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楼主: 漓江冬泳人

[我的2023] 【我的2023】回望旅途足印 ,聆听岁月回响

[复制链接]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1: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82
龙洞峡溯五彩溪
龙洞峡位于资源县车田乡石山底村,是典型的半开发原生态景区。
石山底村是越城岭腹地的一块山谷小盆地。深山之中,弹丸之地,但规划布局井井有条,层次分明。旅游区、农家居住区、文化活动区、游客休闲区、稻作区、大棚种植区、经济作物种植区、家禽养殖区、河床、绿道...按区域划分,用混凝土桩及竹围栏分片隔开,土地利用非常充分。一看就知出自规划高人的胸中丘壑,带有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团队策划“匠气”。
通过验票口,踏入峡谷,一条小青(竹叶青)与我们不期而遇。
突然遭遇毒蛇,毫无心理准备的女士们大都吓得花容失色,大声尖叫,避犹不及。“小青”倒是若无其事,在水面和草丛中慢慢悠悠地游走,不时还停下来,观察一下周围,再缓缓挪动,似乎在顾及自身安全的同时,还保持着一份尊严与气度。
蛇的出现,应该说是生态良好的一种表现。
峡谷开发方虽然为方便游客行走、观景、避雨、避险、休闲...建有必要的路、桥、亭、阁,但峡谷的水流、崖壁、洞穴、林木、灌丛...基本保持着原生状态,仍是远古遗留的那般模样。
  
  
101231xkj3mek9qk8b83bk.jpg 102523spn0cycc1k1dqdz1.jpg 103750bdvvoduz06ktjid5.jpg 111041x1ego82zgo9zapzl.jpg
一条百折清溪淙淙流过,溪水清澈冰凉,色彩斑斓的河石粒粒可数。
导游词说:这条溪叫“五彩溪”。
人们沿谷中修铺的水泥便道、便桥、跳石行走,省去了攀葛扪萝、丛棘裂衣之苦,让游历幽谷更为惬意。
穿游泳鞋在溯溪区涉水,水漫脚面,凉爽入心。
导游词说:景区有三潭两瀑一彩溪,半边铜镜落七沟等原生态景观。但在景区尽头,我们又见一挂瀑布。就是说,景区实际有三挂瀑布。
我们在最后一道飞瀑之下的深潭碧水集体游泳冲瀑,恍若呼应着大自然的呼唤。
良辰美景,天朗气清,有斑斓清溪养眼,有峡谷气象悦目,还有飞瀑流泉凉爽浸身,褪却夏日炎炎之爽...所有这些都令人流连忘返,情趣融融,快乐无匹。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1: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宿架枧凹
资源越城岭下“架枧凹”,友朋老家居此,吾众应邀投宿。
男主熊氏,与吾同庚。熊家三代教书育人,为师垂范。父,执教乡里,经蒙俱授;己,师范毕业,学自科班,并与此行颛孙老师同为校友;一双儿女出山高就,均居城镇任教,背土离乡,节假日不忘返家省亲,归谒父母。
山民淳朴,客套无多。然,笼里抓鸡,园地摘菜,柴禾举炊,摆席移座,斟酒敬客...殷殷礼数,见诸寻常举止,毫无遮掩。
入夜,一桌围坐,晚宴开席。笑语连连中,擎杯传盏,举厄敬酒,陶陶而乐,宾主同欢。“土茅台”、“红星二锅头”,夜无酒驾之虞,吾等开怀畅饮,至瓶尽杯彻,沾酒面酡者“酿透粉容如桃绛”,仍呼畅快。家味乡肴,犹金樽美酒,玉盘佳肴。地主之谊,尽在杯中;朋友之义,融于酒里。
席散,主家腾房,安顿四人;再支帐篷五顶,堪够安眠。
清风夜起,万籁俱寂,流萤忽闪,促织微吟。洗漱沐浴毕,泳友聚首,挑灯夜话,谈得投机,透着亲切。
山里夏夜,凉如秋水。楼内,一豆灯火;楼外,漆黑如墨。
凉风习习,流水切切,久违山居田园之夜,引入迷醉。
众友调侃笑闹至更深漏断,蚊蚋侵扰,方各自归帐,灭灯侵枕,鼻息成曲。
凌晨时分,晓风卷帘,细雨如织,木廊蓬顶忽若鼓点轻敲,雨声侵梦。同听夜雨,如闻弦歌,聆韶而眠。
雄鸡振翅,一连三唱,惊醒残梦。见晓窗生白,即整衣、揭帐而起。
早餐毕,再三言谢,握别主家,众友登车,趁晨晓清凉,重启新旅程。
151456v2cqtp524vje20jj.jpg 153445p9sdo8jr3j49sqzr.jpg 154750kibtutygmjzliolj.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1: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83
矮岭河谷螃蟹沟
辞别架枧凹,仍走S351资龙公路去往龙胜。途中,因遇塌方险情,绕道两水镇,经河口、江底,上午950抵达龙胜温泉宾馆。
骄阳似火,炎天如甑,热浪似乎席卷每个角落。可是,下到矮岭河谷,原来备受酷热煎熬的人们,立即就如同浸润了一个清凉世界,受其庇护,消弥了炎炎夏暑。
矮岭河峡谷,山深、林茂、谷幽、溪清,风光秀美,空气清新,是个立身即感凉侵暑消的“天然清凉界,梦里桃花源”,也是游山玩水、体验乡居生活、零距离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我们像持仗云游的信众,灵台清虚,执心恬静,跨越涧桥,沿着栈道向山谷纵深远足,好似亦步亦趋地进山朝奉。
在这个相当封闭的峡谷里,外面的世界被重重大山远远隔离,一切都显得苍莽而充满野趣,如同亘古蛮荒。
这里有名贵的金丝楠木;这里有珍贵的孑遗植物——桫椤;这里有叶片大于玉兰的白花菜
跨涧独木桥,腐朽不堪,却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率中央红军走过的长征路。我们的足印也叠加着先辈的足迹。
久居城市的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特有魅力,几乎没有抵抗力。呼吸到富含“营养素”的山野气息,投身入如诗如梦的深山大壑,我们沿途拍照,一路欢歌。
道路尽头,飞瀑凌空,从两折台地的盲谷中,奔腾咆哮着迸出崖顶,如银河倾泻,滔滔不绝。崖壁闭合处,仅存天光一线,故名:通天瀑。
源出大山的清泉,仍有远古的清纯明澈。掬一捧泉水喝下,感觉和上古燧人氏喝到的一样清凉甘甜!
换上泳装,沐浴山泉,迎受飞瀑,感受着大山的脉动。
午餐在螃蟹沟农家乐同聚,泉水鸭、老南瓜、土鸡蛋、野生竹叶菜、野韭菜我们举盏同庆,插科打诨,笑话逗趣,不亦乐乎。
归来时,湛蓝的天空下,骄阳放射着饱满的光和热,金属粒子似的撒向人间。山里感受着凉凉爽爽,山外却是如火酷热,山里山外,恍若隔世。
154514b9iloz1zcgo881io.jpg 150910fz747e6zehvv9k40.jpg 152058y7la7cdxx1pr71sa.jpg 153415wi5f1s1i6f4fupil.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1: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舌石下红军岩

  泗水乡周家村白面瑶寨观摩龙舌石
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从山坡上破土而出,形成了一个敞开的岩体。此巨石从坡土中斜伸而出,平滑,圆润,由厚渐薄,约以十来度倾角向上突起,有如舌状,又好似一条巨大的龙舌从山体破壁吐出,故此石最初得名龙舌岩。
如此形状奇特、造型古怪的岩体,引发了队员的极大兴趣,纷纷走上岩石,眺望浔江,拍照留影。
193412月初,中央红军翻越老山界。第三路红三军团途经泗水乡周家村白面瑶寨龙舌岩处,深入瑶寨与瑶民余凤生等促膝谈心,了解少数民族疾苦;同时通过他们请曾参加桂北瑶民起义幸存的小头领至此岩座谈;向到会瑶民致以亲切慰问;并于岩壁张贴标语红军绝对保护傜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并落款红三宣
之后,瑶胞按原书镌刻岩石上。为了纪念此次会见,瑶民将龙舌岩易名为光明岩,后改称红军岩
所以,这里也算是红军长征过桂北最美的红色景点之一。
154821v1f85qpbfnalap8u.jpg 155003s88e2wof72w87r7o.jpg 155557d1o8aubetvaxuan8.jpe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1: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811
摩天岭下怡然农场
绵雨清凉的夏日,青茫的雨雾如一幅泼墨生萱。晨雨过后,田野纷披着厚重的绿色,愈发显得蓊蕴郁勃。青山若洗,山峦缠着缥缈的云带,清美而迷人。恬静若诗的绿野,清纯如酿的空气,美轮美奂的晨曦,所有美的元素完美集约于大自然的神笔,挥洒出一幅巨大的山水写意画卷,铺陈在辽阔的天地间,慷慨展示,任你欣赏。
走进怡然农场木楼避雨并问路,摆放地上的数十个南瓜吸引人们眼球。场主说,这叫水果南瓜。外形与“金镶玉”南瓜很相似,外皮更光滑,颜色更浅,泛珠光的色调与胖乎乎的模样看着就讨人喜欢。
之所以叫水果南瓜就是有水果甜味,可以生吃,蒸熟吃更软糯香甜。问价格,可不便宜,56元一斤。装筐的是已经卖了准备发出的货,队员们在地上挑了一些自己心仪的南瓜,买回家尝鲜。
闲聊得知,场主家就在临近的陡田村,也算当地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在这里租了几十亩地办农场及农家乐,种鹰嘴桃、阳光葡萄、火龙果、良种柑橘等精品,并养藏香猪。种养皆良优,经济头脑不简单。
103503mijvxeee5z636mv6.jpg 104711dennmbgg1g4dggzn.jpg 103940exbhi4q70z94qu20.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1: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雨中沐浴小乐村瀑布
须臾,雨歇。热心场主带路,一路直奔大山而去。
这里青山耸立,峡回谷转,溪流淙淙。既有瀑布叠泉的诗意,又有积渊碧潭的幽静;不乏乱石列阵、苔草纵横的溪涧野趣,还有山花灿烂、蟋唱蛙鸣的田园浪漫...无论休闲度假、或消夏避暑、或游泳亲水都是难得的好去处。
源出大山的瀑流沿十多米高差的悬崖上訇然跌落。摄入镜头,好似挂在苍苍漱壁的一条静态白练;现场动态观看,雪白的瀑布,从悬崖峭壁飞泻而下,如玉柱泻壶,白龙吐雾,坠落了一溪的诗意。
亲水性极强的泳士们,换上泳装,扑入潭中,沐瀑浴潭。
宛若天来的瀑布,白如春雪,净若洁玉,至今保持着亘古洪荒时就具有的天然,未受污染。冲一冲瀑布,任大自然的“SPA”撩拨起悦动的神经,人人跃跃雀起,个个呐喊畅怀!舀饮浇洗,风尘俗气挥发而去,杂念凡忧尽数荡涤。古韵悠悠,撞开心扉豪涌而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奇峰为骨架,清溪为脉络,碧潭似瑶池,岚翠如滴的峡谷中,青山碧水,深潭凉彻,天境浑成,清爽无比。
105424db194wsxs5zuhbbz.jpg 103626dnx0i655l8vjvvu3.jpg 110807cf3ndclvfd0fcoch.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4: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824
东山峡寻幽  
伏天已过,暑热尚在,峡谷亲水寻天然野趣仍是泳士们的不解情结。
大溶江镇严洞村,四面环山,一水中流,是大山腹地的一块小盆地。所谓“洞”,实类“井”,是桂林市郊称作“嵅”的负向洼地。
高天厚土,良田嘉禾,新楼错落,炊烟袅袅...一派诗意田园,丝毫看不出这里是去年遭受过大火灾的现场。村民说,山火虽将山村团团围住,但村里没损失一间房屋,没造成人畜伤亡。众多百年老银杏树也丝毫无损。乡亲们还挺自豪:我们不怕,一个没逃(撤离),还参与救火队(消防人员)的灭火行动,为守护自己家园竭尽了全力。
一般情况下,被火灾完全摧毁的森林,原生植被在若干年内会被别的植物所覆盖或取代而彻底覆灭,生物学称此类现象叫“原生演替”,也叫“初生演替”。
可是,这里的过火山林,原生植被仍在,绝大多数依然存活,未被其他物种取代,说明这里的生态不仅没被摧垮,还保持着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让人在惋惜中获得些许心理安慰。
094011czam4emtemqahtsx.jpg 111243rgvoo64m6ma5uxia.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4: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洞亲水
去往月光洞峡谷的山路,因长时间无人行走,村民也不到此伐薪牧犊,以致草木菁深,多处竹木倒伏阻路。多年前的网红打卡地,而今遭人冷落,连路都变得如此难行。
尽管山路崎岖,还得清除路障,我们这帮六、七十岁的老家伙攀藤附葛走到月光洞峡谷口,也只不过用了50分钟,不算过于艰辛。
关于月光洞其名,桂林网友各有揣摩,多种猜测,牵强附会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此名源于每年八月十五,嫦娥邀七仙女到月光池沐浴这个神话传说;有人认为:可能峡谷里藏有月光宝盒吧?...
其实,山高,峡深,山谷如井,好似洞中,即是当地“严洞”“月光洞”等地名中“洞”的由来;而峡谷迂曲,谷中天光窄如弯月,观天如同望月,应该是冠名“月光”大致上能予以认可的来历。
近距离的摩天岭尤为高峻,窄窄的峡口像似即将关闭的山门,锁住谷中秀色。清清亮亮的溪流,涓涓潺潺地溢出峡口,透出一股清新、可爱的气息。雄浑大山层层绿色涵养的水源,是越过重重山岭的不息奔涌。水蚀洞开的那份古朴沧桑的原生态,正是令我们怦然心动的人生魔法令。
换上泳装,穿上泳鞋,置放衣物,我们溯溪而上。清水浴足,初收爽气,消弭了旅途风尘、热暑、疲乏和困顿。
踏入下洞峡口,月光洞峡谷就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狭长的山谷层层遮掩着重重叠叠的山岭、重重叠叠的绿色,但随着你的步步深入,又一一展示,恍若适时开启着道道山门,迎宾肃客,让你探究这神山仙境的重重洞天。
走进这幽深险厄的峡谷,体味璞玉浑金般天然未凿的原始古朴,谁都能收获一份来自山野的独特感受。
充盈而富有的自然,奔腾不息的生命,在大山中流动,在溪水里奔涌!
我们跳水、畅泳、拍照、嬉水……尽情嬉戏,积累、释放和享受着尽可能多的欢乐。
101045xwko2kkw7oo788oz.jpg 102325xrepr1pdjzjm8myy.jpg 104602z49vyt9kmg4nzvee.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4: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折返村里,人如修炼过似的,不感觉累,精力犹在。架灶、生火、洗菜、切菜、柴禾弄炊,众人动手,大厨掌勺...
未几,黄焖鸡、辣椒炒肉,焖老南瓜、呛炒生菜,满满四盆菜犒劳我们的辘辘饥肠。
105818zu7zkoekyibsa7yi.jpg 105826wtjqqfy5xgjbzdlm.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4: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6日
沿河坪溯溪
秋声渐渐,金阳杲杲,大自然借飒飒秋风悄然拨动了秋的琴弦。
过草坪,沿S202兰兴线兴坪高铁站,一路坦途到沿河坪村。
车停村边,一年轻村民过来收费,一张口:20元一辆,算是最贵的无停车场停车收费。没办法,到了人家地头,让人宰一刀吧。
交完钱,小伙子又向我们推荐“只收200元”的向导,被我们婉言拒绝。小伙子继续忽悠:你们进峡谷前要到摊位上买头盔和手机防水套,才能保护你们的人身安全,防手机进水。
峡谷口果然有几位大妈在摆摊卖头盔、手机防水套...推销套路被一眼就看透,大妈们又提出要收每人10元的垃圾费。
既有“只要进去就交钱,不交不准进”的态度蛮横者,又有话语亲切的劝捐者。这人的嘴似乎开了光,明明忽悠人而攫取收入,话语却说得这么“动听”。
我们告诉她们,景点收费是要有批文的,按物价局核准价格依法依规收。法制社会岂能自己开口就是“王法”?
有队员为争这口气,电话打到兴坪镇政府,接电话的是主管旅游的秦副镇长。听完情况,他说:沿河坪村民的乱收费肯定是不合法,正准备着手清理整顿。今天是过不去了,你们不要与村民冲突。想继续游玩,就与村民协商减免;不想玩就走。等我们整顿好了,欢迎你们再过来...
转达了秦副镇长的电话概要,守摊大妈们噤若寒蝉,不言语了。但表情写在脸上:我们只认钱!给钱才好说话!

最终结果,双方妥协,垃圾费折半,按5元一人。我们也不再寻求免费,既来之则安之,花点钱,不在乎,气顺了就行。
161849bo7lfnkno6tkn166.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4: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峡两种走法——沿岸和溯溪。对于我们特意前来嬉水消暑的泳友们来说,我们最钟情的当然是溯溪趟水。
溪流中,五彩斑斓的卵石俯拾皆是。随心所欲在河中趟水,尽情享受着小溪带给我们的惬意,又随意把玩着大自然作为造物主馈赠的彩纹卵石。
攀援磊磊巨石,趟过道道溪流,来到一道水蚀洞开的山槽。
一挂山瀑从悬崖上飞纵之下,訇然声响。瀑下深潭,幽幽泛着蓝光。峡回谷转的石壁,分列两旁,形成一处特别显得险厄逼仄的石巷。水润石壁,石老苍苔,颇有幽趣。此处仰首,观天如天工开缝般狭窄。
瀑布、深潭、石巷、清溪,热衷亲水人士最钟爱的元素,集约如此,本就穿着泳衣泳裤的队友们,再也抑制不住心里的开心,扑入山潭,涌向瀑布。
加倍获得的心底喜悦,瞬间化解了谷口遭遇的不快,忘却了所有烦忧。
常言道:“好话别人记不住,恶语伤人心上留。”有道是:“风过留声,话过留痛,伤人最深的永远是语言。”那几位追着要钱的垃圾人,话说得过于尖酸刻薄,伤人至深。
回程时,众友约定:若不整改,永不再来!
163808n6nogonzwgom56mq.jpg 160325wg3yvg9yvigj9g6r.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4: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16日
游走兰田,倾听西江
灵川西北部的兰田乡是青狮潭水库三大湖之西湖的发源地,由于僻处大山深处,远离城市繁华,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与浓郁的瑶族风情得以很好的保留下来。
翻越萘岭,过枫木根桥,西湖库尾处,孤树坪平坦而宽阔的草甸本是我们预订计划第一站。但木桥拆除,河道阻路,或许是当地村民为保护这片绿洲,还牛群自牧的一片自由天地,而采取拆桥举措吧?
不愿违逆当地人初衷,我们主动放弃了此行这一主打景观。
三仙洞村外,我们跨过索桥,进仙女沟赏瀑。
仙女沟溪谷,翠竹千竿,清溪百折。老树古藤悬幽嶻嵲,溪石裸岩藓覆苔附,散发着原始的气息,彰显着自然的生态。
谷中修铺的水泥便道已显苍老苔滑,这是沟谷中唯一可见的人类活动痕迹。若无乡民们斥资出力,修铺便道,寻瀑游客就难免攀葛扪萝之累,丛棘裂衣之虞。
顺谷流淌的小溪,一路欢歌,跌水处处,及至两处断崖陡然滑坠,形成瀑布。瀑流飞溅,轰轰声响,展现着流动的气韵。
143350u6is4zq62jo0y2rf.jpg 143834egk10dkn60kkcg06.jpg 143652x9m5w9umd9nzpk8p.jpg 145226wfff88hs98khfdtw.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4: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廿四田村桥下,我们择一平坦宽绰处做营地,架灶弄炊,换装嬉水。
有人说:读懂了故乡的河流,你就读懂了故乡。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四季轮回中,河流主导物竞天择,适者才能生存,这是神的造化,自然法则。
有河流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传奇,有传奇就有人类的希望和努力方向。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世俗与神灵、生命与自然,全都如江河奔流,将水流的柔美与悲壮都写在大地,告诉苍天。
兰田西江,广袤越城岭涵养的河流之一,穿越崇山峻岭,迂曲无定,滋养两岸,营造绿洲,自成一套循环重生系统。
此刻,我们与柳州、贵州等地慕名而来的一众远客,同时浸身河中。跳水、划桨板、畅泳、水枪互射...共同静卧粼粼清波,嗅闻淡淡水香,尽情享受秋水舒爽,触摸苍山的脉搏、大地的心跳。
古老的河流,穿越岁月风尘,洞开千山万壑,一如无缰野马,不停奔流。江河承载了前世,更见证了今生。人的生命也如同大河流淌,河流尾闾,汇流如海,无痕可寻,却精神不灭。
回到前面话题,所谓“读懂”河流,让人感觉抽象,是否真的“读懂”,似乎没有认定准则,若真的“读懂”了,那一定是世间最美的诗篇。
因此我觉得,与其无法界定的“读懂”,倒不如专注于“倾听”。“读懂”是一种领悟,需要涵养境界;而“倾听”是一种欣赏,只要依着自己内心的感觉,就可以侧耳聆听,好好享受。
水流其实并不缄默,它用自己的方式、不同的声音,向人们长情诉说。
寄迹江河的人们,都是它的灵魂倾听者,静心、安神、专注...用心灵的耳朵,静静倾听江河水声,犹似远古的韶乐,如闻天籁。
145815oxps4ux2mx7lx7ld.jpg 150934obdw81461prwin9u.jpg 152016tzho5uoss03ggfa0.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4: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29日
烟雨鸡窝渡
往昔鸡窝渡、田家洲一带虽山水相依,阡陌纵横,一派诗意山水田园。
可是,道路泥泞,窄曲里巷,古老的乡村里,泥砖土瓦的田舍透射出农家的清贫。荏苒时光,像那奔腾的江水年复一年流淌,而乡村早年的生活却像那不老的大山,看不出岁月改变的痕迹。
而今的鸡窝渡村,旧农舍及稻田均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四处通达的宽敞柏油路,光鲜亮丽的林立楼宇,清一色的待客民居及精品酒店。村民们也不再相从耒耜躬耕于野,或经营民居农家乐,或驾驭游江竹筏,或做导游...大都变身为旅游从业者。
吃上“旅游饭”过上新生活的村民们,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已达3.7万元,相较于往昔伏身畈亩伺弄稼穑的微薄进项,相去何止倍蓰。
只可惜,那么多良田美稼毁不再来,不知是否触碰了国家划定的粮田红线?依仗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将流失的耕地嬗变为天下人向往的景区,不知是进步亦或退步?
人说“地种三年亲似母”,世代耕作的土地怎肯轻易舍弃?在美洲,古老的玛雅文化有个振聋发聩的座右铭:土地并非上苍赐予,而是我们向子孙后代借的。意思很明白:每一代人传承了土地,就一定要交还给子孙后代。这叫恪守故土之德。
善良者思及此,能不为祖上挥洒血汗垦殖的田地发一声轻叹?
102653uzdsi7itqi2vtstx.jpg 102839c3yxzlna5ny5crna.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4: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酥细雨中,我们撑开五颜六色的伞,走进雨中秋野。
这里本就是一方独钟旖旎的仙山乐土。群山拔萃若螺峰蝶雉,玉笋瑶簪,神韵非凡;秀水萦回似清罗素练,秋波澹澹,泱泱如玦。此刻,锦绣山河全都笼罩在雨雾之中,更显得峦异峰奇又空灵幽远。
“夜巴黎、雾伦敦、雨桂林”是人们推崇备至的人间美景。朦胧细雨中伫足田家河畔,让人惊叹:上帝今天在我们一边!
那如雾如霭的丝雨,云烟如浮,聚散不定,轻拢峰峦,飘拂河面,如风的流走、梦的飘荡。在传神的静态美中融入变幻迷离的动态美,在遮蔽的含蓄美中凸现飘逸洒脱的流动美,如同幻入神话般的梦境。
雨雾轻浮的座座山峰,淡化、模糊了细节,却在天幕间勾勒出美丽的倩影,如飘逸在溟濛、混沌之中的云中神、雾中仙。难怪诗人贺敬之会发出“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那激情的咏叹!也让烟雨中寄迹桂林的人们,能在此情此景中找到最真切的共鸣!
在漓江右岸的青厄渡,有三座山峰相连,像一只缩着颈子的双峰骆驼,似向江边走来,此山名“骆驼过江”。
万景码头,游筏如织。这里是乘筏游江动感体验十里画廊的起止地。游客比肩接踵,竹筏穿梭往返,一派繁忙。
蒙蒙细雨里,山河永寂,嫣然了诗意。游客们的心也融入了自然美景,化作了雨的余韵。
今日有缘,让我们欣赏了烟雨鸡窝渡胜景,他日或许我们再获上天眷顾,得赏晴天鸡窝渡的绝世容颜。
103513r0vwg6gyw9gd3o33.jpg 105043l6yilfyaadznb3bi.jpg 105646hx2x2woolfvvo78d.jpg 110227tfccmmxxkmzxvk4c.jpg 110527ayis7o8zy878b68g.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4: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宝河的绝美风光秀
每年漓江漂游季,应邀而来的各地泳友不时就会有人打听:桂林最美的风景在哪里?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上苍将如诗如画的绝美山水优厚赐予了桂林这方独钟旖旎的喀斯特地貌,秀美风光俯仰皆是。若这算一道选择题,则有无穷解,并不是非A即B的唯一选;再说,人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蕴、审美价值、审美境界各不相同,哪来标准答案?
不过,若论个人的审美取向,我的心底还真藏着一处可供择优的选项。
即,阳朔月亮山下凤楼村坝桥上,白云蓝天下的金宝河,由奇峰、秀水、绿竹、田园及倒影组合的亮眼美景。
此刻重回坝桥上,金宝河畔往昔的美景、一样的河山奔来眼底。
簇集的奇峰美山横列竖耸,拔萃于四逵之野,或揖让顾盼,或高耸独立,叠翠堆秀如绣缎织锦,翔集灵动若龙骧鸾凤。
波平似镜的河面,明澈澄鲜,且清且浅,清晰明洁的倒影出青山绿树的秀美、云缥雾渺的迷朦。
烟波里,青山薄雾,炊烟袅袅,峰峦秀挺于烟霭浮腾的变幻之中,秀色灵动,美趣天然。
清浅明净、修竹掩映的金宝河畔,竹木苍翠,群山莽莽,河溪断崖、岩岫巉绝,秀丽的高田风光,胜似水墨明洁、巧赡致工的山水画。大自然的天工神造,凡夫俗子难描难画。
峰峦婉约秀丽,河面碧若长湖,好似一首空灵雅致的诗,亦为潜藏旅人心底的江湖梦。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治愈系山水吧?其画面感蕴含的美学魅力真可让人心灵若洗,陶陶欲醉。
我们庆幸,美艳惊人的山水风光依然如故,只要不介入人为改变,大自然永恒创造的美色就将永不谢幕!
104437y0kgktravrbbkrws.jpg 104931qkwfbwxr6bas2eso.jpg 105737iz5b55mt5femm5j5.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4: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途经金宝河与遇龙河交汇处,我们前往观光。
金宝河与遇龙河就像一对姊妹,相当的径流量,对等的海拔高度,相似的水色,相近的容颜...水体似乎交汇于无形,看不出流量变化及类似泾河渭水交汇时水色的清浊分明。只是河道变宽,景色更美。
交汇后的河道宽谷,奇峰异峦舒展着起伏的山势神韵,清浅明净的河流象条华丽的绿丝带,缠绕于排空攒玉般的峰丛中,不激不怒,带水澄秋,缓缓东流。明澈澄鲜的水面波平如镜,在天光下,浮光烁石,波光粼粼,清晰明洁的倒影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
山的传神,犹是暖玉生烟的翡翠,雅逸精致,造化神秀;水的绿韵。又像清水芙蓉的邻家小妹,荡漾着小家碧玉一颦一笑的清新气息。那份婉约秀美,就像水墨明洁、落笔益壮的经典画卷,描绘着造物主精美设计的神韵,给人以清新且清心清神的美感。
欣赏这江山荟萃、美如仙境的带状景致,享受那份空明、恬静、悠然、安详的万千幽趣,真象到了梦里桃花源。《庄子·知北游》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此之谓也。
这里是阳朔四大景区之一。千年古榕与穿岩相映成趣,所谓“一虎管九牛,月亮照梳头”包含的白虎山、九牛岭、月亮山、梳头山、小熊爬坡、青蛙浮水、金宝河与遇龙河交汇处…等著名景点密布周边,构成精典的山水风光...
在这来了就能入梦的地方,我们不想走了,久久伫立河畔,倾听群山、田园、河流的无言诉说,闲步疑非人间的风光胜景,获得的那份巨大的快乐,难与君说!驻足三叹间,心境便如佛系滋养,开出朵朵适意舒展的睡莲,清馨而幽远。
111220tjj0syixi0v5xjpc.jpg 111555r1gkgkk2j1i9k9kn.jpg 111911ywryuovu6sw0uoyt.jpg 112409rc74v4fv19191189.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4: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30日
留公村追思怀古,山水怡情
人到阳朔,常会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著名景观自不待言,就连有些默默无闻的村落,也会隐藏绝妙风景,比如漓江尾段的留公村。
留公村前,“八仙拉马”山群,峰丛迭起,胜景仍在,韵味永恒。人没进村,漓江尚远,山水风光就已拉开序幕。
依山傍水的留公村,位于阳朔至普益的漓江西岸,不仅山水秀美,它还是阳朔最大的古村落之一,始建于1487年,迄今已有500多年悠久历史,居住着壮、汉两族300多户人家。
历史上,这里百舸争流,纤歌遏云,水运繁忙。依托漓江航运,留公村也曾商贾云集,成为货物集散商埠。加上远离朝市,一些明、清建筑及人文景观仍有尚存遗迹。
近代,随着陆路运输迅速崛起,漓江货运衰落,渐次停运,商埠也退出历史舞台,繁华已成追忆。
142014s5e7vzbc5amwlpav.jpg 141842sazlz2ib2isjo24d.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4: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古建筑沿袭着传统风格,青砖,白墙,灰瓦,挑檐出阁,雕梁画栋,石门槛,木门窗,构筑成一道极富明清遗风的桂北民居、农商村镇风貌。
斑驳的墙面,留下年轮的印记。古民居整齐排列,卷曲上翘的檐角,犹似一个个夸张的笑容。褪色后的红砖青瓦也倍显沧桑。
青堂瓦舍、石板巷道...古民居群落,好似扩大版的钟鸣鼎食之家,亦是迷你型的安居乐业之城。古人留下的乡居民宅、人文景观,穿越了尘封的岁月,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给人以无限宽广的遐想空间。
古老的村落至今保存着的三件村人引以为豪的历史文物:祠堂匾,拴马石,义渡碑。
来到村中祠堂,大门紧闭,“永享祠”匾镶嵌在门额。此匾石制,额榜阴刻。石匾雕刻精美,花纹细腻,以彩色饰之,题款为“诰赠奉政大夫黎公氏永享三枝孙”;落款是“于光绪贰拾贰年岁在丙申仲秋月敬立”。
奉政大夫,即文散官名,明朝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到了清朝,正五品一概授奉政大夫。可见此公为清朝正五品或五品以上官员。
立于清光绪1896年的这块石匾,历经百年沧桑及“文革”浩劫,仍完若赵璧,实属难得,乃留公村一宝。
由清同治皇帝1872年赐建的拴马石,是科举攫第者光宗耀祖、显赫家声的荣耀,也是当年农家子弟,不甘停辛伫苦,三更灯火,十载寒窗,坐破寒毡,磨穿铁砚,才得以蟾宫折桂,出人头地之明证。
可惜我们这次去,拴马石已不见踪影,令人扼腕。
村后河边码头台阶旁的义渡碑,则见证了以“义渡”村民放弃摆渡谋生商机,选择又分文不取义渡过往渡客的义举。
据说,一九二一年,孙中山先生督师北伐时,曾登临此渡口码头。
如今的留公村,古道尚存,古渡不再。由于这里是阳朔游船的终点,古码头已经拆除,建成了供旅游船停靠的新码头。过去的繁华,却只能在古建筑斑驳的砖墙上找寻岁月的印记。客棹欸乃,乡情殷殷,仅存追忆。码头犹在,渡船杳无,往日桨篙声早已沉入岁月深处。
142246kq4etcaq48sotcw8.jpg 143210isl9kx9jjxjzka4l.jpg 150035oy456jh4ozooqhu7.jpg

463

主题

2万

回帖

4万

积分

2022年度旅游达人2013年度旅游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4: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码头青石板台阶之上, 抬头可见一座古色古香的四方小楼雄镇大江,上书三个拙朴的大字---得月楼。这里旧时是戏台也是寨门,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名。此楼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楼分三层,第一层为高拱门,凡乘船而来者,须经此门进村。二层建成封闭楼道,设透气花窗,四角有挑檐。
十四年前我们看到的顶层是木质结构的四角小亭,周边围着藕节木栏杆,单薄的四根木柱撑起了工艺复杂的厚重亭顶,四个挑檐各塑有一条游龙回首。屋脊正中有一颗宝珠。因风雨剥蚀已失去了往日的浑圆。古时登上得月楼第三层,可饱览漓江风光,而今因腐朽不堪已封楼谢客,以其古朴沧桑诉说着时代的变迁。
这次去小楼已经重修,顶楼加固后已经封闭,朱颜已改。
150939gk830v6z3f33wa3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