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这句话,藏着多少男人对老家的牵挂。湖南一男子,开车10小时回大山里的老家,父母早已不在,老屋也荒着。他搬张旧凳,在家门口坐了十几分钟,看看远处的山和树林,绕房子走了走,就说“回去吧”。

妻子一脸懵:折腾10小时,就为这十几分钟?可无数网友却懂:这不是折腾,是男人对“根”的执念。
有人说,农村老家是根,不管在外面混的多好,都不能忘了根。女生可能没有那种感觉,但是男生对老家的感情,根深蒂固。

事情发生在湖南的一村民家里,男子把车子停在家门口,从房子里搬出了一张古老的凳子。擦了擦,吹一吹灰尘,然后就坐在家门口,看向远处。其实也没啥好看,远处都是山和树林,村子稀稀落落又几处房子,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住?

农村的风景,大同小异,女子不懂自己丈夫在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就这样,男子坐了十几分钟,看十几分钟的风景,又在房子周围走一走,在房子看一看,就把凳子放回了屋檐边,说:“回去吧”。女子一脸懵,就这……搞不懂男子,这是要干什么?

原来,这里是男子的老家,在大山里。男子已经结婚有孩子了,并且在城里定居好多年了,他父母也不在了。这老家的房子,早就没有人居住了。但一有空,男子就开车回来,就这样在老家待上几个小时,或者几十分钟,然后又回城里里。随着年纪越大,男子回老家的次数也越多,以前一年回一两次,今年都回来3次了。女子不太理解,这么做有什么意义,睹物思人,还是怀念自己的亲人?她不能理解这种感情。

网友说,这种恋家情怀,只有男人才会有,会懂,女人永远都不会理解。谁能说说,为什么男的对自己的老家,情有独钟?老家是男人的“精神原乡”,藏着他一半的人生。小时候在泥地里打滚,爬过的那棵老槐树,和发小追过的那条田埂,都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父母在时,老家是“家”;父母不在了,老家就是“根”——站在老屋前,仿佛还能听见父亲喊他吃饭,母亲在灶台边忙活,那些日子再苦,也是心底最暖的光。男人比女人更认“根”。在城里再风光,回到老家,踩踩熟悉的泥土,看看不变的山,才觉得自己还是那个没被生活磨平棱角的少年。哪怕只坐十几分钟,也是给疲惫的灵魂充充电。

我爸就这样!在城里住了20年,每年都要回老院子待半天,摸摸土墙,看看屋檐下的燕子窝,说“这才是我的地儿”。以前不懂,现在自己成了家,才明白那是他放不下的念想。我老公开车6小时回老家,就为了在老井边打桶水,说“这水甜”。我嫌折腾,他说“你不懂,这井里有我小时候的影子”。男人对老家的感情,真像酒,越久越浓。老家拆的时候,我爸蹲在废墟上哭了,像个孩子。他说“以后想回,都没地方去了”。那一刻才懂,老家对男人来说,不是房子,是心里的一块净土。“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席慕蓉的诗,道尽了这种牵挂。

男人对老家的情有独钟,不是固执,是对岁月的敬畏,对初心的坚守。或许女人真的很难完全理解,但没关系。他回去坐坐,你陪他看看,就是最好的懂得。每个人心里都有个“老家”,那里藏着我们最初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