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想买地建房的念头,这只不过是一时兴起罢了。在58同城找到一些卖地信息,发现几乎都是城中村或郊区的集体土地在找买家,因为国有土地几乎都是大宗出让,找不到适合于家庭自建房的国有土地。当他们得知购买集体土地建房会面临不少的问题后,很多人会因此打退堂鼓。 1、村集体或村民出售无证、无建设批文的集体土地 有一些集体土地并没有登记产权,只是政府承认所有权人是某村集体,村集体或村民为了获得土地收入,把地卖给村集体成员以外的人用于建房。这种地几乎是不可能办得下建房批文的,擅自建房就是违建,面临被行政机关查处的风险,违建遇到拆迁时将得不到补偿。 还有一些村民卖的地虽然有耕地承包证,同样是办不下建房批文的,如果是永久基本农田,擅自建房将面临更重的行政处罚的风险。 冒险买这一类的地,这一道坎你恐怕过不了。 2、有宅基地证,也有建房批文,但不能过户给你 虽然卖方有宅基地证,也能办下建房批文,这种地建成的房子是合法的,但是政府限制不得把产权证过户给本村集体以外的人。也就是说你并不是本村集体成员,就没有资格登记产权到你的名下,你只是一个有使用权的租户。买这种地建房,只要遵守建房批文的限制,没有任何行政处罚。 你花钱买了地,投资建了房子,但是产权不在你名下,这总归是一种不安。其实有不少买合法小产权房的人已经迈过了这道坎,他们相信当今的法制,卖方就算有产权证也不敢乱来。已经有这种诉讼案例,就是卖方凭产权证去起诉并不能拿回土地和房屋,因为卖方自己也是违法主体,必须承担违法卖地的后果,并且卖方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只有和买方达成一致才能再拿回土地和房屋,否则维持现状。 3、不能迁户口到本地址的坎 如果你不是本地(市辖区)户口,你可能需要迁户口到本地,以得到本地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比如孩子入学、高考需要有本地户口,还有办理社保以及将来享受社保待遇也很方便。如果你买宅基地建房后,政府禁止你迁户口到这个住址,那当然就没有本地户口,在当地就不能享受这些福利。如果你很需要本地户口,那么只能购买现成的商品房或国有土地自建房。 买合法小产权房的人也一样不能迁户口进去,但是有些人已经迈过了这道坎。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是外地某村集体成员,迁户口可能会失去老家那个村的成员权,这样不划算,他们就没有迁户口到本地的需求。当然也有其他原因,至于你能不能迈过这道坎,各有不同。 4、不能银行抵押,难以转让 买宅基地建的房子,产权证登记在村民名下,因为交易受限,银行不接受这种房子做为抵押品的。不过在民间借贷中,有一些村民还是拿房子做抵押的,只要对方能接受就可以。但是产权证不在你名下,你拿去抵债,只能是把使用权给对方。 还有产权证不在你名下,你想转让给别人,别人一看证件不是你的,又不能过户登记,当然很难转让,不过出租给别人是没问题的。 5、征地拆迁补偿需要看村干部、卖方的品行 假设你买宅基地所建房屋合法,并且约定遇到政府征地拆迁时补偿归你。真的面临政府征地拆迁时,土地补偿费是先打到村集体账上的,你只是按协议要求卖方去分钱,但是这笔钱如果被村干部截留或者卖方领到后拒绝给你,你就得想办法讨债。而建筑补偿费是看谁和拆迁办签约就付给谁,因为房子是你投资建造的,当然应该是你去签约,但是如果拆迁办要求必须是产权证上的人来签约,你又要看卖方的品行,如果卖方品行不端,收到建筑补偿费后拒绝给你,你又得想办法向他讨债。 尽管有这些问题,还是有人买宅基地建房或买合法的小产权房,这还是权衡利弊的,因为价格相当便宜,即使卖方违约起纠纷,那就通过法院来解决,有的人认为虽然有这些麻烦,但是相比于和商品房的价格差距还是划算的。 6、自建房超建的诱惑
建房批文里都限制了占地面积、楼层数、高度,但是投资方总是想多占地,多建面积,尤其是做为出租房或旅店的时候。超建还有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