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溶江的广兴寺位于灵渠河口与漓江上游之大溶江会水处的水街村,寺的历史比村的历史更久。 水街村在1949年时有人口170多人,多数姓唐,但并非同宗同族。移民有从村北一公里的通济村搬迁来,有从严关杉树迁来,有从湖南迁徙而来。另有人口不多的庄姓、胡姓、蒋姓、莫姓等几家。但到1949年时,生活在此的人家往上追溯最多也不超过四、五代。所谓“水街”,还真有几间铺子,有米铺和竹器铺等。还有撑船为生的,有捕鱼为生的。而对河就是曾经的溶江的街市所在地老街、盐铺等。不知什么原因,划龙船时这个村打的是“水塘村”旗号。 广兴寺的历史比这个村更久。至少建于乾隆四年或更早,有残留石碑文字记载。修建广兴寺功德最大的是住持僧慧玉,后有住持照琳为表慧玉老和尚及捐资信士之功德而刻有石碑,残留石碑尚在水街田间被用作架桥石板。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广兴寺大门两侧还有一对石狮,一个水塘。广兴寺大门朝..... 民国期间,原寺中最后僧人全部圆寂。为管理及保持广兴寺香火,当地政府从灵川潭下新桥村请来时人称为“七姑奶”的苏杰元入住广兴寺,从此广兴寺因诸多近住女的到来而被称为“庵子”。在此庵堂修行的近住女还有灵川九屋东皋桥的黄守忠,潭下的“老阳”、溶江杨家庄的“丙嬢嬢”等人。这些近住女为留发、长期在广兴寺修行的信徒。不沾任何荤腥。她们偶尔会回到俗家住几日。广兴寺约有水田十亩左右,其中有近住女俗家人因有自家女人在该寺修行而在附近买下捐的。 寺中修行近住女积德行善,帮助穷人,所做好事包括收养过被遗弃的残疾女孩彭某等人及收留帮助落难的蒋某。“七姑奶”等曾敲着木鱼挨家挨户化缘,筹集两担谷子帮助秦某娶妻。多有乡人拜寺中近住女为“外婆”、“亲妈”和“继娘”什么的,逢年过节这些拜亲的乡民也会捐点东西给寺里,家里穷的有送一担柴的。 1952年洪水曾冲毁该寺一部分。土改后,该寺成为“七姑奶“及其俗家侄孙女和近住女黄守忠的住家。“七姑奶”的侄孙女曾经当民办老师十余年,招上门婿医师阳某,与黄守忠为一本户口上的家人,称其为“嬢嬢”。“七姑奶”1971年去世,笔者见过其生前所照黑白相片,而广兴寺最后一位近住女黄守忠也于1991年5月去世。“七姑奶”的侄孙女苏某某今年78岁。 (这些寺中修行的佛教信徒是否该定义为“近住女”,尚需懂行的人确认。笔者将此文发于网上,希望能给对相关故事感兴趣的同仁提供一点资料、线索。期待那一段并不起眼的历史不过早湮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