有湘源二妃庙的事,在全州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

相传,舜帝的两位妻子,即娥皇、女英二妃为尧帝之女,帝舜执政39年以后,为“德服三苗”,曾到南方巡视。娥皇、女英二妃原是跟随舜帝同行的,但到了洞庭湖时,舜帝担心二妃经不起长途奔波之苦,且不了解前方的情况,就让她们留在了那里,舜帝继续率军南进。舜帝不幸死在“苍梧之野”。娥皇、女英闻此噩耗,便一起去南方寻找舜帝,二妃来到全州九疑山祭祀舜帝亡灵后,返回途中经全州县城湘江边的三江口北渚李家山即湘川“赤壁”,恸哭不止,二妃在此泪尽而为舜帝殉情,她们的泪水染竹成斑,故称“斑竹”,又名“湘妃竹”。

早在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牧刘表在此建湘源二妃庙。

据《大明一统志》卷八十三《广西布政司·桂林府》:“全州南有庙,以祀舜二妃。唐柳宗元作记。”明洪武《永州府志》全州:“二妃庙城南江外。汉初平元年建,唐元和九年重建。”清康熙《广西通志》卷三十三:“二妃庙,在州城南一里。汉初平元年建。唐元和九年重修。”清康熙《全州志》:“二妃庙在江之南一百六十步,唐元和九年重建,柳宗元记。嘉靖八年重修。”清代《嘉庆一统志》记载:“二妃庙在全州城南,祀虞帝二妃。汉初平元年建。唐元和九年修,柳宗元有碑铭。本朝乾隆十二年修,嘉庆四年重修。”清嘉庆《全州志》卷之二:“二妃庙在城南一里。汉初平元年建。唐元和九年重修。嘉靖八年又修。国朝乾隆十二年修,嘉庆四年河街坊倡建。”

湘源二妃庙自汉初平元年(190年)初建,至抗日战争被日军飞机炸毁,到解放初期仍有残垣破墙。其残存后因疏于管理而毁损。今全州湘源二妃庙重建于全州县新区的湘源文化公园。



舜帝二妃未随舜帝同行及湘妃竹的原由在史料中有记载。舜帝有三个妃子长妃娥皇,次妃女英、癸比。舜帝南巡苍梧时,他的三个妃子未随行到苍梧之野。《礼记》卷二《檀弓上》:“舜葬於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唐孔颖达疏:“案《帝王世纪》云:‘长妃娥皇无子,次妃女英生商均,次妃癸比生二女,霄明、烛光是也。’”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尧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二女之名,首揭于兹。是说舜帝二妃是帝尧的二个女儿娥皇、女英。《山海经•中山经》载舜帝南巡,二妃暂留洞庭湖:“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说舜帝南巡时原带着二妃娥皇、女英,后二妃留在了洞庭湖。从《礼记·檀弓》和《山海经•中山经》等史料记载的情况来看,舜帝在“苍梧之野”的全州驾崩时,娥皇、女英二妃没在舜帝身边。

西汉、东汉时期的学人,多有提到舜帝二妃殉情地在湘川。刘向在《列女传·有虞二妃传》中写到:“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舜既嗣位,升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天下称二妃。……舜之涉方(注:巡视四方)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王逸在《楚辞章句》注《湘君》篇说:“尧用二女妻舜。有苗不服,舜往征之,二女从而不反,道死于沅湘之中……”

西晋佐著作郎、中书郎张华《博物志》记载舜帝驾崩后,二妃寻夫泪尽气绝,挥泪为斑竹:“舜死,二妃泪下染竹既斑,妃死为湘水神,故曰湘妃竹。”

舜帝二妃在全州为舜帝殉情的地方名又叫湘川“赤壁”,它就在全州古八景的“赤壁秋灯”景点,相关史料亦有载。北京顺天府尹蒋琦龄《空青水碧斋诗集》中的《石霜出世始末考》载:“罗水南,二妃庙西,地名赤壁。”东晋罗含《湘川记》(注:湘中记)记载了全州的湘川“赤壁”:“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 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岸若朝霞,是纳‘潇湘’之名矣。”又载:“湘水之出于阳朔(注:亦称阳海山),则觞为之舟。”《水经注》载:“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注:湘川县为全州县前置),东北流。”上述史料中的“湘川”“赤岸若朝霞”均指二妃殉情的全州湘川“赤壁”。

娥皇、女英二妃在全州湘川“赤壁”为舜帝殉情之地, 成为了潇湘文化的原生地(此时的“潇湘”是指清深的湘水)。

舜帝野死全州及娥皇、女英二妃在湘川殉情,并在全州建二妃庙的祭祀情况,我们可以从唐代柳宗元所作的碑记中作一些了解。柳宗元曾在今之全州的湘源县,为重修全州二妃庙题写了《湘源二妃庙碑》,《碑记》中有“惟父子夫妇,人道之大。大哉二神,咸极其会。为子而父尧,为妇而夫舜。齐圣并明,弼成授受。内若嚣瞽,上承辉光。克艰以乂,德罔不至。帝既野死,神亦不返,食于兹川,古有常典。……渊懿承圣,舜妻尧女。德刑妫汭,神位湘浒”的记载。从中得知,当时的全州人在二妃庙祭祀二妃的同时,也祭祀舜帝。祭祀目的是“驱祓戾孽,恢宣淑灵”,以其美德,教化世人。如果失职不敬,则“以奸大刑”。

柳宗元还以乐歌的形式描述了当时二妃庙祭祀“风行水上,通达利贞”的“涣卦”经典意境“渊懿承圣,舜妻尧女。德刑妫汭,神位湘浒。揆兹有初,克硕厥宇。唐命秩祀,兹邑攸主。毛牷既疈,椒馨爰糈。允于万年,期保伊祜。……神乐来归,徒御雍雍。神既安止,邦人载喜。奉其吉玉,以对嘉祉。南风湑湑,湘水如舞。将子无让,神听锺鼓。丰其交报,邦邑是与。刻此乐歌,以极终古。”

历代的文人骚客常以二妃为舜帝殉情的“湘川”为题赋诗吟唱,歌颂娥皇、女英对爱情的执著与忠贞不渝。西晋时期的文学家陆机作《乐府》诗之十六有“南要湘川娥”;南北朝时期的诗人阴铿作《侍宴赋得夹池竹诗》有“湘川染别泪”;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吴均作《登二妃庙》有“帝女湘川宿”;隋炀帝作《春江花月夜二首》有“湘川值二妃”。唐朝时期诗人缅怀、歌颂舜帝二妃的诗词形成了高潮,如:杜甫作《千秋节有感二首》有“湘川新涕泪”;朱放作《竹》有“萧萧意何恨,不独往湘川”;清江作《湘川怀古》有“湘妃昔时哭”“泪痕犹在竹”;常建作《古意·二妃方访舜》有“愁泪变楚竹,蛾眉丧湘川”。

北宋时期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开在知全州任上留有墨迹:“湘水导全州城下,北走州之境,又独能产筠竹成纹。古书今俗,通谓二妃溺于沅湘,挥泪为竹斑者,在此(即全州)也。……傍有妃庙”(《讽虞嫔诗并序》)。柳开还在此立碑刻石,将《讽虞嫔诗并序》留于全州湘源二妃庙中。

娥皇、女英二妃在全州湘川“赤壁”为舜帝殉情,挥泪沾竹,竹尽泪斑的美德,后来演化为湘川别泪典故。其他同源典故如湘川恨、二女垂泪、啼斑竹、啼湘、啼舜妇、妃泣竹、怨泪连疏竹、恨竹泪、斑竹、斑竹染啼血、染竹啼、染筠、楚妃泪竹、江娥啼竹、泣竹、泪竹、湘妃泣、湘妃泪、湘妃旧竹、湘妃血、湘娥竹、湘水泪、湘泪、湘皇泪雨、湘竹痕、湘筠、湘篁染泪、竹上斓斑、竹上泪、粉篁春泪、舜妃啼竹等,皆出于舜帝二妃殉夫挥泪为斑竹的全州湘川“赤壁”。

可见,湘川县名与舜文化在全州的承袭有密切关系,起因是为既避明宗讳,又纪念舜帝南巡及二妃娥皇、女英在全州湘川“赤壁”殉情,而改全州古县名湘源县为湘川县建制。







158

主题

1863

回帖

4639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15: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4、清湘县的地名由来:全州因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交潇湘之渊”而有清湘建制



清湘县是五代国时期在全州县地设立的建制县。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改湘川县为清湘县,并于县置全州,州治仍在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东南角的今全州镇柘桥村。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州县治移今址全州镇。两宋因之。元为全州路治。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全州路为全州府; 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全州府为全州,废清湘县入全州,改隶属湖广永州府;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改隶属广西桂林府。清因之。1912年改全州为全县。1959年改全县为全州县。清湘县自建制起,至明洪武九年废清湘县入全州,清湘县建制在全州存在437年。

湘川县改为清湘县,并于县置全州,从中可以看出佛教文化文化在全州的兴起和影响。全州有佛教胜地“楚南第一名刹”湘山寺,位于全州县城内西隅湘山之麓,系公元756年唐代高僧无量寿佛(全真法师)创建。宋朝4位皇帝先后5次加封,宋徽宗亲临膜拜,素有“兴唐显宋”之美誉。“全州之名,本于湘山寺僧全真。”(明曹学佺《广西名胜志》卷一)。

尽管清湘县是为全州的辖县,但其建制地名清湘仍与舜帝南巡及二妃娥皇、女英在全州为舜帝殉情有关,承袭着舜文化这一历史根脉。

相传,清湘县建制地名缘于舜帝南巡及二妃娥皇、女英“交潇湘之渊”,而引发的“潇湘泪竹”典故,是娥皇、女英二妃在全州湘川“赤壁”挥泪沾竹为舜帝殉情的“湘川别泪”典故的演化。

清湘,因全州境内的湘江水清深得名。清湘即为“潇湘”。今天的潇湘是指潇水和湘水,而清湘县建制时的“潇湘”其意不是今天的潇湘,而是指清深的湘水。“潇湘”二字由来。《说文》:“据善长(郦道元)说则潇湘者犹云清湘。”《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李善注引王逸曰:“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於湘水。”唐李白《远别离》诗:“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王琦注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当时“潇湘”一词中的“潇”字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八·湘水载:“潇湘之浦,潇者,水清深也”。此时的“潇湘”不是指潇水和湘水,潇水古称营水。所以《说文》释“潇湘”二字由来为“潇湘者犹云清湘”。

《潇湘考释》说:先秦时期的自然地域名称只有“湘”而没有“潇湘”或“潇水”。据考证潇、湘二字约莫到了汉代《山海经·中山经》才结合为一个词“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在盛唐之前,“潇”仅作为“湘”的修饰成分,指的是清深的湘水。“盛唐以后,受柳宗元的诗文影响,他在《愚溪诗序》中写到他在愚溪安家,“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在《愚溪诗序》中的“潇水”是指代清深的湘水,因当时尚无“潇水”之河流专名。而由于柳完元的“潇水”文学形象所带来的影响深刻,自北宋起后人便将柳宗元诗文中原意为“清深的湘水”的“潇水”取代了古营水,自此古营水以潇水之名载入典籍经史,潇水成为了永州一条美丽的河流名称。

后来,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全州湘川赤壁为舜帝殉情的“湘川别泪”传说,被演变成湘水之神湘君与湘夫人的爱情神话。



西汉刘向在《列女传·有虞二妃》记载:“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湘君。”唐章怀太子李贤注释《后汉书·张衡传》引西汉刘向《列女传》:“舜升天子,死于苍梧,俗谓之湘君、湘夫人也。”唐史学家司马贞《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湘)夫人是尧女,则湘君当是舜。”唐代韩愈亦云:“湘君者,自其水神,而谓湘夫人乃二妃也,从舜南征三苗不及,道死沅湘之间。”宋太常博士、敷文阁学士洪兴祖在《楚辞补注》说:“(王)逸以湘君为湘水神,而谓留湘君于中洲者,二女也。”北宋时期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开在知全州任上考究说:“湘水导全州城下,北走州之境,又独能产筠竹成纹。古书今俗,通谓二妃溺于沅湘,挥泪为竹斑者,在此(即全州)也。……傍有妃庙。”

以上典故溯源,均说道死于全州的舜帝二妃为湘水之神,称湘夫人,湘君就是其丈夫舜帝。

屈原在全州根据当地民间传说,创作了《湘君》和《湘夫人》这两首祭祀湘水之神的优美而又古老的恋歌绝唱。东汉和东晋的学人还考证了屈原所写“湘夫人”就是传说中的在全州为舜帝殉情的二妃娥皇、女英。如:东汉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注:“《离骚》所歌‘湘夫人,舜妃也。’”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在《楚辞章句》说:“尧用二女妻舜,有苗不服,舜往征之,二女从而不反,道死于沅湘之中,因为湘夫人也。”东晋著名学者郭璞注:“天帝二女处江为神,即《列仙传》‘江妃’二女也,《离骚·九歌》所谓‘湘夫人’称帝子者是也。”全州民间在二妃殉夫的今之全州三江口北渚立庙祭祀舜帝及二妃,香火绵绵一千七百多年未绝,二妃庙分上下二座,一座被日军机炸毁,一座在解放后自然毁损。

历史上的全州二妃庙,是达官贵人与文人骚客来全州的必到之所。全州春秋时属楚地,秦为长沙郡地,汉为零陵郡地,五代后晋天福四年,马希范(后晋楚王)置全州。沿革地名有汉为零陵、洮阳县,之后地名多冠以“湘”,有湘源、湘川、清湘、全州等地名的变化。古往今来,文人骚客缅怀、歌颂舜帝二妃的诗词不计其数,且多用到全州以上的古老地名。唐代诗人刘禹锡作《清湘词》:“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雨中收。”元代诗人张鏔写有《咏清湘八景:赤壁秋灯》,其引云:“方来清湘,云泉竹树,景物清旷,他郡罕有及者。”并附描写二妃庙所在的《赤壁秋灯》景观诗:“二妃庙荒倚汀树,严城闭门人不渡。驿楼叠鼓灯火明,知有官船夜来去。巉巖絶壁山尽头,枯藤菌蠢蟠苍虬。手携洞箫唤孤鹤,西风拟继坡仙游。”

舜帝二妃殉情全州,当地不仅有二妃庙还有二妃坟。宋代诗人黄彦平到全州祭祀舜帝二妃所作的《二妃庙》诗中,就描述了其所见,在全州(宋时全州称清湘)二妃庙旁还有娥皇、女英的孤坟:“皇英不袝只孤坟,妃祠别占清湘原。略无石马充故物,但有耸筠志泪痕。”明代顾璘谪知全州,举觞浮白,凭吊二妃,咏叹:“泪竹斑斑空洒血,玉辇而今何处?”

“湘源斑竹杖,枝枝带泪痕。”中国古代的佛教禅宗还将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全州(唐代时称湘源)挥泪沾竹,竹尽泪斑,为舜帝殉情的美德,列入了佛教五元灯会的法事,以教化世人。

今全州县城南灌江、湘江、罗江(今称万乡河)三水相会处的北渚(简称三江口又称合江)——李家山三角洲就是舜帝二妃庙遗址所在。这个二妃庙就在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东南角的三江口,而这个三江口就是传说二妃殉夫的湘川“赤壁”即三江合流的最大江潭深渊。这也与《山海经》所载的“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的描述相吻合。

三、全州的舜文化根脉虞时已然,庚续至今

舜帝南巡在全州留下了大量舜帝文化遗存。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李梦阳曾赋诗赠全州知州顾璘,说全州是“舜之所葬”的“人文地”——“苍梧遗舜迹,白云秋气愁。君得人文地,相传是此州。”

全州有以舜帝葬地舜陵命名的我国最古老的地名“零陵”,有秦始皇和汉武帝为纪念舜帝崩葬于苍梧之野全州而设置的零陵县和零陵郡故址。

全州九疑山有许多与舜帝有关的地名故事传说。九疑山因是天子舜帝葬地,又名天子岭。九疑山下有虞帝岭、舜帝行宫故址,有二妃祭舜的望夫岭,有为舜帝招魂的零陵屋,有舜帝居住过的天子屋场地,有祭祀舜帝的祀山,有舜帝祭天的祭坛大屋坛,有三苗首领崇尚舜帝之德而归顺舜帝的归崇坪,有象征舜帝凤凰化身的凤凰山,有与帝丹朱冢同名的丹阳山,有舜帝栖息枕山而眠的枕山,有祭祀舜帝的枕山庙,有祭祀舜帝时击鼓奏乐的打鼓坪,有舜帝降符瑞的符山,有双鹿悲鸣为舜帝报丧的鹿鸣,有舜帝歇息沐浴的天子潭,有象征德圣孝祖舜文化的皇极山,有以忠孝“大极”命名的大极山等,相传这些地名都与舜帝葬于此及祭祀舜帝有关。

与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相邻的舜皇山,有金凤山舜帝庙村的舜庙,庙头大庙脚舜庙遗址;与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相近的,有罗水河畔的虞帝庙,有三江口的娥皇、女英二妃殉夫处和二妃庙,有舜帝巡游凤凰天子岭的传说等舜帝留下的遗迹。

古往今来,有屈原、扬雄、李白、李梦阳、顾璘等骚人墨客到全州追寻德圣的舜迹。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杰出的政治家屈原一生最推崇舜帝,为实现自己的“美政”政治理想。放逐期间,他曾追寻德圣舜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注:舜名重华)而陈词。”他溯江而上,不惜跋山涉水,向南远道而行,到了朝思暮想的全州九疑山。“吾将往乎南疑”,“朝发轫于苍梧兮”,屈原对九疑山有着密不可分的情结。

他来到全州九疑山感受着“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离骚》),“九疑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九歌·湘夫人》),他虔诚地祭拜舜帝,“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离骚》)他以先圣舜帝行为节制性情,向舜帝倾诉着心中的忧虑和愤懑。他对舜帝至真至诚,“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离骚》),他跪着向舜帝的英灵陈述其明君贤臣共兴楚国的“美政”政治理想,倾诉其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治国方案。“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他明知忠贞耿直、光明正大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坚持真理,求索政治清明。

李白出于对屈原的崇拜及对全州九疑山的向往,也沿着当年屈原追随舜帝的踪迹来到全州,进行了实地考察,写下了屈原流放到全州的历史往事:“楚怀亦已昏”“屈平窜湘源”(《古风》)。“屈平窜湘源”中的“屈平”就是屈原(名平,字原,又灵均),“窜”是放逐的意思。诗中对屈原部分的描写,其意是说战国时楚怀王不听屈原苦谏,为秦说客张仪所骗,最后客死秦国。贤人用非其所,坏人得以重用。屈原不愿虎口贪生,而因为直谏被流放到全州湘源。《全州县志》建置沿革载:唐朝时全州叫湘源县。李白在上述《古风》诗中说到的这个“湘源”就是如今的全州。

李白年青时就有“南穷苍梧”(《上安州裴长史书》),出蜀远游到舜帝驾崩的苍梧之野全州追寻舜迹,寻求政治出路的想法。李白出仕后他聊以致其爱君忧国之志,并追随屈原的踪迹到达舜帝驾崩的苍梧之野和二妃殉情的全州,“登九疑兮望清川,见三湘之潺湲”(《悲清秋赋》)。

李白看到全州境内越城岭苍梧之丘的九疑山山峰连绵,又去哪里寻找舜帝的“孤坟”葬地呢?娥皇、女英二位帝子,在绿云般的丛竹间哭泣,哭声随风波远逝,去而无应。苍梧山岭叠嶂,群山迷茫,斑竹上的泪痕,乃二妃所洒,苍梧山无崩倒之日,湘水也无涸绝之时,二妃的眼泪又岂有止期?于是李白写下了舜帝二妃到全州寻夫而殉情的历史悲情《远别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并以屈原因为直谏而被流放到全州的历史往事鉴古,悲叹“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的悲剧可能会在唐代重演。

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李梦阳曾以“明发湘东路,应添弔屈愁”(《顾子谪全州遇赠二首》),说全州是“舜之所葬”的“人文地”来安慰贬任全州知州的好友顾璘。顾璘也以“泪竹斑斑空洒血,玉辇而今何处?水底灵均,江边刺史,蔓草埋荒宇。”(《念奴桥·湘山怀古》)来讲述“水中灵均”屈原到全州追寻德圣舜迹的这段悲壮历史,并刻诗于全州湘山寺妙明塔后的石崖。

全州的舜文化沉积也极其厚重。这里有很多活的传统,舜帝一直活在全州百姓的生活之中。全州人信仰舜帝,称之为“舜皇爬爬”(方言,读音papa),将其视为天地间最重要、最亲近的神之一。舜帝也一直活在庙、会及祭祀之中。在全州民间人们对“舜皇爬爬”的信仰则寄托在祭祀之中,当地有不少祭祀舜帝的神庙。今全州县文桥镇玉陛源口村旁尚存舜帝庙村和舜帝庙遗址。

至今,全州县文桥镇和东安县(东安县境域古属全州洮阳,西晋惠帝永熙元年【290年】从全州洮阳析出)的大庙口一带都有举行庙会给舜帝做生日的习俗。旧时,全州的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在湘源二妃庙隆重地举行祭祀舜帝和二妃的仪式。至今在全州民间仍传承着大堂请圣的祭祀仪式,即在全州农村每家每户立家堂,安香火时,要由师公做法事迎请尧帝和舜帝。“大堂请圣”的唱词有:“东岳治天尧舜帝,南岳师天尧舜皇,西岳崇天尧舜皇,北岳安天尧舜皇,五岳五天尧舜帝,五岳五天尧舜皇。”全州大西江的枕山庙就曾供奉着舜帝。大西江境域内的青瑶峒人还曾有到舜庙迎请虞神到神仙坝祈雨的习俗。由此可见全州民间对舜文化精神的信仰之深。

全州的建制沿革及建制历史地名所贯穿着的这条舜文化根脉,全州县先贤、明代嘉靖首辅、大学士蒋冕作了概括性的总结,他说:“吾州方重华(即舜帝)既远光霁未形之时”“帝舜南巡,……渐被声教,自虞时已然。”可见舜文化对全州的影响之深。


[size=1.176em]


158

主题

1863

回帖

4639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16: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州历史上的这些建制地名都与纪念舜帝及二妃娥皇、女英有关,舜文化的历史根脉始终贯穿其中。

158

主题

1863

回帖

4639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17: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州的历史建制地名来看,依次是零陵、湘源、湘川、清湘,直到今天的全州(注:全州境内曾有洮阳县,辖地大部分在今东安县,但县治在全州永岁),这些历史地名都贯穿一条与舜文化有关的历史根脉。

26

主题

688

回帖

4171

积分

发表于 2022-10-1 11: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帝的埋骨之地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宁远也好,全州也罢,都只能建象征意义上的祭祀陵。

158

主题

1863

回帖

4639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1: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舜葬九疑是为零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