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到广西——从翩翩少年郎到帅府“书写机宜文字”。 程邻墓志说“公自侍宝文公为机宜、为漕、为帅,及身复自为机宜、为帅,前后在岭海者垂三十年,虽穷徼深峒,无不知公名”。按:程邻生于熙宁三年(1070年),程节“为机宜”事在元丰五年(1082年),那么程邻初到广西时还是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年郎。元符二年(1099年)二月程节帅桂“奏公以延安府司录、书写机宜文字”时二十九岁。又说“时上方即位,追咎元祐弃地事,以为非是,欲尽复熙、丰之旧。故命宝文公筑桂州义宁县桑江等寨以控扼诸蛮。公赞画幕中,动中机宜。宝文公从容每以语人,人始知公之才”云云,桑江寨筑于崇宁初且程邻参与其事,当误。“追咎元祐弃地事”是要“尽复熙、丰之旧”而非开拓新地,即程节墓志铭云崇宁间“得旨复四堡旧境”,或桑江寨亦在其间,这是既可磨练才干又可立“军功”的机会,帅府机宜文字程邻参与其事是完全有可能的——“宝文公从容每以语人,人始知公之才”,足见撰文者因传闻而误解,将“筑”桑江寨和“复”桑江寨混淆了。 崇宁三年七月程节逝於桂州之后,程邻结束了在广西帅府五年的机幕生漄,扶柩回籍守制——他可能再也没有想到,他再次来广西竟会与后任知桂州王祖道有关。 王祖道主政广西后决心以官爵、金帛为主辅以武力“尽复熙、丰之旧”。“尽复熙、丰之旧”虽是朝廷的既定方针,但皇帝和宰臣似乎仅意在“尽复”熙宁、元丰之“旧地”,北方“复旧地”做的轰轰烈烈而岭南反应平平。王祖道洞察个中玄机,他相信执掌朝纲的宰臣蔡京对岭南有所期待,他当然不能坐失“徼富贵”的良机。果然,他得到蔡京从提供空白官告和财力的全力支持。 王祖道在广西如何“复旧地”的范围涉及广西、湖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域,今以桂林市伏波山摩岩石刻《平允从州城寨碑记》(下称“碑记”)与史料相辅,可列出他“复旧地”、“徼富贵”的时间表: “碑记”:崇宁三年五月到任,首先“通道儋、崖诸峒生黎八万,袭冠带而联什伍”。 《宋史·徽宗纪》:崇宁三年十一月广西黎洞杨晟免等内附。 “碑记”:“明年(即崇宁四年),甘江、古州众十七万,献夜郎牂牁之地”,朝廷“诏裂其地为平、允、格州、怀远、安口、乐古县,百万、万安、甘江镇、江神寨。祖道親帅师而建城邑焉”。 《宋史·徽宗纪》:崇宁四年三月丁卯,牂牁、夜郎首领以地降。八月庚午,以王、江、古州归顺,置提举溪洞官二员,改怀远军为平州。十二月甲申,分平州置允州、格州。是岁,广西黎洞韦晏闹等内附。 《宋史·夲传》崇宁四年“加直龙图、知桂州。擢祖道显谟阁待制、进龙图阁直学士。召为兵部尚书。” “碑记”:“明年(即崇宁五年)正月,平、允州寨成,以闻。惟格州与甘江镇、安远据要津,经时未立。诏改从州用,所奏如初。又面命臣张庄为转运副使,往司畚筑餱糧之具。是年十月十七日役再集,十一月二十八日州寨之功皆毕”。 《宋史·夲传》“召为兵部尚书,未行,与融州张庄谋。除端明殿学士,知福州,复以刑部尚书召”, 崇宁四年王祖道在广西开边拓虽被蔡京赏识,但反对派大臣认为不能让他继续胡作非为,坚决主张将其内调,蔡京只好变通,将他“召为兵部尚书”而由张庄“代其任”。王祖道洞悉内情,不肯赴京就任,而是坚持留下来“筑州寨”,朝廷只好准其留任,改张庄知融州。 大观元年,王祖道制造籍口以武力强行将羁糜南丹州改为经制观州,接着又让知融州张庄上奏说“安化上三州一镇地土,及恩广峒蒙光明、落安峒程大法、都丹团黄光明等纳土,共五万一千一百余户,二十六万二千余人,幅员九千余里”又奏“宽乐州、安沙州、谱州、四州、七源等州纳土,计二万人,一十六州、三十三县、五十余峒,幅员万里”,建议朝廷以新地建“溪、叙、驯、乐四州”,并置“黔南路” 于是“蔡京帅百官表贺,进庄兼黔南路经略安抚使”。大观二年,朝廷再次召王祖道“除端明殿学士,知福州,复以刑部尚书召”,再次命张庄“知桂州”,王祖道离开广西后病故于赴任途中。 因知融州张庄改“知桂州”, 当年的少年郎程邻再次来到广西为融州知州。 二、从“知融州”到初“知桂州”。 据墓志,程邻守制除服后正赶上“广西经略安抚司奏:安化三州一镇蛮归顺,欲析其地建溪、叙、驯、乐四州。朝廷分融、平二州合新州,自为黔南路。以公熟南方事,特授宣义郎,提举黔南坑治。陛对,上爱其敷奏,不欲使远去,留为大宗正丞。俄迁尚书部员外郎”。不久,溪、叙、驯、乐“四州奏版筑毕工,廷议择宽厚能官素为诸蛮所信服者,谕以抚纳之意。于是不得已,命公以省官抚谕,使事如旨。就除直秘阁知融州,兼黔南路马步军总管,兼经略安抚使”。 墓志简约且不书年月,考之史载和文献可知程邻二次来官广西的具体情况。 《宋会要辑稿》载“大观二年九月十一日黔南路经略安抚使张庄言:“据安化上三州一镇山河土地尽献纳朝廷,上州周围三千五百余里,共一万人六万五千永为王民。宰臣上表称贺”;十二月“又据黔南路总管张庄言据“宽乐州、安沙州,谱州、四州、七源州县先次纳土归明皇化”。当月朝廷诏设黔南路,程节于同月受命“以省官”即尚书省官员身份前去去“抚谕”,以能否“使事如旨”考核成败。他受命啓程时,张庄一身兼任着广南西路和黔南路的所有要职,程邻何时“知融州,兼黔南路马步军总管,兼经略安抚使”?据《宋史·蛮夷三》“诏以知融州程邻往黔南路抚谕,官吏推恩有差”,具体时间不详;《宋会要辑稿》:“大观三年八月二十四日,权发遣融州程鄰言:昨承朝旨前去黔南路抚谕安化三州一镇归顺新民,所有原差到一行官属等委实勤劳欲特赐推恩”云云,原来,程邻奉旨抚谕的是的“安化蛮”,当年在父帅幕府的五年经历使他能“使事如旨”而“知融州”。 程邻“兼黔南路马步军总管,兼经略安抚使”成为一路军政长官,则是因朝廷于大观三年三月“并黔南入广西路称“广西黔南路”。这一变动的的原因見于《宋史》张庄夲传“……蔡京帅百官表贺,进庄兼黔南路经略安抚使。知靖州王子武者,惠恭皇后族子也。靖州界接平、允、从三州,子武欲通之,因请复元祐所弃渠阳军。渠阳既城,乃上言:‘湖北至广西,繇湖南则迂若弓背,自渠阳而往,犹弓弦耳。’因以利啖诸蛮使纳土,立里堠。庄忌之,且欲蛮之多属广西为己功,因诱复水蛮石盛唐毁其烽表、桥梁。渠阳蛮酋杨惟聪请讨之,子武以闻。朝议谓其生事,罢子武”云云。 皇親国戚、知靖州王子武因“生事”被罢官,并黔南入广西路称“广西黔南路”旨在削弱张庄“生事”的权力,程邻“兼黔南路马步军总管,兼经略安抚使”当在此时。不过,黔南路并入广西路的实质是隶属广西路,不可能在一路设两个“兼经略安抚使”,此职只能由“知桂州”张庄兼任,墓志之说存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