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桂林电缆厂的时代记忆(一)诞生于火红的年代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局势紧张。1964年8月,国家建委召开一、二线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三线建设宣告拉开帷幕。所谓“三线”,是由毛主席亲自划分的。他按照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三类地区,分别简称一线、二线和三线。一线,沿海和沿边省份;二线,介于一线、三线之间的中部地区;三线,包括中西部13个省和自治区为“大三线”;一、二线省份的腹地又是本地的三线,即“小三线”。在1964-1980年期间,国家在三线地区共审批1100多个中大型建设项目。经过广大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三线建设期间,一共建立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1970年10月,经过一年的考察选址,先是选了青狮潭,七星公园附近等地,都觉得要么交通不便,要么安全隐蔽度不够,根据“靠山、隐蔽、分散”战略选址原则,最后定点在桂林东郊山区。1971年6月,区革委会决定, 成立广西电线电缆厂建设领导小组,由机械局局长吴尚志担任组长。厂名初定为“桂北电线电缆厂”。1971年10月,工厂建设破土动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1971年10月通过在桂林地区全州、兴安、平乐、荔浦等四个县招工,知青,农青,10余名桂林机专(桂林电子工业大学前身)的中专生,来自上海,天津(609厂工程师),58年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的全国劳模,木工羊丁球,大工匠8级锻工唐光日,等二百余名来自各地的创业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祖国工农业建设,军备需要生产电缆,,带着简单的背包行李,当时是先到桂林市阳桥招待所报道,然后由厂里唯一的一部南京嘎斯牌货车拉去桂林东郊的蜡烛山脚下的厂址,他们从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汇聚而来。众人初到时,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片荒凉,方圆周边无一间房子,到处是坟地,草丛,住的是简易工棚,大家挤睡在一排排的稻草铺上。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奋斗方式及时代的标杆,70年代的标杆是一颗红心迎朝阳,激情燃烧写华章,71年进厂的那批工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难的精神,说干就干,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时的口号是“战晴天,抢阴天,刮风下雨当好天”,为加快建设,建设者们日夜奋战在工地上。他们从距离10公里的漓江边,肩挑,人扛,运回木头,在荒山野岭中搭起帐篷,扛起镐头,喝着从桂林地区党校一口水井引来的井水,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他们开石炸山,挖沟修路,冬天战细雨严寒,夏天斗高温酷暑,苦干一年硬是在蜡烛山下清除了几百座有主或无主的坟墓,开辟出工厂通水,通电,通路的基础,为专业建筑公司开建做好了前期准备。每天都是白天劳动晚上学习的生活,在高强度的劳动中,71届一帮青年突击队员,那里有困难,那里有危险,那里最艰苦,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那里,充分表现出电缆工人的壮志豪情,其工人阶级一声吼,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可与石油与钢铁工人的大无畏精神媲美。通过多次外出到柳州,天津等兄弟单位学习,工人们的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大有长进,为后来的工厂建设提供了人力物力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