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虞山北面的地形地貌是怎样的情况迄今未详,至宋代虞山南面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北宋崇宁三年(1104)五月至大观二年(1108)王祖道帅桂期间,曾于城北当道穿渠,使其流东接漓江,达于阳江,是为朝宗渠。南宋嘉定六年(1213)方信孺为朝宗渠筑石堰一补水,石闸二调控水量。咸淳七年(1271)筑静江府城池毕,城池图北部图可见朝宗渠和一段新干壕。 【图说】 北部图上的朝宗渠起点处标注有“土桥”二字,朝宗渠通过桥下流向西北,途中经过王祖道的“古榘”、方信孺的“石闸”,经西山一带汇入今老人山北之城濠。 那段看不懂的新干壕傍近虞山南面,由西往东插入漓江,旨在加强对东正门的防卫。干壕西面较窄,略为东面的三分之一,稍宽于带拖板桥那段新干壕。据章时发《静江府修筑城池记》载: “新开壕:北关门外自寿星山背至莫家山脚共长五十二丈二尺,深二丈二尺,面阔二十二丈,系干壕无水,拖板桥一座。” “新干壕”无水的原因是受到北门口一带地形地势的制约。据民国《灵川县志》载,盘古岭自鸡笼山延续来至四区之后“尧然高起,左右开幛,巍峨雄峙,绵亘数十里,与尧山东西相望”,“其左脉由禾嘉铺渡入省北门”之前,在观音山至教子山之间留下一座中间高,东、西低的土岭,入城后止于城内“龙盘岗”(今名宝华山)。教子山南与寿星山相倚阻隔了西濠水(今称西清湖),新干壕只能从寿星山下由西向东横断土岭开掘到莫家山脚中段后,地势已低于壕底,且地面多山石遂止掘,因既无法提升西濠水入濠,从东边提升漓江水更难,故只能是干壕。 带拖板桥的新干壕西至寿星山背,東至莫家山脚。值得关注的是另有一段深7.1米、面阔71·3米的新干壕在虞山之南,由西往东插入漓江,旨在加强对东正门的防卫。然而,笔者认为这段新干壕的存在,没给后来的蚂蟥洲及“一条狭长水道”的空间。但历史却给予了机遇——至正十六年(1356),广西廉访使也儿吉尼在宋静江府城墙的基础上,对桂林城进行了“凡城内外,自顶至踵,皆甃以大石”重新修葺,当时为方便运砖运石入城,拆除了拖板桥,在干壕上夯土出了一条路。 元代时桂林驿位于今中山北路桂林大酒家处。 元亡明兴,洪武初因在独秀峰下筑靖江王城,当局在城北虞山南构筑东江驿取代桂林驿。 因停泊各地来的驿船、民船需要,于是一条“狭长水道”和“皇陵洲”应运而生——“皇陵洲”俗称蚂蟥洲,其西面即今驿前直里,“狭长水道”俗称小河。 以上纯属一己管见,欢迎网友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