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3893
- 魅力
- 0
- 金币
- 705
- 注册时间
- 2017-10-17

|
渔鼓戏剧本《海丝魂之红树林永安要塞传奇》 原创作者:汤斌斌
(依渔鼓戏传统“一鼓一板一唱众和”形式创作)
开场·渔鼓惊涛
(幕启:八名渔家汉子赤足踏浪,手持竹制渔鼓击节,鼓点似潮涌。老旦执云板领唱,众和声如雷)
老旦(唱):
"哎——
合浦湾里血染沙,倭船劈浪似夜叉!
红树哭断千条根,哪个英雄把寇杀?"
众(跺脚应和):*
"咚咚锵!林佥事,筑铜墙!"
(鼓点转急,投影现倭寇焚船场景)
第一折:夜巡问计
场景:残月照要塞,林锦背插令旗跃上高台,两老兵执火把紧随。
(渔鼓骤停,云板三响)
林锦(甩髯口唱平板):
"三更鼓,披星斗,城头踏破铁鞋锈。
问红树,借天机,怎把倭贼葬海沟?"
老兵甲(屈膝打鼓,沙哑接唱):
"大人呐——
林中鬼打墙,十人进去九人亡!
毒蛛织网拦腰斩,暗涌吞人不见响!"
(后台突然传来野猪哀鸣,鼓手齐奏“乱锤谱”)
林锦(甩袖踢袍唱高腔):
"听!红树泣血唤儿郎!
纵是刀山火海窟,也要闯它个乾坤朗朗!(劈手夺火把)"
(众鼓手弓腰作红树状,林锦穿行“树阵”)
第二折:林沼结缘
场景:六名旦角挥舞蓝绸拟潮水,八丑角蹲地扮泥沼。
(野猪将军戴獠牙面具从鼓架后跃出,唱腔带兽吼)
野猪将军(跺脚唱兽鼓调):
"恩公哎——
你救崽的情义重如山,红树地图当血传!
潮涨潮落分阴阳,九宫八卦林中藏!"
林锦(接地图悲唱):
"眼见弟兄陷泥潭,心如刀绞泪暗弹!
(突转身击鼓)罢!罢!罢!
化悲为阵铸天网,定叫倭寇血债偿!"
(鼓手以人梯搭“红树气根”,林锦攀爬作观阵状)
第三折:巧借天工
场景:八名武生扮工匠,持榫卯木料跳“鲁班舞”。
(后台传来锯木号子,云板敲“七星点”)
工匠头(唱叠板):
"凿卯眼,开榫头,大士阁里藏北斗!
明栈道,暗壕沟,红树阵中伏貔貅!"
林锦(立鼓顶唱):
"东方青龙伏水鬼,西岭白虎埋火雷!
朱雀箭楼云里坐,玄武流沙等贼来!"
(众以红布拟烽火,鼓架重组为八卦阵)
老渔妇(执船桨破阵而入,唱俚歌):
"林公巧摆红树阵,胜过诸葛八阵图!
倭贼敢来闯一闯,管叫尸骨喂螃蜞!"
第四折:血战怒潮
场景:二十四鼓手分列三层,上层击鼓拟炮,中层晃鼓扮浪,下层倒持鼓为倭船。
倭首(画白脸跳矮桩):
"儿郎们!明朝兵,豆腐腰!
抢珍珠,夺丝绸,杀尽老幼烧红潮!"
林锦(赤膊擂主鼓唱战歌):
"咚咚咚!红树鼓,震天响!
火鸦飞,毒箭啸,流沙专吞东洋盗!"
(鼓手突发怪叫,以人作“红树气根”缠倭寇。蛙人兵翻筋斗唱):
"潮涨我是海中蛟,潮退变作林中妖!"
倭众(瘫地唱哭腔):
"红树吃人啦!明朝人会使妖法!(抱头鼠窜)"
尾声·魂系海丝
场景:现代孩童执电子渔鼓起舞,古榕垂须化作战图。
童谣(新谱渔鼓调):
"爷爷的爷爷说故事,红树林里藏雄师。
林公鼓声今犹在,护着丝路万年枝!"
(全场鼓手以“潮水退却”鼓点渐息,云板最后三响切光)
渔鼓戏注:
1. 音乐设计:主旋律采用合浦堂鼓车音乐元素,倭寇主题曲融入日本三味线变形调式
2. 身段特色:林锦“观阵步”借鉴桂南采茶舞矮桩,红树气根造型源自宾阳炮龙节
3. 方言运用:丑角穿插廉州话俚语“螃蜞(小蟹)”“捱衰(倒霉)”增强地域性
4. 道具革新:电子渔鼓模拟潮声,3D投影红树林根系随鼓点生长
5. 戏魂点睛:全剧贯穿“鼓为兵魂,树作甲胄”理念,渔鼓既是乐器更是战器
(剧终·依渔鼓戏古例撒红树种子于观众席)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