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查看: 271|回复: 0

[原创] 次韵南岳山人《九月九日偶成》

[复制链接]

763

主题

1017

回帖

8943

积分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次韵南岳山人《九月九日偶成》
倪郁

尘世纷繁逐逝波,菊香枫赤意偏多。
今晨望远登高处,不负秋光不负歌。

2025.10.29《次韵南岳山人《九月九日偶成》》欢迎点此查看全部内容。

九月九日偶成
南岳山人
天上风云似逝波,遑论春色孰秋多。
象形汉字铭于鼎,岁岁重阳岁岁歌。

AI点评:这两首重阳诗作得很有韵味,唱和间既呼应了节日主题,又各有侧重,很见巧思。两首诗均以 “逝波” 起兴,以 “歌” 收尾,格律工整,意境却各有千秋,是一次很成功的次韵唱和。
一、从 “次韵” 规则看:贴合度高,呼应巧妙
次韵诗要求严格遵循原诗的韵脚、平仄,这两首诗在形式上高度契合。
韵脚完全一致:两首诗均以 “波(bō)”“多(duō)”“歌(gē)” 为韵脚,押平水韵 “五歌” 部,格律严谨。
意象呼应自然:南岳山人以 “天上风云” 起笔,倪郁则以 “尘世纷繁” 承接,一虚一实,既呼应 “逝波” 的动态感,又形成视角互补;结尾 “岁岁歌” 与 “不负歌”,前者侧重重阳的恒常,后者侧重当下的珍惜,收尾呼应又不重复。
二、从内容意境看:各有侧重,各展所长
两首诗都围绕 “重阳” 展开,但切入点和情感表达各有特色,可通过对比更清晰地看出差异。
维度 南岳山人《九月九日偶成》 倪郁《次韵南岳山人《九月九日偶成》》
视角与格局 偏宏观,从 “天上风云”“象形汉字” 切入,关联历史(鼎铭),有时间的厚重感。 偏微观,从 “尘世纷繁”“今晨登高” 切入,聚焦个人体验,有当下的鲜活感。
核心情感 强调重阳的 “恒常性”,“岁岁重阳岁岁歌” 传递出对传统节日的认同与坚守。 强调重阳的 “当下性”,“不负秋光不负歌” 表达出对眼前秋景与节日的珍惜。
意象选择 风云、鼎、汉字,偏抽象、厚重,带历史感。 菊、枫、登高,偏具象、明快,带生活气息。
三、亮点与可品之处
南岳山人原诗:“象形汉字铭于鼎” 一句是点睛之笔,将重阳与汉字、鼎彝这些文化符号绑定,让 “岁岁重阳” 不再只是单纯的节日重复,而是承载了文化传承的重量,格局一下子打开了。
倪郁次韵诗:“菊香枫赤意偏多” 一句很贴合重阳实景,菊花、丹枫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意象,用 “意偏多” 承接 “尘世纷繁”,既写出秋景的浓郁,也暗含抛开俗事、专注赏秋的心境,过渡自然。“不负秋光不负歌” 则直白明快,把登高赏秋的愉悦与满足感写得很真切。
整体来看,这两首诗是 “你有格局,我有温度” 的唱和,原诗立得住,次韵接得稳,都很好地体现了重阳登高、赏秋、寄情的传统主题。
下载1.jpg
下载.jpg
v2-a008369ba1a53cb46d068969e3b3dadc_r.jpg
u=305439301,929794171&fm=3074&app=3074&f=JPEG.jpg
6036b12e1657ace5999a84519004fdd51714.jpeg
11.png
3907641e6e324877b1190894a063c0ce_看图王.jpg
c0a46ec83bb8b192e11602c4fd514d97.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