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随着抗战局势变化,桂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重要战略要地。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正式成立,以"万祥醩坊"为掩护,在周恩来、李克农等革命家的领导下,开展统战、情报传递和物资转运工作。这座看似普通的酿酒作坊,实则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国统区的重要指挥中心。


馆中分为办事处旧址复原陈列和《抗日烽火映桂林》展览。
办事处的旧大部分建筑早已在战火中毁坏,后来经过政府的修缮和保护,成立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并对外开放展览。

警卫室内陈列着复制的老式物件,见证着工作人员冒险传递情报的惊险历程。

李克农办公室还原了当年工作场景,煤油灯、地图、简陋的办公用具,诉说着革命者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

走进《抗日烽火映桂林》展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浮雕,一瞬间把我拉回了那个战火纷飞但热血激昂的年代。

馆中陈列着许多历史照片和珍藏的文物,通过这些展品,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八路军桂
林办事处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桂林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每一页泛黄的纸张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记忆。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文化抗战展区,展示了当年文艺工作者以笔为枪,创作的大量抗战文艺作品。

我还看到墙上挂着广西师范大学的前身--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的照片,虽然已经在学校了解了这段历史,但在这样一座红色纪念馆中与母校“相遇”,心中仍涌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馆中还还原了当时抗战时期的场景,残垣断壁,战火纷飞,人们四处挣扎躲避,让人忍不住跟着一起揪心。

在参观途中还碰见两个小朋友在小板凳上正襟危坐,面对着墙上的画面,仿佛也参与进了那个年代特有的“岩洞教育”。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不仅是一处历史遗址,更是一座精神丰碑。在这里,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每一面墙壁都在铭记,那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如果你路过桂林,请留两小时给这座小楼。它会让“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你心中多一抹永不褪色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