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秋之鹤 于 2016-5-10 22:25 编辑
帝王时代大门上的门钉是要分等级的。皇宫城门上的门钉,每扇门九排,一排九个,一共九九八十一个。在古代,“九”是最大的阳数,象征“天”, 因此宫门饰九九八十一颗钉,《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古代以“九五之尊”称指帝王之位。 门钉数目体现着等级观念。清代规定,九路门钉只有宫殿可以饰用,亲王府用七路,世子府用五路。清宫门钉均横九纵九为八十一个;王府的门钉是七九六十三个——桂林王城正阳门即是(当然也包括王城的其他城门);公侯,四十九个;官员,二十五个…到老百姓家,一个也不个!只要不是官府,多阔的财主——磨砖对缝影壁,朱漆广亮大门,门上一个门钉都没有!要不怎么管平民百姓叫“白丁”呢? 令老秋搞不懂的是,重建的逍遥楼几个大门的毎扇门钉均为七排x五个。逍遥楼非王侯之地也非官府衙门,但不知它这三十五个门钉的搞法是属于何种规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