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析始安县永福乡置永福县,属桂州。唐承隋制, 既置县当每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代每三十里置驿,大多设在州、县城内,以方便来往官员休息和驿夫传递书信公文的业务,也有一些馆驿设在州、县城外附近的地方,其中有的成为高级宾馆。遗撼的是唐代永福县所置驿的文献缺佚,置驿数及驿名无从考察。但桂州设有馆驿则有赵嘏《赠馆驿刘巡官》诗为证: “云别青山马踏尘,负才难觅作闲人。 莫言馆驿无公事,诗酒能消一半春。” 历五代十国及两宋,直到入元后改静江府为静江路永福县置驿情况才见诸史载文献。据《经世大典·各路站赤》载,元代原先在静江至理定县(今鹿寨县里定)之间设苏桥、大石、三里、横塘四旱站,因四站“经八十里山,地面险恶,马匹难以走递。”于是,至元三十年(1293年)自静江路治西南行增设苏桥、三里、大石,橫塘、旧县五水站通往邕州。苏桥站兼水、马,但因过往官员较少,几乎找不出与苏桥站有关连的诗歌。 入明,洪武十年(137年),广西按察司佥事蓝智巡境“观风”时为苏桥驿写下了第一首诗。其《宿苏桥驿》云: “桂岭愁人地,梅花岁暮天。 孤云寒雨外,独鸟暝钟前。 牢落空双鬓,驱驰又一年。 观风愧无补,为客记山川。” 永乐四年(1406年),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杨士奇访同官胡光大,恰值桂林苏桥驿丞夏惟琛在场。胡光大介绍说夏惟琛“且将复还苏桥”再任驿丞,他己嘱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解缙等“朝之大夫士为诗送之。”杨士奇应请作《送夏驿丞诗序》。 解缙因被人诬告殿试“试阅卷不公”,被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次年二月抵广西后仍遵嘱作《赠桂林苏桥驿夏驿丞》诗: “微官自古重英贤,孔子当初为乘田。 况是太平边报少,苏桥驿里枕书眠。” 杨士奇的《送夏驿丞诗序》,蓝智、解缙等名流的诗提高了苏桥驿的名声,后来下榻苏桥驿的官员有诗作可考者三篇。 一、陈烓,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弘治四年(1491年)五月以南京监察御史为广西按察司佥事。有《宿苏桥驿》诗; “骢马行行岁事阑,驿楼遥指暮云间。 清江一曲门临水,碧树千章屋傍山。 村巷几家经寇破,林鸦数点觅巢还。 何当为扫烟尘静,处处柴门夜不关。” 二、鲁铎,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正德五年(1508年) 奉旨同正使张弘出使安南。夏至日使团宿苏桥驿,作《苏桥驿次韵九龙山史》诗: “驻节漓江驿,寒灯共夜深。 一年长至日,万里故园心。 客路妨清赏,夷风入短吟。 君才吾避地,行复重鸡林。” 三、张弼,成化二年进士。正德五年(1508年)奉旨为正使出使安南。有五言律诗《宿苏桥驿始会鲁内翰偕行(并序)》: “鲁振之始于桂林,至后一日乃共宿苏桥,故有诗鲁公亦有和章云。此驿乃省西才一日路,荒僻不可当,居人多杂猺,动以兵器相随。 至后苏桥宿,灯前客意深。 乱山初聚首,长路正同心。 幽赏朱弦调,清赓素壁吟。 晚来孤角起,疏雨度空林。” 夏惟琛无诗作传世。杨士奇《送夏驿丞诗序》有关于他初任苏桥驿丞时的信息: “……君子之於仕也,无论卑高小大,惟已有以称其任而不辱,彼其慕高而耻卑,乐大而厌小者,要皆不足与有为也。” 杨士奇认为官位无论高低,惟称职者不辱。接着说: “驿丞之职卑且小,又在遐方絶徼炎风瘴雨之地,惟琛终三年之淹,观其容色无不得之意,而自其府至于藩臬之司,至於天官,皆考其绩曰‘能’。夫善处卑幼於尊,可知善处难者於易,可见使惟琛之仕不止乎?此将见无往而不称矣,余安得不乐为一言。” 杨士奇预期夏惟琛仕途不会止于苏桥驿丞,但因史、献缺佚无从查觅,与苏桥驿有关连的诗歌也仅见以上五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