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1-9 14: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湘源名县 千古唯一:打假湘江源改潇水
探索发现访谈2022-11-01 17:37广西
卿助南
湘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乡龙门界,在兴安县堡里,海洋河与西波江相汇,正式称湘江。湘江自界首出兴安县,流经全州的凤凰、绍水、才湾、枧塘至全州城郊三江口。由于三江在此汇合,古时人们普遍认为这儿是湘江发源地。于是,隋开皇十年(590),杨坚并零陵、洮阳、观阳(今灌阳)三县在此置湘源县。县治在今全州县全州镇柘桥村。这是历史上唯一以湘源命名的县。
湘水之源
湘江之源,自古以来,大多数志书,均认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乡龙门界,《水经注疏》记载:"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长江志》载:“湘江发源于广西灵川县海洋坪的龙门界”。
湘江源广西兴安县近峰岭
但唐兆民的《灵渠文献粹编》记载:"历史上著名的海阳山,并不是指那位于海洋坪田畴间高不过20丈,周围不到1里的龙母岩,而是指……逶迤于兴安县城西偏南的宋代称柘山或称郁金山,现代称唐公背岭、香炉界、东山及绵亘于兴安县、灵川县界上的长岗岭等处的山。山南有流经富田垌、毫溪田等地至太平堡,此即湘江源流,称西波江。"
1985年,广西水利电力厅与广西水利学会组织对灵渠的考察,根据历史资料、地形图及实地考察成果,对湘、漓二水之源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确认湘江应源于兴安县南部白石乡境内海洋山脉的近峰岭,海拔899米。河源称上桂河(也有称白石河)。2005年4月,湖南水文局、兴安县人民政府联合在此立“湘江源”碑。
湖南电视台也立有“情系湘江源”石碑。
2011年,湖南省水利普查办利用国家开展河湖基本情况普查的机会,编造流量、降水量等重要数据,否定历史,把支流潇水改为湘江干流。同时,忽视国家水利志《长江志》和《零陵县志》《全州县志》《东安县志》等地方志记载的湘江历年水文数据,利用所谓现代技术手段,对湘江苹岛以上干支流有关数据进行计算、复核。将湘江源头改为湖南蓝山县紫良瑶族乡野狗岭。称:“广西兴安县至永州苹岛河段(原湘江上游)为湘江支流。湘江干流在最上游(蓝山县境内)称大桥河,蓝山县往下游永州苹岛河段一般称潇水,永州苹岛以下称为湘江。”实属篡改历史。
湘江东源湖南蓝山紫良瑶族乡野狗岭
国内外对如何确定河源,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标准。现代河源的确定,概括起来,一般有以下四种主要形式:或取“流程唯长”,或取“流量唯大”,或取“流向顺直”,或取“历史习惯”。
总之,考察研究一条大河的源头,既要尊重自然科学,又要尊重历史文化,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这才是正确的正本清源态度。
如长江源头的确定。源区水系主要由当曲、沱沱河和楚玛尔河三条河流组成,以楚玛尔河河口为终点计算,当曲的流程、流域面积和流量均为三河之首,沱沱河流程、流量居第二,流域面积居第三,楚玛尔河流程、流量居第三,流域面积居第二,长江水利委员会考虑到沱沱河位居源区中部,流向顺直,最终确定沱沱河为正源。又如岷江源头的确定。
岷江干流无论是流程,还是流量,都无法与大渡河相比,但习惯上仍以发源于岷山的岷江作为主源。
再如美国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源头的确定。密西西比河流程最长的支流是密苏里河,流量最大的支流是俄亥俄河,但最终仍以密西西比河作为干流。
历代地理志书浩如烟海,均认为海阳河是湘江的发源地。河以正为源,西波江在西,潇水河在东,湘江北去,此源正南。约定俗成,为何乱改。
灵川海洋乡龙门界湘江源瀑布
湘源名县
湘源之名起源于一个美丽故事。上古之时,三苗作乱岭南,舜帝南巡安抚,各地多留其迹。在境内文桥大庙口界,有舜王山,有舜帝庙村,有舜庙;庙头有舜庙;才湾虞帝岭,有“舜帝行宫遗址”。
后至桂林有虞山;至广东有韶关、闻韶;都庞萌渚二岭间有冯乘。
三苗既抚,帝驾再西,察弟象之国,及于今广西西部及越南中北,归途殂于苍梧之野,营葬于九疑,地在全州,史称零陵。
相传他的二位妻子—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沿湘江千里寻夫,来到全州的三江口。面对涛涛三江水(湘江、灌江、罗江),她们不知沿哪条江去寻找夫君,于是登上西面三角洲的李家山上竹林,痛哭身亡。她们的泪洒在竹杆上成为永恒,“斑竹一枝千滴泪”,据《全州县志》记载,县内特产斑竹,又名湘妃竹,竹上不仅有泪痕,还有二妃手握竹子的芊芊手印。
二妃死后,大雨滂沱,将她们的尸体冲入湘江,随滚滚江水漂到洞庭湖的君山,被人们发现时,两个妃子仍相依相偎躺在沙滩上。
于是人们将她俩埋在君山上。后来,人们将这条江取名湘江,并将埋葬她们的山取名为湘山。将他们痛哭坠水身亡之地取名湘源。
全州县湘源文化公园牌楼
汉初平元年(公元前48年),刘表在二妃坠水处,立庙祭祀,传说立庙之前,此地十年九灾,立庙后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众多信男信女千里迢迢赶来祭祀,渐渐此地就繁荣起来了。
由于三江在此汇合,人们普遍认为这儿是湘江发源地。隋开皇十年(590)隋文帝按照“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废除郡制,实行州、县制,将零陵郡改为永州,并零陵、洮阳、观阳(今灌阳)三县置湘源县,县治在今全州镇柘桥村。其辖境相当于今天的全州、灌阳、资源三县全境以及兴安、灵川二县部分地区。
湘源名县,千古唯一。“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梅枝横岭峤,竹路过湘源。”“乡音离楚水,庙貌入湘源。”历代名人咏湘源诗文,可书十里长廊。让我们共享明代理学大家张吉的诗:
全州
驱毂沿湘蓂己更,湘源寒日曜前旌。
行人半入炊烟里,报到南邦第一城。
湘水之魂
《辞海》一书,在三湘词条的解释有二,其一为:“漓湘、潇湘、蒸湘。”漓湘在湘江上游。漓江是珠江的重要支流,发源于广西兴安县越城岭最高峰猫儿山。湘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源出广西灵川县龙门界。在广西兴安县堡里,海洋河与西波江相汇,始称湘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今地置零陵县(县治在今全州县城西南39公里处),前219年,命大将尉屠睢统率50万大军,五路进攻岭南。
据广西、湖南等地的地方志记载,秦军这次战争所动用的部队,还是以以前消灭楚国的部队为主,但为了适应南方作战,秦军的部队有不少原楚国的部队,因而他的主力部队(第五路),应是从蘋洲(潇湘两水汇合处)溯湘江而上进攻岭南,但到零陵县城(今全州县城西南39公里处)后,由于交通受阻,秦军与西瓯部队(属百越的一支,)发生激战,这就是史书所说的秦瓯之战。
据《中国历代战争史》记载,西瓯人全民皆兵,坚壁清野,并利用地形熟悉的优势,不断对秦军进行偷袭,而秦军地形不熟,粮草运输困难,大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虽在一次战斗中打死了西瓯军主将泽呈宋(音译),但西瓯军在新首领桀骏的带领下,向秦军频频发起反攻,秦军大败,“伏尸流血十万”,主将尉屠睢也在与西瓯军的一次战斗中阵亡。这时,秦始皇急令另一路从营浦(今道县)沿潇贺古道前进受阻的秦军(第四路),越都庞山关隘进入湘江河谷与第五路大军汇合共修灵渠。
公元前214年,灵渠建成后,将湘水一分为二。三分水经南渠流入漓江,七分水经北渠及湘江故道流入湘江。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秦始皇令任嚣、赵佗统帅20万大军,利用灵渠运输的有利条件,发动第二次大规模进军,终于取得了岭南战争的胜利。建立桂林郡、象郡、南海郡,从此两广并入中华的版图。
灵渠,这条可与长城比美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将湘漓二水紧紧相连,将中原的百货源源不断输入岭南。将南海的盐、岭南的木柴源源不断输入中原。在没有现代运输工具地年代,南北货运,“惟此水是赖”。即使湘桂铁路通车后,“文革”前,在全州,仍有“湖南转运站”,湘南部分不通铁路的县,其食盐仍经火车运输到全州,再经湘江运往各地。这条湘江,是连接中原南海的“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这个历史巨人的铁臂,它将岭南、将南海紧紧握在手中,这就湘江,这就是它的灵魂。
同饮一江水
潇湘,因潇水和湘水在蘋岛汇合而得名。蘋岛,又称蘋洲。南宋,有名士宋迪作潇湘八景图,著名书法家米芾序之曰:“潇水出道州,湘水出全州,至永州合焉……,故湖之南皆可以潇湘名水。”潇湘八景,名闻天下。“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枕上山河和雨露,笛中日月混潇湘”。历代骚人墨客,永不尽潇湘的美丽。皆因潇水湘江合蘋岛。
但前些年,一篇《拨开千年历史的迷雾,湘江姓“湘”不姓“桂”》充斥网络报刊,当地官方亦大造声势。号称“是为湘江源头正名”,“是传承弘扬湖湘文化的需要;是激发湖湘儿女自豪感的需要;是打造‘东方莱茵河'的需要;是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是岂有此理!
湘江既然称为湖南的母亲河,历史上先有湘水、湘江之称,后有湖南(简称“湘”)、广西(简称“桂”)之行政区划,何来的“姓湘不姓桂”之说?
2000多年的历史中,湘江都姓“湘”,即使发源地后为广西行政区划,也姓“湘”,从未姓“桂”。自古以来湘江源头都认定在今广西海洋河,难道湖湘儿女就没有自豪感?湖湘文化就无法传承弘扬了?莱茵河是国际河流,既然改潇水是湘江的正源,蘋岛以下才称湘江,不但“潇湘”这个地理标识没有了,而且湘江这条省际河流也降为省内河流,连省际河流都不是了,还打造什么“东方莱茵河”?
而“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是幌子,编造数据篡改历史是实。“广西兴安县至永州蘋岛河段(原湘江上游)为湘江支流”。湘江支流也有名,如何称?称桂江?称广西河?东安人愿意么?潇水即潇水,湘水即湘水。千古恒有的江名,岂能因行政区划的变更而改名!
读宋代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词,送一首五言绝句给“姓湘不姓桂”的作者:
我住湘江头,君住湘江尾。
何须瞎折腾,共饮一江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