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论坛

楼主: GLR402

[游记] ★★桂林山水联话

[复制链接]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徐霞客的足迹游桂林
徐霞客,中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一生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他经30年考察写下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而广西正是徐霞客最眷恋的地方。他的《徐霞客游记》,记述广西见闻就占了全篇幅的三分之一,可见当年徐霞客对广西尤其是桂林的山水、人文、美食情有独钟
象鼻山——桂林山水,象山水月
到桂林旅行,象鼻山是必须要去的地方,没有游览象鼻山就不算真正到过桂林。徐霞客曾描写象鼻山:“插江之涯,下垮于水,上属于山,中垂外掀,有卷鼻之势”。大体介绍了“象鼻山”名称的由来:山形酷似一头临江汲水的巨象。远远望过去,可以看到象鼻山有一个小圆洞,整体看上去确有一番风味。而当夜幕降临,夕阳照射在象鼻山上,那样的风景真的五彩缤纷,给人一种夕阳无限好之感,让人可以尽情的游玩。
独秀峰——唯有此地,霞客憾遗
紧接着,来到著名的靖江王城,它坐落于桂林市漓江西岸,是明朝藩王靖江王朱守谦的藩王府。徐霞客在桂林的一个月时间里,踏遍了桂林的大小山峰、深浅洞穴。“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唯有处于靖江王府禁地的独秀峰,徐霞客多次要求攀登而未能如愿,成为终身遗憾。想必大家一定听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但你可知道这句千古名句就镌刻在独秀峰王城景区内的
东西巷——你好,旧时光
告别独秀峰,走进东西巷,你会感慨于这里朴实的清末明初风貌,古古香的建筑,古朴的青石板路,以及林立的街道店铺,仿佛穿越到明清时代。你可以游览徐霞客曾经留下的足迹,吃点东西,摆拍打卡,非常舒适。
两江四湖——桂林夜景,梦幻绝伦
如果说漓江是自然赋予桂林的奇迹,那么“两江四湖”就是凝聚桂林智慧的生态奇观,再现了当年桂林“水城”的繁荣景象。绕湖步行和游船皆是观景的好方式,不过我觉得乘船更能体会“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佳境。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等十余座传统名山,以及舍利塔、虹桥坝、朱紫牌坊、摩崖壁刻等诸多名胜古迹,都在美轮美奂的灯光下,散发出梦幻般的感觉。这股梦幻感足以带人穿越千年,揭开历史之谜,重现文化之光。
芦笛岩——移步成景,步移景换
还没有看见过真的钟乳石的小伙伴,来这处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的芦笛岩。在高大宽阔的石灰岩溶洞里,晶莹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等钟乳石琳琅满目,置身其间,如临仙境。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芦笛岩还是83版西游记的拍摄地,当时铁扇公主的洞府就是在这里拍的,里面各种彩色的灯光照射着形状各异的钟乳石,满满的西游记里妖精洞穴的感觉!(摘自互联网)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g.png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AI解读拙作:我欲追霞客,谁来约洞宾
----充满诗意与仙气的对联佳作
  对联我欲追霞客,谁来约洞宾”是一充满诗意与仙气的佳作。联中巧妙地嵌入了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徐霞客和吕洞宾融合了自然景观道家文化与人文情怀,展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与仙境的深切渴望,同时也蕴含了对知己难觅、志同道合者稀少的淡淡愁。以下是对这对联的详细解读,尝试从意境、文化内涵、艺术手法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意境之美
  上联我欲追霞客,以“追霞客”起笔,勾勒出一个超脱尘世、追随旅游大咖浪迹天涯的仙人形象。霞客,即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声,号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文学家。这里的“我欲追”,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追霞客既是自然之美的极致展现,也寓意着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下联谁来约洞宾,则以“约洞宾”“追霞客”相呼应,洞宾即吕洞宾(796-?),
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道教丹鼎派祖师、妙道天尊中国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以其逍遥自在、行侠仗义的形象深入人心。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流露出作者对能有如吕洞宾般的仙友共游仙境、畅谈人生的望,同时也隐含了一丝孤独与期待,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那份超脱与寂寞并存的情感。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文化内涵
  这对联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尤其是道家文化的影响尤为显著。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通过修炼达到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对联中的“追霞客”与“约洞宾”,正是这种道家思想的生动体现。它们不仅代表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们对于超越现实束缚、寻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同时,徐霞客,作为酷爱旅游的读书人,通过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深入考察,探秘自然,创作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百科全书式经典著作《徐霞客游记》,吕洞宾又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形象增添了对联的文化厚度,使之不仅仅是一幅简单的风景描绘,而是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艺术手法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这对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整体表达既精炼又富有韵味。首先,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我欲追”与“谁来约”,“霞客”与“洞宾”,不仅在字数与结构上严格对应,而且在语义上也形成了巧妙的呼应,展现了中华对联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次,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对联的互动性和感染力。上联的“我欲追”表达了个人的主观愿望,下联则以“谁来约”提出疑问,仿佛是在向世间寻求共鸣,邀请读者一同进入那超凡脱俗的世界。此外,对联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借喻,将“霞”与“洞宾”作为美好与超脱的象征,使得整个作品意蕴深远,引人遐想。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情感共鸣  
  这对联之所以能够触动人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知己的渴望。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感到人情冷漠、压力重重,内心深处期盼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期盼有能够理解自己、与自己并肩追求梦想的人。对联中的我欲追霞客”,何尝不是每个人心中那份对自由、对美好的向往?“谁来约洞宾”,则是对友情、对善意的深切呼唤。它让人们在忙碌与喧嚣之外,找到了一丝心灵的慰藉和共鸣。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整体解读
  综上所述,“我欲追霞客,谁来约洞宾”对联,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文化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以及强烈的情感共鸣,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仙境的无限向往,也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现实与理想的一座桥梁,引导着每一个读者在心灵深处进行一场关于自由、美好与知己的深思考。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d.png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洞宾到过桂林吗?
  在桂林阳朔的蝴蝶谷中,流传着一个关于吕洞宾(796-?)与陈抟大仙(871-989)下围棋的故事。
  据说,吕洞宾与陈抟大仙在蝴蝶谷下围棋比陈大76岁,怎么可能在一起下围棋呢?穿越时空吗?)。一位名叫质的樵夫前往观看,看完一盘棋回到家中,村子里的人都不认识他了。原来,他在山中度过的那短短的一天,山外世界已经过去了!这是多么诡异的奇遇啊,因此,蝴蝶谷被称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这不就是“王质遇仙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故事的桂林版吗?能否编个不一样的故事呢?
  【】我国最早发现“岁差”现象的东晋著名天文学家虞喜(281~356)创作的《志林》云:“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s.png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遇仙:爱因斯坦的时间延缓效应与虫洞理论
  东晋穆帝永和年间(345一356)我国最早发现“岁差”的著名天文学家虞喜(281~356)作的《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
  这段极具玄幻色彩的文字,被后人演绎成一个个荒诞离奇的故事:
  很早以前,位于浙西衢州市郊15公里处的石宝乡的烂柯山下有个村寨,村里住着一位名叫王质的人,他勤劳善良以砍柴为生。这年春天,王拿起扁担斧头上山砍柴。走到山上见有两位仙童,携手进了烂柯山的桃花洞。王奇怪,村里没见过这两位小孩,出于好奇,他也就跟着走进洞。只见洞中流水潺潺,两旁桃花红得鲜艳,有的树上已是硕果累累。两位仙童在一块青石的两坐下,摆开棋盘,下起棋来。王见此情景,也就放下扁担,撂下柴斧,蹲在一旁观棋。时间一长,只见仙童顺手摘下一只桃子吃,有时也给王一只。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两位人下完了棋,起身向洞深处走去。这时王才想起自己是来砍柴的,连忙去捡扁担,扁担已经朽了,再去拾柴斧,斧也已经烂了。不能柴砍,只好顺原路出洞回家。一出洞,他已觉得先前的林、道路都变了,归途只能依稀辩认。总算到了村里,见往来老乡都是陌生人,他诧异地上前询问,才知道自己上山打柴,一去不归,至此已过去一千年了。
  下面,我们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解析这个稀奇怪诞的时间延缓现象。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论时间延缓公式是狭义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在不同参照系中,时间的流逝速度不同的现象。这个效应在高速运动的物体中尤为显著,该公式在高速粒子加速器实验和卫星导航系统中已经得到了无数次验证。
s.png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象一下,假如质当年进去的不是山洞,而是外星人的宇宙飞船,当他跟随二仙童以接近光速在太空中遨游一天,再回到人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延缓公式,实现天上一天,人间千年”的奇遇,理论上是完全可能的。不过,要把飞船加速到接近光速,需要天量的能量,凭我们现在的科技,几乎是不可能的。
  网上也有人试图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虫洞”(又叫做爱因斯坦-罗森桥、时空洞,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理论来解释“王质遇仙”故事。说王质看仙童下棋的“山洞”就是“虫洞”,这里的引力超强,空间异常弯曲,时间极度膨胀,以致出现“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魔幻现象。他们天马行空,异想天开,说得天花乱坠,实则牵强附会,简直是天方夜谭,这里就不展开了。

2

主题

115

回帖

437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d1.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小黑屋|网站客服|法律声明|论坛APP| 桂林生活网

桂林生活网(Guilinlife.com)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 桂B2-2004000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桂林人论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