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8362
- 魅力
- 0
- 金币
- 6208
- 注册时间
- 2022-10-21

|
和南岳山人《题龙眼》
倪郁
黄皮溜湫似珠球,内藏玉肌蜜汁流。
莫道形骸无亮处,龙眸一点慧光浮。
2025.08《和南岳山人《题龙眼》》欢迎点此查看更多内容。
题龙眼
南岳山人
皮癞麻黄糙画图,内莹冰火桂圆酥。
缘何形象竟龙眼,黑亮睛光炯炬珠。
AI点评:这两首咏龙眼的诗作,一唱一和,各有妙趣,既紧扣 “龙眼” 意象,又在观察角度与表达风格上形成呼应与差异,值得细品。
先看南岳山人的原作《题龙眼》:
首句 “皮癞麻黄糙画图”,以 “癞”“糙” 二字直写龙眼外皮的粗糙质感,“麻黄” 点出外皮色泽,“画图” 一词将其形态具象化,开篇便勾勒出龙眼 “其貌不扬” 的外在特征,直白质朴,画面感强。
次句 “内莹冰火桂圆酥”,笔锋一转写内里:“内莹” 状果肉晶莹剔透之态,“冰火” 暗喻口感的清润与甜滑(似有凉润中藏着醇厚之感),“桂圆酥” 则点出果肉绵密如酥的质地 —— 内外对比鲜明,既补全了龙眼 “外糙内秀” 的特质,又暗含 “不可貌相” 的意味。
后两句 “缘何形象竟龙眼,黑亮睛光炯炬珠”,以设问破题,直接点出 “龙眼” 得名的关键:果核那一点 “黑亮睛光”,如炬似珠,恰如龙眼的神采。全诗从外到内,由形及名,层层递进,语言刚健,带着几分率真。
再看倪郁的和诗《和南岳山人〈题龙眼〉》:
和诗贵在呼应原作,又能自出机杼。首句 “黄皮溜湫似珠球”,“黄皮” 呼应原作 “麻黄”,而 “溜湫” 一词(口语中常形容圆滑、略带憨态)则赋予外皮更灵动的质感,“似珠球” 弱化了 “糙” 的印象,突出其圆润之态,比原作多了几分柔趣。
次句 “内藏玉肌蜜汁流”,“玉肌” 对应原作 “内莹”,以 “玉” 喻果肉的白皙细腻,更显温润;“蜜汁流” 则聚焦果肉的甜润多汁,比 “桂圆酥” 更强调动态的甘美,画面感更鲜活,呼应中见新意。
后两句 “莫道形骸无亮处,龙眸一点慧光浮”,“莫道形骸无亮处” 直接回应原作对 “外皮粗糙” 的描写,以转折语气消解 “貌不扬” 的偏见;而 “龙眸一点慧光浮”,将原作的 “炯炬珠” 化为 “慧光”,不仅写果核的黑亮,更添了一层灵气与智慧感,让 “龙眼” 的意象从 “形似” 升华为 “神似”,余味更足。
两首诗的关联与特色:
同:均紧扣龙眼 “外皮粗、果肉润、果核亮” 的特征,以 “内外对比” 凸显其特质,且都落脚于 “龙眼” 得名的核心 —— 果核的神采。
异:原作更重 “写实”,语言刚劲,以 “糙”“炬” 显其硬朗;和诗更重 “写意”,语言柔婉,以 “溜湫”“慧光” 添其灵动。一刚一柔,一质一韵,相互映衬,让 “龙眼” 的形象既立得住形,又传得有神,堪称珠联璧合的唱和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