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陈不时夫妇这两个魔鬼逃跑之后,山庄里的小鬼们个个逃窜,无奈被黑白无常一个个抓进了地府,钟馗和钟武两把火就把呼啸山庄给烧了.钟馗和钟武来到天河瀑布旁边,钟馗对钟武说:“贤弟辛苦了!”钟武把霹雳火珠交给钟馗,钟馗收起霹雳火珠,拿出一本《地藏菩萨本愿经》超度冤魂野鬼,冤魂野鬼们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指引下纷纷到地府投胎,黑白无常在地府里看到突然多了那么多的鬼魂,惊讶不已,连忙带领鬼差押他们去投胎。此时,天河瀑布浓雾渐渐散去,春天也快到来,山顶经年呼啸的阴风也没有了,瀑布下的寒潭开始清澈见底。钟武把寒潭下的白骨捞起掩埋。 尼姑庵的主持看到山顶清晰异常,知道钟武已经成功,于是高兴不已。钟馗与钟武处理完呼啸山庄与天河瀑布后已是黄昏,两人来到山下的尼姑庵,主持看到钟武安全回来,开心不已,尼姑庵里的尼姑们听说钟馗到来,个个也开心不要,她们出来驻足观看,一些尼姑议论说:“听说钟馗长得很难看!没想到他满脸胡子,他才是男人中的男人”另外一些尼姑说:“你们懂什么!难看才可以镇压住厉鬼!”女主持连忙咳嗽几声,令众尼姑连忙散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陈夫人与陈不时逃过一劫、逃窜到山中的乱坟岗之中躲避,两个魔鬼有感儿子与儿媳妇两个厉鬼被灭,狂怒,于是纷纷使出鬼王神功,一个怒吼得地动山摇、一个怒吼得山崩地裂,两个魔鬼怒喊完后,突然狂风暴雨、鬼哭狼嚎,两个魔鬼于是开始呼唤乱坟岗以及附近的厉鬼,突然间,天昏地暗,大风被吹得树木连根拔起,乱坟岗以及附近的厉鬼纷纷从棺材和坟墓里钻出。 钟馗看到山上天气大变,捏指一算,大叫说:“大事不好!”钟武连忙问:“发生了何事?”钟馗说:“我感觉到大量的厉鬼出现!”于是连忙放出吸血蝙蝠,令钟武骑上吸血蝙蝠,钟武有点胆怯说:“这个家伙长得有点恐怖!”钟馗怒说:“你连杀厉鬼都敢,还不敢骑一个蝙蝠?”钟武于是壮胆骑上去,没想到蝙蝠还挺听话。钟馗自己拔出青龙宝剑大喊:“青龙变身!”一条巨大的青龙窜出,钟馗骑上青龙腾空而起、钟武骑着蝙蝠跟在后面,两人向山上飞去。 不一会,两人来到乱坟岗,只见那里乌烟瘴气,陈不时与陈夫人两个魔鬼正在命令众厉鬼,钟馗连忙拿出玄天葫芦,扒开盖子念着咒语,此时,大量的厉鬼纷纷被收进葫芦里。陈不时大怒,一道魔电就击向钟馗,钟馗的青龙连忙躲闪。刘夫人披头散发,面目峥嵘,锋利的指角立即长长三尺,把魔鬼的牙齿露出来,于是飞起攻击钟武。钟馗和钟武大战陈不时与陈夫人,双方捉对厮杀,钟武手握宝剑大战刘夫人,钟馗和陈不时已经打得你死我活,陈不时不断释放出鬼王魔功,钟馗左挡右劈,刘夫人用其三尺长的指角拼命刺向钟武,钟武一剑将其指角砍断,刘夫人大怒,另外一只手的指角又刺向钟武,钟武再一剑又将其指角砍断,刘夫人见不敌,施法就想跑,钟武一把抓住她的头发,一剑就把她结果了。陈不时见夫人被灭,大惊,于是释放黑烟准备逃窜,钟馗把宝剑一扔,青龙剑插进了陈不时的身体,陈不时大叫一声,变成一副骷髅架。 除掉陈不时夫妇后,钟馗向钟武告辞,准备离开了。钟武说:“我们兄弟刚见面没用几天,兄长为何如此着急离开?”钟馗说:“天下的妖魔鬼怪还很多,我还要到别的地方去抓鬼。”钟武说:“既然兄长还有公务在身,那我也不敢挽留!”钟馗于是驾驶青龙向钟武告别。钟馗离开后,钟武也背起行囊,告别女主持,准备踏上了回家的路。女主持再三挽留钟武多住几日,钟武说:“思乡心切,再说家中还有老父老母亲,已经十年没见!”女主持说:“既然这样,我也不敢挽留,希望我们有缘再见吧!”。 钟武骑上峻马,走了三天三夜后,终于回到家乡,只见家乡破落,人烟稀少,好不容易道逢一个乡里人,钟武忙问:“我家中还有谁在?”乡里人有点不认识钟武了,于是疑惑的问:“你是何人?”钟武说:“我乃武子!”乡里人这才想起来,于是开心的说:“你的父母都在!”钟武开心不要,于是快马加鞭的回到家中,其母亲正在纺纱,钟武推开家门,看到老态龙钟的母亲,于是心酸不已,连忙激动上前,其母亲看到儿子回来了,感觉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激动的喊到:“老头子,头子,武子回来了!”其父亲听到妻子这么一说,连忙从床上吃力的爬起来,拿着床边的拐杖,有气无力的咳嗽走出来。钟武快不来到母亲面前,立即下跪给母亲请安,其母亲连忙把他扶起来,其父亲出来看到儿子真的回来了,也开心不已。 傍晚,其父母杀鸡宰羊款待儿子的平安归来,吃饭之间,其父亲说:“我们望穿秋水终于等到你回来了!”钟武说:“孩儿不孝,让父亲与母亲担心了!”其母亲说:“你们这些当兵的整天在外面打打杀杀,为人父母的怎么会不担心!”钟武说:“现在一些军阀割据,为了大唐的稳定,只能够舍小家顾大家,请父母原谅!”其父亲说道:“你当兵我并不反对,但是你也要顾及一下你的终身大事,你二十五岁就去当兵,今年都三十五岁了!”钟武豪迈的说:“大丈夫只怕功名不立,何患无妻!” 在家休息十天后,父亲的咳嗽病开始好转,钟武于是收拾行囊准备返回军营。其母亲见儿子收拾行礼,不禁黯然泪下,钟武看到母亲伤心,于是过去安慰说:“不用为孩儿担心,我一定会再次平安回来的!”钟父说:“你一定要平安回来。”钟武点头,于是给双亲下跪道别。钟父有气无力的说:“你去吧,不必为我们担心。”钟武看了一眼熟悉的大房子以及父母,于是强忍眼泪,飞身上马,策马而去。 钟武翻山跃岭、爬山涉水,赶了几天路后又来到尼姑庵前。看到熟悉的尼姑庵,钟武飞身下马,轻轻的敲击庵前的木门,小尼姑开门一看,见到钟武,开心的说:“军士你又回来了?”钟武笑说:“是的,我还要回军中报到,准备再借宿一晚。”小尼姑大叫说:“这太好了!主持,军士回来了,军士回来了。”女主持着急的出来观看,看到钟武,开心不已,于是给钟武安排了一个上房。 晚上,明月如皎,春风得意,钟武一个人出来散步,在花园的凉亭里,钟武看到了年轻的女主持吹笛。钟武上前打招呼,女主持放下笛子说:“军士还不睡吗?是不是我吵到你了?”钟武说:“你没吵到我,只是我心烦意乱睡不着。”女主持说:“有什么烦心事?”钟武说:“我二十五从军征,三十五始得归,在军中十年,也杀戮了十年,已经有点厌倦军旅生活。”女主持笑说:“你们这些大男人,整天在外面打打杀杀,就不怕妻儿担心吗?”钟武笑说:“我还没用成家立室!”女主持笑说:“不是吧,你人才出众,看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没有成家立室?”钟武叹息说:“有时候在枪林箭雨攻城拔寨以及整天在刀尖上过日子,不想连累妻儿,所以没有心情谈情说爱!”女主持说:“其实不能够这样想的,只要两情相悦就可以患难与共,甚至生死相随!”两人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已经是深夜,女主持对钟武说:“时间已经不早了,你还是早点休息吧。”钟武于是和女主持道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钟武回到军营,每次跟随柳宗元出战都旗开得胜,帮助朝廷平定了不少的叛乱,不知不觉五年过去了,钟武升为将军。时,唐德宗去世,唐顺宗继位,柳宗元、刘禹锡与王叔文等大臣推行“永贞革新”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贬职,柳宗元依例移任岭南柳州刺史,当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调任播州刺史(贵州北部),诏令下达,柳宗元对亲近的人说:“禹锡有母年高,现在禹锡要去蛮荒之地当刺史,那里是西南边疆,往返万里,怎能逼着母亲同行。假如母子分居两地,就等于永别。我是禹锡的好友,怎忍心看到他这样?”于是立即写了奏章,恳请唐宪宗将柳州刺史授与刘禹锡,自己前去播州。恰好宰相裴度也向宪宗奏请此事,刘禹锡终于改任连州刺史。 柳州当地风俗,借钱用子女做抵押,过期不还子女就没入钱主做奴婢。柳宗元觉得这样太过悲惨而且没用人性,便自己出钱替他们赎身,让他们回到父母身边。柳宗元文采声名远播,长江五岭之间应进士科考的人,都不惜远行数千里前来跟随柳宗元学习;凡是经过柳宗元指教的,必定成为名士。柳宗元著述之多,声名震动当世,人们称其为“柳柳州”。 钟武听说唐宪宗只信任自己的亲信大臣,把唐顺宗大部分的亲信文臣贬为司马,连自己的以前老上司柳宗元也被贬值到偏远的岭南西部,于是心生退意,想辞职回家过回平静的生活。于是向朝廷辞呈,唐宪宗对钟武说:“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怎么想到辞职?”钟武说:“回家一趟,发现父母已经年老体衰,回想往昔,感觉光阴似箭,现在万事已经看透!为子女者父母年老而不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就是不孝,我虽知‘忠孝不能够两全,但是我已经为国家服务了十五年,现在我也应该为父母尽一下孝心了!”唐宪宗被钟武的孝心感动,于是批准其离职,并赐钟武黄金百两,绫罗绸缎百尺。 钟武拿着钱财兴致勃勃的回家,一路散发钱财,救济深受兵乱的贫苦百姓,不知不觉又来到尼姑庵,女主持听说钟武来了,高兴得不得了,于是兴致勃勃的快步出来迎接,五年不见看到钟武还是那么的威武潇洒,只是衰老了一点,而五年不见,钟武见女主持成熟了不少。两人相互问候一番,于是女主持邀请钟武一起吃晚饭。 吃过晚饭后,钟武在房间休息,不久又听到了多情的笛声,钟武情不自禁的穿好衣服来到花园之中。只见女主持又在花园的凉亭里孤独的吹笛。钟武对女主持说:“从笛声之中好像你并没用忘记红尘!”女主持说:“有时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钟武说:“我前几年看你年芳二十五左右,怎么这么年轻就出家了?”女主持笑说:“其实我是被我师傅领养的,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遇到兵荒马乱,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父母把我丢弃在山上,我师傅一次下山看到我在路边哭泣,就把我捡回来领养,她把我当亲女儿一样看待,并且把我养大。”钟武说:“原来如此!”女主持继续说道:“我师傅没出家之前姓何,所以有时候她们也叫我何姑娘,其实我是戴发修行的。”说完,何姑娘把自己的帽子拿掉,露出了一头漂亮乌黑的长发,于是显得更加漂亮。钟武看着何姑娘的容貌,突然傻了!自言自语的说:“我好像好像认识你。”何姑娘心跳加速,害羞的说:“我也感觉上辈子认识你,但是却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钟武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对你特别亲近,而且是一见如故”!何姑娘害羞的说:“我对你也是一日不见你,如隔三秋。”此时空气好像有点尴尬起来。何姑娘深情望着钟武说:“你真的喜欢我吗?”钟武豪迈的说:“是的!”于是突然抓住她的手说:“你还俗嫁给我跟我走吧?”女主持低着头说:“我舍不得庵里的姐妹,毕竟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小尼姑和一个大师姐正好从旁边经过,听到两人的谈话,小尼姑痴痴的笑,大师姐微笑说:“没关系,你有空可以回来看我们就可以了。”何姑娘和钟武被吓了一跳,连忙把手松开,旁边的师姐严肃的说:“其实你戴法出家也是师傅安排的,不是你的意愿,你何必强迫自己做个尼姑浪费青春,师傅让你留发修行相信也是希望你找个好人家,军士是个好人,你还是还俗跟他走吧。”钟武握住何姑娘的手说:“跟我走吧,我会照顾你一辈子的。”何姑娘害羞的说:“我还要征求了几个师姑的意见,如果几个师姑个个都同意我还俗的话,我就跟你走”。 第二天,何姑娘把自己的心愿告诉几个师姑,年纪最大的师姑说:“乱世有很多人跑到寺庙出家,其实是为了逃难,师姐把你捡回来只是顺手做件善事,其实你红尘未了,情缘也未了,你要走就走吧,我们也希望你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年纪最小的师姑说:“我们女子出家做尼姑有很多都是被情所困或者为情所害,所以才看破红尘,你既然找到真爱,那你就跟钟武走吧!”何姑娘于是点头流泪。 何姑娘在其师傅的灵位之前跪了三天三夜,想起师傅生前对她的种种好处,总是觉得万分不舍,旁边的师姐和师妹不断的劝解,何姑娘最后悲伤流涕说:“师傅把我捡回来收养,我万分感激,师傅对我的养育之恩就如同我的再生父母,我回永远铭记师傅的恩典。”于是磕了三个响头。几个师姐连忙劝何姑娘起来。何姑娘脱下袈裟,放下念珠,把主持的位置传给大师姐,依依不舍的含泪跟钟武离开。钟武在走之前把一剩下的珍珠以及一半的黄金交给新主持,钟武说:“这就当作是捐给尼姑庵的香火钱”。新主持拼命推辞,笑说:“我们不是卖何姑娘!你不用捐那么多的香火钱。”钟武说:“现在战乱刚刚平息,寺庙也需要银两周转,你们收下吧!说不定还可以救助落难的穷人。”新主持说:“既然钟壮士那么热情,那我就留下来做善事吧。”于是收下了黄金与珍珠。 钟武带着黄金和妻子春风得意的返回家乡,一路散发钱财,又救济不少深受兵乱之贫苦的百姓,大家个个称赞钟武的美德,家乡父老夹道欢迎钟武夫妻,钟武的母亲已经早早的在路边等候钟武,钟武看到母亲,连忙撇下妻子、滚鞍下马给母亲下跪,钟母看到儿子平安归来开心得不得了,抚摸着钟武的脸说:“你好像又瘦了不小!”何姑娘连忙下马给母亲磕头。钟母看到那么标志的姑娘,连忙笑说:“快起来!你一定是我的儿媳妇吧?”何姑娘点头。钟武没用看到父亲,于是问:“父亲他还好吗?”钟母一听,突然从喜转悲,流泪哽咽说:“你父亲前两年已经走了!”钟武如晴天霹雳,突然瘫倒在地上。 明日,钟武带着妻子与母亲失魂落魄的来到父亲的坟冢前给父亲上香,钟武长跪不起,说:“儿子不孝,父亲生病的时候不能够在身边服侍,父亲年老的时候不能够在身边陪同!”其母亲安慰他说:“行了,武子,人死不能够复生,生老病死是没有人能够逃过的现实,你父亲会感受到你的孝心的!” 晚上,钟武睡在家中辗转反侧都睡不着,其妻子说:“你是不是有很多心事?”钟武对妻子说:“小时候我很调皮,经常惹父亲生气,有一次父亲揍我的时候我还和父亲打了起来,现在想起小的时候年轻气盛以及一次次激怒父母,总感觉万分愧疚。”何姑娘说:“年少不懂事,你也不要太过自责!”两人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钟武修缮了父亲的陵墓,在父亲的陵墓的旁边修建了几间简陋的房子,守了三年陵。于是重新修建了祖宅,夫妻两过着清贫而快乐的男耕女织开心的生活。不久钟武和何姑娘的孩子就出世了,钟母看到那么可爱的孙子,开心得不得了,于是在家里替她们照看孩子。不知不觉孩子们都长大了,母亲去世,钟武与何姑娘也年老体衰。 转眼六十多年过去了,钟武已是八十多岁的老头,何姑娘也七十岁了。一天晚上,钟武梦到五十年前被自己杀害的敌军将士向自己索命,钟武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推醒夫人说:“我就要走了,你不要太伤心。来世我会继续等你的,我们生生世世都要做夫妻。”钟夫人哽咽不已,泪流满面,激动的说:“这辈子遇上你是我最大的幸福,生处于乱世之中有你这样的人也是人民的福气,你为国家对得起天地良心,为父母称得上是孝顺,有时候人活在世上身不由己,希望我们下辈子不要再生活在乱世之中。”钟夫人说完后,钟武已经永远的闭上了眼睛,钟夫人伤心过度,没几年也跟着去了。其子女将其两人安葬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