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会仙里说起 今临桂区会仙镇历史悠久。晚唐莫休符在《桂林风土记》里说:“南去府五十里。旧有群仙于此,辎軿羽驾,遍于碧空,竟日而去。里人聚观壮闻,因名会仙里。”可见在晚唐之前已存在会仙里,神话传说的核心是会仙里风景优美,且有湿地,不但适合人居甚至神仙也架着鹤车来游乐。 会仙里之“里”, 据 岑仲勉《隋唐史》:“唐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居州县郭内者为坊,郭外者为村,里、村、坊皆有正。里正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坊正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以此可推唐代会仙里地广户稀,仅有村官“里正”管事。 二、会仙镇团头村古碑辩读 会仙镇内团头村已经消失,但木洞村仍存在,团头村那块不够完整的古碑仍有探究的价值。古碑上的字有楷书、有土俗字,有类似画押的符号,因年代久远,风雨无情,虽辩识困难,毕竟还有部分相对清晰可辩(○表示模糊不清□表示缺佚),兹录如下。 第1行“银江匠人宋善□□” 第2行“尝代祀□□□□□普宣题” 第3行“三月吉日立碑” 第4行“□巳日丁巳时竖架至□□□至正四年甲□中本寺于至正元年辛巳七月十八日□□” 第5行“秦氏二孙各人施舍五两” 第6行“毛明远毛淑英毛德盛毛德贤” 第7行 “团头坊” 第8行“龙贵寺僧无虚□(捐)十两僧觉琛□(捐)五两” 第9行“秦成甫秦善贤各人施舍五两” 第10行“秦国卿施舍十两秦善卿秦诚明□□□□□□” 第11行 “木洞坊” 第12行“宝乘寺僧○○助○十两” 第13行“莫贵叔秦伯□各人施舍二两” 第14行“秦氏三孙各人施舍五两” 银江一词多见于灵川县元、明墓碑,可知刻字匠为灵川县人。 代祀一词指元帝派遣大臣代为祭祀岳渎,普宣曾有随行的经历。 至正元年(1341年)为辛巳年,是年某月某日“丁巳时”殿堂“竖架”——可见募款是对宝乘寺进行维修。至正四年(1344年)为甲申年,是年维修竣工“三月吉日立碑”。 值得关注的是第7行“团头坊”三字居中,第8行顶头“龙贵寺僧无虚□(捐)十两僧觉琛□(捐)五两。笔者断句为“龙贵、寺僧无虚□(捐)十两,僧觉琛□(捐)五两 。”理由是古代寺庙都有由来。简而言之,宝乘寺的由来史载三国期间,吴国仆射徐真“舍宅为寺”, 晋建兴二年(314年),得泛海二尊石佛像,地方官吏奏请晋愍帝批准寺额,定名为“圣像寺” 。又据《圣像寺记》载“杭之新城佛殿三十有七。宝乘自隋距今凡三易其额,初曰灵远,又曰圣像,又其次即今额也。” 网上搜觅不存在“龙贵寺”,但在四川泸县天兴镇龙贯山龙贯寺景区有“龙贯寺”,“贯”与“贵”形似。 【龙贯寺图】 重庆璧山缙云山后山水天池景区有“龙桂寺”,“桂”与“贵”音同。
【龙桂寺图】 三、团头坊与木洞坊 1、团头坊 “坊”是元代基层行政单位的名称,“在乡曰里,在城日坊”,设坊正,由该坊“粮多极等上户殷富者”轮流担任,“凡官府排办造作、抵应杂务、羁管罪人、递运官物、闭纳酒课、催征地钱”等等都由其负责,可知他们都是住在城里而在农村广有田地的富户。然而,“团头坊”属于例外——“团头”之义是“各行业都有市肆,叫做团行。行有行老、团有团头,是各自行业的首领。”但不明这位坊正从事何种行业。 2、木洞坊 木洞是个地名或村镇名。笔者认为坊以地名或村镇命名的原因,应当与进城买房居住的木洞富户较多有关。 综上所述,古碑可证元代住在县城团头坊、木洞坊的富人捐资维修宝乘寺某个殿堂。 2009年8月临桂县人民政府编印的《临桂县地名志》非常详细,今会仙镇辖16个村委,145个自然村都有来历。例如: 睦洞村的由来:相传为一秦姓老人立村,他有6个儿子,为人和睦,村建于田垌上,故名睦洞; 沐宦头的由来:相传元末有一宦官在此立村,村中有一水塘,宦官常到此塘洗头,故名。
《临桂县地名志》未见介绍“木洞村”和“团头村”,认为今会仙镇仍存在“木洞村委”缺乏可信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