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3036|回复: 6

[原创] 我死了,请把骨灰撒到海里

[复制链接]

9

主题

5

回帖

214

积分

发表于 2024-12-8 15: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村远离市区,老人离世后,多是土葬,就算火化的,也会装入棺椁里安葬。解放前,村里老人离世,多是葬在公共坟山上,其他山林都是私人的,不是想葬就能葬的。
解放后,山林是集体的,为了后人得福,村民都是遍山满野地寻找风水宝地,只要风水先生说哪个地穴好,就安葬在哪里。每家每户都有老人,自己也会老去。村民选中墓穴后,只需知会一下山林承包者,没有人会有异议。村里人多地少,上山游玩,到处都能看到坟茔。胆子小的,真不敢一个人上山。
每一次出差或旅行,最爱瞪着车窗往外看。在一些远离城市的山区地带,总会看到星星点点的坟茔。那些光秃秃的山,就一点小树、野草争辉,孤零零的坟茔特别醒目。飞速的列车,时不时能见到一二座新坟,摇曳的花圈比山上的小树、小草还高,坟头上密集的花圈让大山为之变色。
国人最忌先人坟上长草,不仅不让坟上长草,还会把旁边的树木砍光。为了减轻清明节扫墓的麻烦,不少人会把先人的坟头用水泥封得严严实实,寸草不生。举目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泥坟墓在低矮的草丛中闪闪发光。每建一座新坟,就得修一条简易土路。一座山有三四座新坟,就得掉半条命,如果有十座八座坟墓,那这座山就得升级为坟山,树木再难成林。
在我们家乡,老人安葬时,棺椁里会放满石灰,减缓遗体的腐烂,也是告诉后人地穴有主。村民在开挖新墓时,都会避开老墓穴,同葬先人的墓穴视为大不吉。只要有后人,先人的坟墓都能延绵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西方信上帝,中东信真主,我们信祖宗。都是人类,信仰却千差万别。人类自己都能飞入太空,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笔者越来越不信这些。更信:善恶有报,父母积德,儿孙受益,只有活人才能庇护儿孙。福不过三代,是因为缺乏合格传承人,人死如灯灭,随着初创人的离去,财运减弱。信仰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信神得神助,其实真正的神是我们自己的努力付出,人只能靠自己。
活在世上,就是受苦受难来的,人生够苦、够累了,真不想老后还要承受病魔的摧残。活好当下,小病就医,大病就死。当我死了,就请把我的骨灰撒入海里,与海洋溶为一体,与天地同尘。简简单单地来,轻轻松松地去,挥挥手,不带走一丝云彩。真不想把自己的骨灰埋葬在光秃秃的山上,与小草争辉。

笔者:谭树如
2.jpg 3.jpg 8c157c83c23041d8a4323d85424e8f9b.jpeg






5494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2022年度摄影达人

发表于 2024-12-9 08: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赞同。

9

主题

5

回帖

214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25-3-16 08: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化改革开放,永葆求变之心
——让农民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我们村在长江流域,人口密度大。全村平均每人不到三分田,二分地,一亩山。这点资产对每家每户来说,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现在,极少有青壮年在家务农,多在外打工。山谷里的水田全部荒芜,唯有村屋前有水库灌溉的水田,还有老人在耕种。看着光秃秃的山,听父辈们多次说要植树,多年过去,山还是光秃秃的,只有一些野草与小树争辉。
  当年的大集体,让中国经济到了破产的边缘,改革开放,开创一代中国盛世。改革开放,说白了,就是承认财产私有,让我们自个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的“承包到户”家庭手工业作业模式,又制约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党政机关在城镇,农村太大,缺乏国家强权的约束,集体所有制,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变成集体掠夺。村民只想着掠夺集体资源,占集体的便宜。田地还好,山林周期长、收益缓慢,不拿出拼命精神,守不好一座山林。改“承包到户”为“农场化”、“林场化”。政府只要做好一个裁判,山中无树,找林场主的麻烦;田园荒芜,找农场主的麻烦。
  山林、田地都是财富,财富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创造最大价值。把山林、田地所有权归还给农民,让喜欢森林的,多买点山做林场主;喜欢种田的,多买点田做农场主。专业的事情,由专家来做。不要象现在这样,一个没有强制权力的集体把持着山林、田地,真正的国人却是看客。
  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什么发展,就是因为古代当权者,宁可亡国,也不可变法。邓**的改革开放能取得巨大成功,就是顺应时代,拥有一颗求变的心。
  当年大量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如今踪迹难觅。现在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造成水土流失、山中无树、环境恶化的根源。解放前,长江十年一次洪水,现在年年洪水,年年灾。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再适合国家的发展。
  改革开放,就是改革僵化的体制,永葆一颗求变的心。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农村经济,大兴水利建设,让农民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赠送《环境保护活动计划书》

9

主题

5

回帖

214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25-4-7 18: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产权清晰,环保得力
——建设新型农村,让农民能在农村生存与生活
小时候家里穷,放学回家后,得到山上砍柴。村里有护林员,从小,我们就跟护林员斗智斗勇。护林员只会守在重要的路口,但我们却可以抄无数的小路回家。一二个的护林员,对大多数村民来说,人数太少了。年少的我们,总能逃过护林员的法眼。偶尔被护林员逮到,乡里乡亲的,也只能教育几句了事。现在,护林员无林可护。
八十多岁的父亲说要植树,我们兄弟担心出意外,不敢答应。在外打工,没时间管理家里承包的一点山田地。给别人种,除了村屋前的一点水田外,其他的,白给人种都没人要。当年解决全家温饱的山田地成了闲置资产,卖不能卖,白送给他人或归还给集体又不愿意,只能任其荒芜。
十年树木,山林是投资少、收益大,但时间长。每家每户的几亩山,产权不分,让村民只伐不种,只种不理。提不劲来管理,掠夺完后,就任其自生自灭。
在这高度合作,机械化、专业化作业的年代,把山田地所有权归还给农民。人只有对待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才会倍加珍惜,大不了卖给愿意珍惜的人。现在农村承包到户的作业模式,想种田的,家里那么一点田产,没法种。虽然有土地流转的政策,但只要有一二个人说不,流转来的土地就不好种。不是自己的财产,流转到手后,只会想着财富最大化。租的田地,不确定因素太多,没办法做到长期规划。
田地还好,山林收益缓慢,树木一旦成林,价值变高,就被不少人惦记。长成一片山林千难万难,盗砍一片山林很容易。看新闻、纪录片,背景一林难求。没有拼命的精神,守不好一座山林。山林集体所有,成了集体掠夺。
山林,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实施林地私有化与可流通化,以种植经济林木为主。一定年限后,在保证水土不流失与国家许可的条件下,分片采伐。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林地国有化,实施封山育林。
农村的事情,让农民自己作主。产权清晰,环保得力。用规模化、机械化、农场化、林场化发展新型农村。让部分农民能体面地在农村生存与生活,不要只依靠出外谋生。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赠送《环境保护活动计划书》 545625205B5CE85929861B09400BD4327F92664F_size124_w1024_h634_副本.jpg a34d-kftfpiv6337882.jpg 下载.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