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在文化界爱国人士倡导下,端午节一度成为纪念屈原的诗人节。1941年端午节,《新华日报》发表《诗人节缘起》一文,提炼出以“爱国家爱民族”为内涵的“屈原精神”。同年端午节,延安召开纪念屈原为主题的座谈会,《解放日报》在报道中称:“今天纪念屈原别有特殊意义,因为“其不屈服不妥协的爱国精神,为人民所感动所拥护”。 而在桂林抗战文化城,端午诗人节活动同样在提升纪念屈原的现实意义。据《桂林文化大事记》记载: “1942年6月18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邀集桂林诗歌界人士在漓江划船聚餐,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庆祝诗人节”。“桂林师院举办漓江划船赛”、“端午节划船比赛,童子队第一名为7分15秒,第二名为9分3秒。” “1943年6月7 日,今日端午,为‘诗人节’,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邀请该会会员及诗歌作者在社会服务处举行茶会。李文钊主持。柳亚子、熊佛西等相继发言,阐述纪念屈原的重大意义。” “1946年6月5日,今为‘诗人节’。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桂林分会在艺术馆举行庆祝晚会,到会会员的有穆木夭、欧阳予倩及文化界人士百数十人,表演诗歌朗诵、歌咏等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