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琥村位于广西桂林市临桂区洛清江河畔,村庄两河相聚,四面环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琅琥”也是一种象征符号。
在古代,人们往往用它来形容宝石、玉石、珠宝等有价值的物品,表示非常珍贵。一般认为,琅琥代表着高贵、尊贵、神秘和神圣。
在古代各种礼仪场合,常常会用到琅琥作为礼品或礼器,表达尊重和敬意。由于“琅琥”本身是一种非常值钱的物品,因此也被用来代表富贵和荣耀。
而今在琅琥村游玩,在村中小溪一侧有一块空地,几棵树下的地板上,发现了一块“清光绪十八年”的石刻,清光绪十八年约为1892年,而这一年是广西最后一位状元刘福姚高中之年。
石刻上的记录“水池由来已久,咸丰四年被贼毁坏房屋,用碎沙石填空池圳,今因池边梁文山有空地一块,北至梁以柒,梁冬元石基边为界,凭中梁-扬言宅制小三千文,众捐钱文,买得此地,挖此沙石,填高,种植树木,以作住宅风水之露,后人不能乱占,又不得乱砍树木,因立碑为记”。各捐款明录,光绪十八年二月二十四日。
一块小小地方,只因善举,成为大家休息乘凉避暑之地,成为大家闲暇之余,扯板路之地。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爱护,维护好,才能让大树好好成长。
一块石碑的记录,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也是共事同议的见证,往往小小的约定,会成就未来的幸福。
桂林临桂两江镇琅琥村,原名“浪浒”,于明朝洪武十七年(距今六百多年),梁、姚、黄、李四个姓氏家族相继定居繁衍。
只因琅琥村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独特,四面环水,两河相聚,这里的村民,古时以刀耕火种、捕鱼为生,而今,有些村民,依然保持捕鱼为生的生活习惯。
琅琥村,四周是河滩,其中以河滩形成多条龙形,而采用最高数字代表“九” ,命名九龙滩,每当春汛洪水凶猛时,九龍滩之水直冲猫耳潭,并与猫耳潭边的“金珠”相撞,卷起丈高浪花,而金珠回水湾里的渔船、竹筏完好无损,甚是大幸,祖上故将此地命名为“浪浒”。
村中有几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灯,每当九月九为该村的重要节日,也正因为琅琥村,村中之人的团结,把此地变成了,如宝贝般的“琅琥”,而改名。
曾经的琅琥村,也是两江通往茶洞的交通要道之一,往来之客较多,而村中房子的建设,采用的是“九宫八卦”,罗列建设,原来有多个门楼,形成迷宫式防御的格局,人在村中走,如果不识路,必难出村。
一块小小的石刻,记录着琅琥村的过往,记录着琅琥村记事议事的民主团结,村内历史的痕迹还有非常多,神秘的面纱,需要踏足前往见证。