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靖江王城: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与仰止亭 中山纪念碑系桂林市重点文物,位于桂林王城内独秀峰东麓月牙池畔。 1925年9月,当时在广西的白崇禧、刘为章、李耀轩、李任仁、裴邦焘等国民党军政界要员,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866.11.12---1925.3.12)逝世,特在孙先生于1921年誓师北伐驻跸处,兴建此塔,附建仰止亭。塔面由桂林著名书法家谢顺慈题书,仰止亭楹联由国民党元老谭延闿撰书。抗战时期,原塔亭全毁。1981年在原址按原状重建。塔身三角柱形,5级踏阶,象征着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塔高7.7米,底宽3米,三面分别由谢顺慈、张猛、莫乃群题书“中山不死”、“总理遗嘱”、“主义常新”。重新挂上的仰止亭楹联“小筑正宜邀月到,古人不见仰山高”,由桂林当代书法家伍纯道书写。亭内还立有廖承志书写的“中山常在”石碑。 【仰止亭楹联作者】 谭延闿(1880-1930),湖南茶陵人,聪慧好学,少显文采,被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称赞为“奇才”,清光绪进士。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辛亥革命后,三次出任湖南督军,授上将军衔,后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建设部部长、湖南省省长。国民党改组后,任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楹联翻译成现代文】小小的建筑,正好邀请明月到来;古时候的人已经看不见了,仰望这独秀峰是多么高峻。(似乎没有纪念意味) 【拙见】仰止亭联中的“古人”表意不明,改“古人”为“先生”,改“不见”为“倾逝”,较工稳,也贴切,更亲切,以纪念逝世不久的孙中山先生。另外,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特意兴建的仰止亭,其联不能“只谈风月,不谈纪念”。 【凑热闹】看到谭延闿先生的上述佳作,也就不揣浅陋,为仰止亭敬题一联: 高山仰止,中山仰止; 政界尊之,世界尊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