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7042
- 魅力
- 171
- 金币
- 625
- 注册时间
- 2011-7-27


|
最近和一些年轻人交流了养老的问题(交流的大致范围在85-99年期间出生的人,在一个年轻户外活动群,什么职业都有),暂且不说老一辈人体制内外待遇差距的老黄历,年轻人如此的观念和状态以后的养老待遇水平差距也是很大的
,基本上分以下几大阵营。
一、在企业缴纳最低基数,而且并不是很情愿过度长缴
这应该是最普遍和最多的群体,有就有,没得也无所谓,因为也不知道活不活到那天,可能还来个延迟退休。甚至有的表达出来只不过因为上班是公司要强制扣缴,不然不是很情愿缴纳。也有部分表示打够15年工不一定想缴了,做点自由职业。
二、在体制内上班,不是很关心社保待遇水平
觉得国家不会亏待自己,至于社保费待遇以后怎么计算不是太关心,甚至不太想延迟退休,甚至包括一部分直接表示交了也是回不了本,得活得久。
三、在体制内上班,非常在意退休待遇水平,各种加码
把缴费基数算得清清楚楚,并且提前布局。除了一些保本投资,甚至有不少人投入了延税型养老(广西目前只有南宁在试点),甚至购买了支付宝笔笔攒养老(不同于保险公司传统寿险)
四、在企业上班或者灵活就业人员,非常想合理规划自己养老的
有部分很在意企业是否全额缴纳养老,也有去了解一些补充养老,甚至把有没有补充养老,补充公积金的企业当成择业标准。而年轻的灵活就业人员,甚至去了解怎么在发达地区参保的事宜(社平基数高的地区,退休待遇好)。但是这里面也有想增加待遇然后也不知道怎么操作,甚至因个人能力无法再提升只能叹气的类型。
五、什么也不知道的,包括一部分农村青年根本就不是很了解国家目前的养老状况
这也是有一部分的,甚至城乡居民养老都没有参保的。有人也指出,这一部分人到了退休以后发现养老
待遇水平极地的时候就是抱怨最大的群体之一,加上第一条的,基本上包揽了退休待遇水平过低的部分。
当然,提前布局的到了那一天也不一定能够洋洋得意,目前这个制度以后怎么改革也不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交多了也不一定能领回本,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健康活得久就是最大的胜利,其他都是次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