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8560
- 魅力
- 0
- 金币
- 6414
- 注册时间
- 2022-10-21

|
依韵南岳山人《漓江鹅卵石》
倪郁
静卧灵河意自浓,浪冲水淬亦从容。
永随潮汐漓江守,愿作沉沙护碧峰。
2025.09《依韵南岳山人《漓江鹅卵石》》欢迎点此查看全部内容。
南岳山人原玉:
漓江鹅卵石
南岳山人
投身山水不居功,砥砺前行大小同。
守护漓江朝夕伴,甘心托底碧波中。
双璧同辉:赏析南岳山人、倪郁《漓江鹅卵石》唱和诗
“依韵和诗” 是古典诗词创作中常见的雅事,需循原诗韵脚而拓新境。南岳山人的《漓江鹅卵石》以物咏志,倪郁的和作则承其韵、继其情,又添己意,二者如漓江双璧,各有风华却一脉相承,共同赋予了 “漓江鹅卵石” 鲜活的人格与深沉的意涵。
一、原作解析:南岳山人《漓江鹅卵石》—— 平凡中的坚守与奉献
南岳山人的原作以 “鹅卵石” 为喻,开篇便破题显志,将自然之物赋予人格化的精神内核:
“投身山水不居功”:首句定调,写鹅卵石融入漓江山水间,不事张扬、不邀功绩。“投身” 二字似有主动奔赴之意,暗合 “愿为漓江献己力” 的初心,摒弃了 “奇石炫彩” 的俗态,凸显其 “甘于平凡” 的品格;
“砥砺前行大小同”:次句转向鹅卵石的 “成长历程”—— 无论是大如拳、小如豆,皆在江水冲刷、砂石碰撞中 “砥砺” 成形。“大小同” 三字尤为精妙,既写物理形态的无差别,更暗喻 “无论能力大小,皆可坚守使命” 的哲理,打破了 “唯有大者有用” 的偏见;
“守护漓江朝夕伴,甘心托底碧波中”:后两句收束于 “守护” 与 “奉献” 的核心。“朝夕伴” 写时间维度的长久,从朝至夕、从不间断,是 “坚守” 的具象化;“托底碧波” 则写空间维度的低调 —— 不浮于水面争辉,只沉于江底承托碧波,“甘心” 二字直击人心,将鹅卵石的 “奉献” 从 “被动承受” 升华为 “主动选择”,让平凡之物焕发出崇高感。
全诗押 “ong” 韵(功、同、中),节奏明快却情感沉厚,以白描手法勾勒鹅卵石,实则是借物咏怀,歌颂世间默默坚守、甘于托底的奉献者。
二、和作赏析:倪郁《依韵南岳山人〈漓江鹅卵石〉》—— 从容中的深情与担当
倪郁的和作严格遵循原诗 “ong” 韵(浓、容、峰),既承袭了 “鹅卵石守漓江” 的核心意象,又从 “情态” 与 “境界” 上拓展新意,让形象更显丰满:
“静卧灵河意自浓”:开篇以 “静卧” 替代原作的 “投身”,从 “动态奔赴” 转向 “静态沉淀”,更显鹅卵石的沉静气质。“灵河” 称漓江,添几分灵秀;“意自浓” 则深挖其内在情感 —— 虽静卧不动,对漓江的情意却愈发醇厚,将 “无情之物” 写出 “有情之思”,比原作多了一层 “深情内敛” 的韵味;
“浪冲水淬亦从容”:次句呼应原作 “砥砺前行”,但以 “从容” 二字点睛。原作的 “砥砺” 偏重于 “磨砺的过程”,而 “从容” 则突出 “面对磨砺的心态”—— 江水冲刷、砂石淬炼本是艰辛,鹅卵石却以 “从容” 待之,既显其坚韧,更添几分豁达,让形象从 “坚守者” 多了一层 “智者” 的气度;
“永随潮汐漓江守,愿作沉沙护碧峰”:后两句是和作的 “拓境之笔”。“永随潮汐” 比原作 “朝夕伴” 更显时间的绵长 ——“朝夕” 是一日之伴,“潮汐” 是四季轮回、岁月更迭的相守,将 “坚守” 从 “日常” 升华为 “永恒”;而 “愿作沉沙护碧峰” 则将 “守护对象” 从 “碧波” 拓展至 “碧峰”:原作 “托底碧波” 是守护江水本身,和作 “护碧峰” 则将视野拉远,让鹅卵石的守护与漓江两岸的青山相连,形成 “江 - 石 - 峰” 的整体意境,使 “奉献” 的格局更开阔,从 “守护一汪碧水” 变为 “守护一方山水”,情感也更显厚重。
三、双诗对比:承韵而不泥韵,同源而各彰其美
两首诗虽同咏 “漓江鹅卵石”,同押 “ong” 韵,却在细节处各有侧重,形成 “同源异流” 的艺术效果:
维度 南岳山人《漓江鹅卵石》 倪郁《依韵南岳山人〈漓江鹅卵石〉》
核心情态 主动 “投身” 的坚守,“甘心” 托底的热忱 沉静 “静卧” 的从容,“意浓” 护峰的深情
守护格局 聚焦 “碧波”,守护漓江之 “水” 拓展至 “碧峰”,守护漓江之 “山水”
形象侧重 如 “行者”,在砥砺中奔赴使命 如 “仁者”,在沉静中沉淀深情
二者的共性在于:皆以 “鹅卵石” 为载体,借自然之物咏 “坚守”“奉献” 的人文精神,且都紧扣 “漓江” 的地域特色,让意象不悬空、情感不浮泛;差异则在于 “视角” 与 “心境” 的不同 —— 原作偏于 “行动者” 的热忱,和作偏于 “沉思者” 的从容,共同塑造了 “漓江鹅卵石” 立体而丰满的形象。
结语
一首《漓江鹅卵石》,一首依韵和作,看似咏物,实则咏人、咏心。南岳山人以 “不居功”“甘心托底” 写尽平凡中的伟大,倪郁以 “从容”“护碧峰” 续添沉静中的深情。两颗 “鹅卵石”,静卧漓江,浪冲不摇,水淬弥坚,恰如世间所有默默守护、甘于奉献的人 —— 不求显达,只愿为所爱之物、所守之地,化作沉沙、永伴潮汐,让 “坚守” 与 “深情”,随漓江碧波、两岸碧峰,长久流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